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树“削弱”电商,成为阿里的“小宝宝”互联网+

财报看公司 2019-03-29 09:45
分享到:
导读

3月27日,宝宝树公布上市后的首份年报。

3月27日,宝宝树公布上市后的首份年报。据财报显示,2018年宝宝树总收入7.6亿元,相比较2017年的7.29亿元,同比小幅增长了4.1%。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经调整利润净额为2.01亿元,同比增长29.7%。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宝宝树毛利为5.99亿元,相比2017年的4.61亿元,同比增长30.0%;毛利率也由2017年的63.2%提升到了2018年的78.9%,同比增长24.8% 。

毛利和毛利率增长的背后,是宝宝树“削弱”电商,“提升”广告业务的战略调整。

《财报看公司》观察到,宝宝树APP的电商频道,已经成为了阿里巴巴的导流入口:宝宝树“母婴直营”的入口直接跳转到“天猫超市的母婴频道”,而其他第三方入驻的商家,则直接会跳转第三方卖家的天猫旗舰店。

宝宝树为何削弱电商?

目前,宝宝树的营收由广告、电商、知识付费三大部分组成。广告一直都是宝宝树的第一大业务,早在2015年的时候占总收入比例高达83.70%,而当时的电商业务刚刚起步,才占到当年收入的16.33%;2016年和2017年,宝宝树电商业务扩张迅速,收入占比能达到总营收的47.12%和45.58%,几乎能和广告业务的贡献相当。不过,2018年开始,宝宝树调整了对电商业务的策略,其收入占比快速下滑到17.80%,几乎是2015年刚刚开始时候的水平。

宝宝树在财报中解释,“乃由于我们电商战略从自营模式转为由我们战略投资者及合作伙伴阿里巴巴的第三方运营模式。”

再来看一下这三块儿各自贡献的毛利率水平,电商业务在2017年为48.6%,2018年提高到了50.4%,但远低于同年广告的84.7%和知识付费的91.5%。

而在宝宝树的上市招股书中,也披露了营业成本的明细,其中,”存货成本“始终都排在第一位,且远远高出其他成本。

“毛利低、成本高。”这也就是为什么,宝宝树创始人、董事会主席王怀南在上市后接受《界面》采访中称,目前母婴垂直电商想盈利在逻辑上并不成立,如果前端没有高质量且价格低的流量,靠做纯粹垂直电商盈利的可能性十分小。

电商业务的确能做大营收规模,但也拖累了整体利润率。再加上阿里巴巴的出现,需要宝宝树成为其在母婴领域的一个重要流量来源,因此“弱电商、重广告”的战略显得更加顺理成章。

深度绑定阿里巴巴

宝宝树的上市和业务战略都与阿里巴巴息息相关。2018年开始,在港交所上市前后,宝宝树跟阿里巴巴深度绑定的动作逐步显现,包括接受其战略注资+业务深度运营融合。

2018年6月,宝宝树宣布与阿里达成资本战略合作。此后在宝宝树的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淘宝中国)共向宝宝树投资2.14亿美元,已持有其约9.9%股份,为第四大股东。

2018年11月11日,有香港媒体报道称,母婴在线社区平台宝宝树战略股东阿里巴巴决定行使反稀释权,将会对宝宝树追加投资,继续认购公司IPO额度。

而宝宝树业务与阿里巴巴的深度融合也同时展开。自2018年6月起,宝宝树对电商业务进行了调整,与阿里组建了一支团队整合双方业务体系;宝宝树负责用户端管理运营,阿里则重点提供电商运营服务。之后,宝宝树就实现了上述关于自营和第三方电商业务导流入天猫相关渠道的重要调整。

宝宝树财报中称,“电商收入下降的部分原因为我们于直销及平台运营的缩减,包括自二零一八年六月与阿里巴巴谈判以来减少直销的商品採购、清理库存以及减缓供应商的收购及续约。此外,两个系统深度整合的的规模及范围前所未有,目前仍在进行当中。我们预计两个系统将于二零一九年第二季度打通。”

3月28日,宝宝树副总裁兼商业总负责人魏小巍在2018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我们的算法团队和大数据团队将结合双方的数据,精准地为宝宝树用户推出一套电商算法。”

不过,此前《证券日报》的报道中有业内人士分析,“微博的成功让阿里巴巴摸索出了一条新的社区盈利模式,投资小红书和宝宝树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宝宝树在面临巨额亏损、现金流压力增大的情况下,阿里通过不断追加投资以提升在公司的话语权,最终令宝宝树像微博和小红书一样,通过专注社区运营,为天猫、淘宝平台导流。”

AI加持广告业务

在AI研发方面,宝宝树建立起了由39名员工组成的人工智能开发部门,驻扎在被认为拥有丰富人工智能资源的城市,包括北京、杭州及武汉。人工智能开发部门负责对用户行为及业务运营进行海量数据分析,以实现大数据驱动智能决策,来提升用户体验及用户价值。

不过,宝宝树的广告业务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在招股书中提到,宝宝树的收入很重要一部分来自少数广告客户。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及2018年的上半年,前五大客户占各期间总收入分别为33.7%、 21.5%、25.7% 及 31.4%。而且预期在可见未来,这些大客户将继续占据收入的很重要一部分。这或导致客户及信贷集中风险加剧。

宝宝树表示,“我们并未与这些广告商订立长期合作协议或独家安排,故他们可能选择或其他广告机构,甚至我们的竞争对手。”

商场风云变幻,唯有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才是王道。现在宝宝树决定把“兵力都集中在优势资源上”。王怀南在2018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未来宝宝树将更专注于做内容和在线社区。

从扭转移动端的颓势开始,财报显示,2018年宝宝树来自移动端的广告占广告总收入的86.9%,相比较2017年的63.0%,同比增长60.1% 。2018年度宝宝树月活用户(MAU)为 1.44亿,这个数字与2017年的1.39亿相比没有明显增长。但2018年宝宝树移动APP平均月活2270万,同比增长了35.1%。

由于宝宝树成立时间有11年之久,建立与PC互联网时代,此前一直被用户不能转化到移动端上所困扰。

另外就是加强投资布局:宝宝树先后投资了基于微信生态的两个育儿平台——爸妈营和Momself。爸妈营专注服务于2-12岁儿童的年轻家庭,补充及拓展了宝宝树的用户范围;Momself用于完善内容知识库,用于加强宝宝树在微信生态系统的知识付费业务。近日,宝宝树又宣布了一笔海外投资——领投印度育儿社区Healofy的A轮融资,目前是是印度移动端用户量、活跃度第一的母婴社区。蚂蚁金服牵头的BAce Capital和eBay创始人发起的Omidyar Network参与跟投。

宝宝树 电商 阿里
分享到: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