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丨Z世代崛起后,90后们的二次元之路走向何方?通信

艾瑞网原创 2018-04-08 16:34
分享到:
导读

就在3月28日,国内知名二次元社区―哔哩哔哩在美顺利上市,一时间,在互联网上引发大量的关注和讨论,而在B站上市之前发布的招股书中曾经写到,B站的81.7%的用户是“Z世代”,即中国出生在1990年至2009年之间的一代人。

就在上个星期三(3月28日),国内知名二次元社区―哔哩哔哩在美顺利上市,一时间,在互联网上引发大量的关注和讨论,而在B站上市之前发布的招股书中曾经写到,B站的81.7%的用户是“Z世代”,即中国出生在1990年至2009年之间的一代人。

1.jpg

据iResearch数据显示,中国“二次元”消费者已达2.6亿人,其中绝大部分就是Z世代。2016年国内核心二次元用户规模达7000万人,泛二次元用户数量规模已经达到2亿人。

“Z世代”初长成 你(曾经)也是二次元少年吗?

“Z世代”们出生在网络时代,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从小就接受ACGN文化【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游戏(Game)、Novel(小说)】的影响和熏陶,家庭经济条件普遍宽裕,有一定的消费能力,那个时代,几乎每个学生家里都有几本漫画书、动画影碟或者是游戏机。

如今年龄最大的一批Z世代也有27岁了,他们从少年时期就在二次元的文化环境中长大,成年后,也习惯用轻松活泼的二次元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创意,脑洞大开,用词新奇,易于接受新鲜猎奇的事物,也喜欢吐槽和弹幕文化。

从这个角度上说,近期上市的B站的离不开Z世代们的支持。而2017年比较火的《恋与制作人》、《旅行青蛙》、《阴阳师》等游戏,也和沉迷于二次元的“中二”少年们脱不开干系。

最小的一批Z世代还是学生党,在社交需求相对较大、文化包容性较强的校园里,二次元文化在这里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繁衍。

国漫曾缺席一代人的童年 如今全要补回来?

自1980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日本动画电影《铁臂阿童木》开始,日本动漫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由于日本和中国一同受到中亚儒家文化圈的影响,日漫引进之初,凭借成熟的动画技术和故事剧本,吸引了大批90后入了二次元的坑。

在国内影响力较大的日本动画大师有宫崎骏(代表作《天空之城》、《龙猫》、《起风了》、《魔女宅急便》),还有2016年在国内大火的《你的名字》的作者新海诚等,而影响较广的日漫作品还包括《七龙珠》、《海贼王》、《火影忍者》、《死神》 、《名侦探柯南》、《银魂》、《妖精的尾巴》等著名的“民工漫”。

2.jpg

日漫的风格、设定、文化背景都比较贴近于国内群体的喜好,选择日漫的惯性倾向也延续至今。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产动画也有过一段辉煌时期,《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优秀民族动画也曾成为一代人的童年记忆。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才的断层,国产动画的制作和市场逐渐走了下坡路,从而缺席了90后、00后们的童年,陪伴这代人成长的是风格鲜明的日漫。

随着日漫市场逐渐饱和,老一代日漫创作者的瓶颈期出现,盗版盛行、国家对进口动画监管力度加大,导致日漫在国内发展后劲不足,而国内动漫借着腾讯等大文娱公司崛起的东风,优质的国漫作品也开始崭露头角。

近年登上大银幕的《大鱼海棠》、《大圣归来》、《大护法》、《魁拔》等动画电影在国内获得不俗的反响,《秦时明月》、《狐妖小红娘》、《少年锦衣卫》、《一人之下》、《画江湖》等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动画收视口碑双丰收,其中《秦时明月》这一个IP就支撑起了玄机科技2015年8000万元的营收,而腾讯自制的《全职高手》仅在腾讯视频动漫频道的累计播放量就达到7.5亿次,国漫崛起已初步成型。

3.jpg

巨头玩家入场,百万收入级作家出现

国内二次元市场的壮大和国产动漫创作的良好环境,吸引了大批资金涌入和玩家入局,从动画创作、动画出品、IP运营、播放渠道、动画配音和创作者补贴等多个环节,将国产原创动漫产业链全面打通。

