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谈华为创新战略:做系统和芯片主要是让别人允许我们用通信

周锡冰 2018-04-25 05:53
分享到:
导读

任正非直言:“海思一定要站立起来,适当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在任正非看来,只有适当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才能真正地面对美国的封杀。任正非说道:“我们不能有狭隘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害死我们。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赚钱,是要拿下上甘岭。拿不下上甘岭,拿下华尔街也行。我们不要狭隘,我们做操作系统,和做高端芯片是一样的道理。主要是让别人允许我们用。

文/周锡冰

“居安思危”一直是任正非在讲话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不论是《华为的红旗还能打多久》,《华为的冬天》,还是《华为要做追上特斯拉的大乌龟》,强烈的危机感一直贯穿其中。而这种危机感的产生,就使得华为内部激发活力,不断迎接挑战,缓解各种各样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最后完全生存下来。

01

居安思危思维,使之成为华为变革的推动力

在中国伟大的企业家中,任正非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较重的企业家,在华为的发展过程中,任正非浓浓的危机意识渗透在华为的经营管理中,如同任正非所言:“10多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10多年,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正是任正非强烈的危机感让华为在行业竞争中创过数不胜数的险滩和暗礁;正是任正非浓浓的危机意识,打造了华为从一家深圳小企业到世界网络设备供应商;正是“华为没有成功,只有成长”的居安思危思维,使之成为华为变革的推动力。对此,任正非说:“因为优秀,所以死亡。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高科技企业以往的成功,往往是失败之母,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惟有惶者才能生存。”

02

当华为业绩最好时刻,任正非却在思考“万一哪一天冬天来了怎么办”

然而,在中国企业界,华为却是一个个案。当华为业绩最好时刻,任正非却在思考“万一哪一天冬天来了怎么办”。任正非这种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足以让每一个研究者肃然起敬。

在《华为的冬天》一文中,任正非是这样告诫华为人的:“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样来处理,我们是不是思考过。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如果想过的人太少,也许就快来临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

在任正非看来,只有时刻居安思危,才能让华为生存和发展下去。然而,成千上万的民营企业之所以“短命”,是因为这些经营者往往都是小富即安,小富即乱,毫无危机意识可言。

03

任正非不断提到华为的冬天,不断提到竞争,危机意识成为优秀企业家的基因

当我翻阅10多年来任正非的讲话发现,在华为的成长过程中,无处不在地体现任正非的“危机意识”。研究专家晓忆撰文指出,“危机意识是一种领导者积聚能量的内心动力,更是一种超前的战略思维,它驱动着整个组织保持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保持了一种警惕和临界状态,从而激发了华为这家大公司的活力。”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大国际(BiMBA)院长杨壮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任正非不断提到华为的冬天,不断提到竞争,危机意识成为优秀企业家的基因。正如微软的比尔·盖茨,三星的李健熙。”

在杨壮看来,华为的成功主要源于任正非的冬天危机。根据公开的年报数据显示,2013财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2390亿元人民币(约395亿美元),同比增长8.5%,净利润为210亿元人民币(约34.7亿美元),同比增长34.4%。根据之前爱立信公布的年报,2013年爱立信营业收入353亿美元,与2012年基本持平,净利润为19亿美元。根据2013年Infonetics Research发布的设备供应商领军公司记分卡显示:华为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爱立信和思科。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华为如今已经成为通信行业的巨人。然而,在华为的发展过程中,居安思危的意识都植入华为的每个员工中。在很多场合下,任正非都将把“温水煮青蛙”的悲剧来警示华为的员工。对于青蛙的这个实验,我敢肯定的是,任正非是非常熟知的,也是非常警惕的。

04

我们该如何应对华为的冬天?这是我们在日本时时思索和讨论的话题。

在《北国之春》一文中,任正非是这样开头的:

“我曾数百次听过《北国之春》,每一次都热泪盈眶,都为其朴实无华的歌词所震撼。《北国之春》原作者的创作之意是歌颂创业者和奋斗者的,而不是当今青年人误认为的一首情歌。

