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应该建立健康商业模型互联网+

明美无限 2016-12-05 14:50
分享到:
导读

曾几何时,生鲜市场,一直是传说中的一块蓝海。

曾几何时,生鲜市场,一直是传说中的一块蓝海。

根据尼尔森《中国生鲜电商市场研究白皮书》显示:同为万亿级别的市场规模,目前生鲜电商的互联网渗透率仅为 3% 左右,相对服装的20-30%的渗透率,发展潜力巨大。

回头看看电商的发展路径,他们一直在寻找那些拥有巨大容量的市场入手,从相对标准的图书、3C、家电入手,转而攻陷鞋服市场,为了维持未来的扩展速度,进军生鲜食品势在必然。

同时,随着消费升级的浪潮,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要求,正有超过价格敏感的趋势,这也给生鲜电商营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

 00605x7ezy6TNE1OZ3cfa&690.jpg

另一面,生鲜电商整体却是步履维艰。

2015~2016年,生鲜电商几乎经历了从天堂跌至地狱的噩梦。果食帮、特土网、美味七七、菜管家、优菜网等数十家公司接连倒闭,成为生鲜领域的一桩桩“命案”。

因为商业模式的特点所限,生鲜电商对于整个运营链条的要求和压力,远远超过普通电商。

一件衣服或者一个电子产品,迟一天送到客户手里没有问题,但生鲜电商迟一天,就意味着客户体验的伤害、交易的失败、成本的损失。

这种极限的要求,使得生鲜电商运营团队,必须具有极高水准的供应链管理、物流冷链、成本控制能力,而这三种能力背后,还需要巨量的资金和流量支持。

为了匹配这样的资源,生鲜电商们倒向互联网巨头们,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供应链管理,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农产品的生产本就容易受到“靠天吃饭”的影响,加上农户种植作物的不确定性,该品类受市场供需影响较大。

因此,如何将触角伸至线下,用尽可能标准化的流程去管控农产品,是生鲜电商供给端的必要条件。

物流冷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消费者对于生鲜品类的要求标准天然高,清晨在树上摘下的果子,最好中午就能摆上餐桌。

而为了符合这种标准,几乎每家生鲜电商,都将大笔融资花在了自营冷链的建设中,而这些巨大的投入,只有再结合巨头之后的平台数据,才能提升配送效率与质量。

成本控制问题,也不容忽视。

生鲜电商品类注定不会有太高的议价能力,后期的仓储与配送成本出奇得高,占到总成本的 30%~40%。事实上,B2C 生鲜电商一直依赖资本输血。

有监测数据显示,全国 4000 多家生鲜电商实现盈利的只有 1%,基本持平的有 4%,有 88% 略亏,剩下 7% 则处于巨亏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行业进一步的洗牌,生鲜领域电商的进入门槛将越来越高,也只有当头部玩家真正能打通生鲜产业链条,重新定义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才能真正建立不依赖资本输入的健康商业模型。


生鲜电商 商业模型 行业发展
分享到: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观点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