捆绑保险的同时,平安汽车金融还站着把利息收了?互联网+

灵猫财经 2022-08-04 16:41
分享到:
导读

翻倍式增长的不良率,是隐含风险问题?

翻倍式增长的不良率,是隐含风险问题? 在当前的疫情冲击下,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处于低迷状态, 而 平安汽车金融的发展势头 却逆势 强劲 ,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同时,一则信息映入人们眼前,或许即将解答平安汽车金融的奇怪侵略式扩张。 据消息称,平安银行浙江省内线上线下的车抵贷业务已被叫停,该分中心的业务早在今年4月就被叫停,如今并没有像预期一样放开,仍然处于暂停状态,而相关人员已被分流到银行零售金融其他部门工作。 至于关停原因,有人说是车抵贷业务增速太高需要缓一缓;也有人说是业务过程中违规,因而引发了监管关注。不过目前并没有官方的披露,最近的相关处罚还是在2020年2月。 此外格外引人注目的是平安银行近几年在汽车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平安银行的汽车消费金融中心已经有60家网点,在一年内增长了三倍。而截至2021年末,其汽车金融贷款余额超过3000亿元,四年时间已经翻了两倍。 平安银行拿到汽车金融牌照不过屈指三年不到的时间,从其大张旗鼓的进军汽车金融领域再到如今叫停业务,或许还存在着不为人知的“猫腻”。 2019年8月,深圳银保监局批复同意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开业。批复信息显示,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营业范围包括购车及汽车融资相关的贷款业务;汽车融资项下的咨询、代理业务;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的与汽车融资相关的其他业务。 在此之前,汽车金融许可证只有汽车金融公司持有,大多数汽车金融公司是由车企和银行合资成立的,合资公司则由车企控股,例如比亚迪汽车金融有限公司的股东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双方持股比例分别为80%和20%,经营范围包括向金融机构借款、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等。 作为银行业获得的首张汽车金融许可证的平安银行,“野心”其实更大,也或许更像是变相的再向消费者“薅”一道羊毛。据内部员工透露,平安银行的部分车贷客户是由传统的保险公司转型而来,这是由于平安银行在为客户提供汽车贷时,客户必须同时要购入一份平安保险,虽然保险类型任选,但让汽车金融和平安银行的其他业务捆绑在一起这种骚操作,其“图谋不轨的狼子野心”已然昭然若知。 在平安银行取得汽车金融牌照的近几年来,得益于二手车和新能源等新业务领域的发展,平安银行可谓是风生水起,银行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平安银行汽车金融贷款余额3012.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2%;全年汽车金融贷款新发放2543.34亿元,同比增长15.0%。 与此同时,经过四年多的时间平安银行汽车金融贷款余额也翻了两倍,不良率也随之攀升。 据平安银行财务报告,截至2021年年末,平安银行汽车金融的不良率从2020年底的0.70%上升到1.26%,增加了0.56个百分点,成为其个人贷款产品中不良率攀升最快的产品。此外,截至2021年末,平安银行存量车主贷款规模845.62亿元,车主贷贷款规模17.25亿元,不良率2.04%。 由于不良率翻倍式增长呈现出来平安银行的资产质量隐患或许只是冰山一角,摆到明面上的依赖第三方,造成贷款用途管控不力、贷款资金被挪用等情况问题已迫在眉睫。 就在2020年,平安银行因汽车金融事业部将贷款调查的核心事项委托第三方完成、汽车消费贷款风险分类结果不能反映真实风险水平、汽车消费及经营贷款审查不到位等违规行为被深圳银保监局行政处罚。 从整个车贷市场的大环境来看,经销商诱导消费强行捆绑、汽车金融机构风控措施不到位、个人不理智消费及信用观念缺失等因素长期存在,也随之增加了汽车金融市场的隐患,逃债现象和贷款纠纷等情况层出不穷。 破坏信用环境、加剧金融领域风险则是对整个大环境的影响,除了平安银行翻倍式增长的不良率,整个汽车消费类贷款的不良率也在不断攀升:例如汽车金融公司东正汽车金融的2021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截至期末,东正金融合作经销商比去年同期减少,覆盖中国225个城市,金融贷款规模41.1亿元,较期初下降43%,不良贷款率10.7%。 平安银行作为率先踏入汽车金融的银行企业,如能从自身做起,建立起更加体系化的放贷流程和合作模式、谨慎评估贷款人的还款资质等,与监管部门、车企及个人共同努力形成防范、化解汽车信贷金融风险的合力方能破局。
汽车 金融 银行 平安 贷款
分享到: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