“在樱花盛开春光明媚的时节,我们踏上了日本的国土。此次东瀛之行,我们不是来感受异国春天的气息,欣赏漫山遍野的樱花,而是为了来学习度过冬天的经验。

“一踏上日本国土,给我的第一印象还是与十年前一样宁静、祥和、清洁、富裕与舒适。从偏远的农村,到繁华的大城市,街道还是那样整洁,所到之处还是那样井然有序;人还是那样慈祥、和善、彬彬有礼,脚步还是那样匆匆;从拉面店的服务员,到乡村小旅馆的老太太,从大公司的上班族,到……所有人都这么平和、乐观和敬业,他们是如此地珍惜自己的工作,如此地珍惜为他人服务的机会,工作似乎是他们最高的享受,没有任何躁动、不满与怨气。在我看来,日本仍然是十年前的日本,日本人还是十年前的日本人。

“但谁能想到,这十年间日本经受了战后最严寒和最漫长的冬天。正因为现在的所见所闻,是建立在这么长时间的低增长时期的基础上,这使我感受尤深。日本绝大多数企业,近八年没有增加过工资,但社会治安仍然比北欧还好,真是让人赞叹。日本一旦重新起飞,这样的基础一定让它一飞冲天。华为若连续遭遇两个冬天,就不知道华为人是否还会平静,沉着应对,克服困难,期盼春天。

“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连续十年低增长、零增长、负增长……这个冬天太长了。日本企业是如何度过来的,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些什么经验,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是我们赴日访问的目的所在。

“华为经历了十年高速发展,能不能长期持续发展,会不会遭遇低增长,甚至是长时间的低增长;企业的结构与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员工在和平时期快速晋升,能否经受得起冬天的严寒;快速发展中的现金流会不会中断,如在江河凝固时,有涓涓细流,不致使企业处于完全停滞……这些都是企业领导人应预先研究的。

“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我们该如何应对华为的冬天?这是我们在日本时时思索和讨论的话题。”

05

Android 系统不给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统也不给我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

在核心技术研发时,任正非也是巨额投入,因为华为与美国频频过招,让危机意识很强的任正非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对于中兴当下的“无芯”危机,尤其是美国的封杀,任正非早在6年前就已经预料到了。

2012年,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任正非告诫华为人说道:“我们现在做终端操作系统是出于战略的考虑,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Android系统不给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统也不给我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

如果今日的中兴,有着华为一样的忧虑,那么也不至于当下的悲壮。当然,美国市场一直是华为的目标市场,就是攻不下,这让曾经是军人的任正非非常恼火,甚至对美国做过诸多沟通和研究。

对此,当看了美国电影《2012》后,任正非认为,信息爆炸或许像数字洪水一样,华为要想生存下来,就必须造一艘方舟。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成立了专门负责创新基础研究的“诺亚方舟实验室”。任正非为此做了最坏的打算,启动芯片和操作系统的研究。

任正非指示称,华为要在芯片领域投入“四亿美元和两万人”进行“强攻”。在华为,海思芯片的定位是,“一个重要系统”,是华为的长远战略投资。

任正非直言:“海思一定要站立起来,适当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在任正非看来,只有适当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才能真正地面对美国的封杀。任正非说道:“我们不能有狭隘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害死我们。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赚钱,是要拿下上甘岭。拿不下上甘岭,拿下华尔街也行。我们不要狭隘,我们做操作系统,和做高端芯片是一样的道理。主要是让别人允许我们用,而不是断了我们的粮食。断了我们粮食的时候,备份系统要能用得上。”

从回答华为为什么要巨额投入研发芯片和操作系统的问题中不难理解,任正非的忧虑印证了中兴战略的短视。可以说,正是任正非的判断,才避免华为类似的危机。

在《任正非谈华为创新管理》一书中,我就介绍了华为的巨额投入。华为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在逐年提高,从过去的10%,2015年竟然提高至15%。2015年,华为596亿元的研发投入,让其跻身全球前五。

当然,正是因为华为对未来技术不计成本的巨额投入,才让华为成为一个拥有无数尖端科技的企业。如麒麟芯片的成功研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华为“缺芯少魂”的尴尬局面。目前,麒麟芯片已应用在华为的高端手机中,其性能处于行业领先。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麒麟芯片累计发货量超过5000万颗。众所周知,华为能够取得这样的业绩,其中的艰辛却少有人知道。当我们查阅资料得知,华为为此耗费的人力、财力更是惊人。从1991年成立ASIC设计中心开始,麒麟910才开始规模商用,华为足足等了22年。

在面向未来的研究和创新上,华为持续地加大投入,过去10年中,华为在研发上共计投入超过2400亿元。在《2008年华为报告》中,华为明确了加大研发的力度:“华为坚持以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费用投入研究开发,并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及基础技术的研究。我们在全球设立了14个研究所,这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全球优秀人才与技术资源平台,构筑华为强大的研发优势。”正是这样的投入,让华为在ICT的热点前沿技术上,取得了领先,拥有很多“黑科技”。

根据华为官方网站的资料统计,从2006年以来,华为的研发投入累计超过2400亿元(约370亿美元)。2006年,华为的研发投入仅为68亿元,此后每年保持阶梯式增长,见下图。

无 标 题.png

图2006-2015年,华为10年的研发投入累计投入

为了更好地专注研发,华为在世界范围内创建16个全球研发中心,其研发人员多达7.9万人,占公司总人数的45%。这样的比例在世界科技公司中是非常高的。

当然,华为如此大的研发投入,也取得了期望的回报。仅仅在在专利申请上,就收获不小。据华为官网介绍,华为累计申请了52550件国内专利和30613件外国专利,专利申请总量位居全球第一。(该数据摘自《世界第一:任正非和华为帝国》)

中国制造崛起,华为手机在俄销量超越苹果获亚军,冠军还要多久

为什么做芯片和操作系统,任正非的回答印证了中兴战略的短视

颠覆性创新丨华为为何这么成功?柯达为何会倒闭

坊主有话要说:

近日,美国再次以安全为由,打压华为在美国市场的拓展,尽管华为是一个民营企业,但是仍然不惜以安全为借口直接干预。

当我们面临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时,我们作为创始人,或者掌舵者,我们就必须实施战略转型,犹如20世纪90年代的华为,正是因为国际化,积极地拓展国际市场,才成为今日一个真正的占据70%海外营收的跨国公司。

关于企业转型,财富书坊特此推荐《传统企业到底该如何转型》一书,期望给困境中的中国传统企业转型提供一个思考和借鉴的范本。

在这里,我们告诉传统企业一个好消息,但凡购买财富书坊研究中心出版的专著,单册超过1000册,被多家媒体誉为家族企业研究的领航人、总裁网首席培训师、财经作家周锡冰先生可以免费授课一次。我们真诚地感谢周锡冰先生。

延伸阅读教材:

  • 周锡冰先生,中国本土化管理资深专家,中国家族企业问题研究召集人,总裁网首席培训师,财经作家,财富书坊创始人。

  • 20余年的家族企业研究经历,对家族企业的家文化、传承、经营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家训、家风的发扬光大,拥有深刻、独到、系统化的见解,被多家媒体誉为家族企业研究的领航人。

  • 常年研究华为、联想、格力电器、褚橙、国美、娃哈哈、老干妈、苹果、丰田等标杆企业并出版相关专著。发表财经作品两千多万字。

  • 著有:《传统企业到底该如何转型》《世界第一:任正非和华为帝国》《让每一个岗位都活起来(石油工业出版社)》《马云内部讲话揭秘》《史玉柱讲话揭秘》《褚橙是这样成为爆款的》《老干妈的香辣传奇》《华为还能走多远》《格力为什么能成全球第一》《向娃哈哈学渠道营销》《向格力学专业化经营》《苹果魔法》《中国家族企业为什么交不了班》《日本百年企业的长赢基因》《命门:中国家族企业死亡真相调查(升级版)》《你的企业离倒闭还有多远》《奥巴马的长尾术》《互联网+服务》《互联网+时代的危机管理》等财经管理专著。


任正非 华为 中兴 侯为贵 封杀 核心技术 国家安全 通信产业 周锡冰
分享到: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