玩家扎堆进军动漫界,腾讯爸爸不停买买买

根据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除了行业内的动漫和动画制作公司,许多文娱企业都在通过不同方式进军动漫领域,其中视频平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017年优酷一共购买了41部番剧,爱奇艺在2017年共购买了66部番剧,B站延续了2016年的风格,2017年共购买了117部番剧,其中独播剧有55部。B站点击量超过1000万的国漫也有8部,分别为《全职高手》(7856.3万)、《斗破苍穹》(2141.1万)、《从前有座灵剑山》第二季(1681.5万)、《妖神记》(1647.5万)、《少年锦衣卫》(1630.6万)。

巨头腾讯则在内部打造腾讯动漫事业部,通过连载漫画和动画番剧打造内容平台,进行动画出品、版权运营、衍生品开发、游戏联运、作者签约等一系列的IP运营,打造了《从前有座灵剑山》等国产动画作品;除了内部发力,腾讯还在2017―2018年间投资了17家动漫动画企业,除了腾讯系的阅文集团,知名二次元文化社区哔哩哔哩以及玄机科技、绘梦动画、动漫堂等动画漫画制作公司也加入腾讯动漫大军。

除了在动漫产业撒大网的腾讯、各家视频平台入局,行业内许多IP源头企业也在不断催生和崛起,还出现了玄机科技、绘梦动画、若森科技等明星公司。

自己的1.png

自己的2.png图片数据:网络整理

根据艾瑞报告显示,在各家企业纷纷入场和市场复苏的环境下,国内原创动画和IP改编的动画各领风骚,出现了以《全职高手》、《狐妖小红娘》等人气很高的顶级IP。

5.jpg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国产动画TOP10排行榜中,《斗破苍穹》、《全职高手》等作品播放量已经过10亿,其他上榜作品也都上亿,国产动画产出已经初步规模化。

6.png图片数据:网络整理

国产声优开始CP营销,百万收入级动漫作家开始出现

在国内,商业配音公司有南北之分。京配圈在北方的影响力较大,主要有光合积木和北斗企鹅等工作室,其中北斗企鹅的业务主要来自二次元,代表作品有《十万个冷笑话》等。南方以沪配圈为主,涉及二次元业务较多的是音熊联盟,主要作品有《秦时明月》。

国内的配音公司都在寻找商业最大化的途径。其中北斗企鹅工作室让幕后的声优走向台前,把声优演员当做IP运营,结合动画角色,进行捆绑式的CP营销,并通过直播、开通个人微博等方式提高声优的个人知名度,从而为声优工作室或者动漫作品引流,并提高受众粘性,北斗企鹅明星声优家族中的山新、皇贞季等人都有较高的人气和知名度。

除了配音演员,动漫创作者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在以前,漫画家们的处境都较为艰难,一方面面临巨大的创作压力,需要不停赶稿,另一方面,漫画家们缺乏发行渠道,创作变现较难,从而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

近几年,国内原创动漫进入一个高速的发展期,互联网上漫画阅读、动漫社区、动画视频等平台不断涌现,作者和作品的曝光渠道增加,出名成本也随之变低,尤其是国内公司对作者的补贴力度不断加大,漫画家们的生存状况得以改善。2017年,腾讯动漫回馈创作者总收益1.4亿元,有位名叫“七度鱼”的作者,曾获得100万的授权奖金。

传统文化东风正盛,国漫的春天来了?

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文娱行业对传统文化也日益重视,《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和《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综艺节目不断升温,并且获得不错的口碑和收视率。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依托传统文化的优秀原创国产动画成为行业的需求热点,这几年也有相关的动漫作品出现。例如通过融入中国诸子百家文化的《秦时明月》,在国内一直反响不俗;《侠岚》、《画江湖》系列、《少年锦衣卫》、《中国唱诗班》等古风特色明显的动画,也在社交软件和二次元论坛上引起广泛的讨论。

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类的动漫短视频也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例如结合了佛教文化的《一禅小和尚》,将角色的IP运营和短视频的传播方式相结合,拿下抖音MCN双周TOP榜的TOP 1,成为二次元界的一股“清流”。

7.jpg

2015年夏天,一部《大圣归来》收揽了将近10亿的票房,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和反响,还吸引了许多非动漫迷前往观看,大众也将这部影片作为中国动画电影史上的一道分水岭,其影响可见一斑。

不管是动画剧集、动画电影还是动画短视频,只要有了好故事和足够的表达技术,当它们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时,就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而这些说好了民族故事的动画作品,不仅振奋了国人的民族信心,更为民族文化的出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虽然国产原创动漫有了不错的政策支持和创作环境,但是在国产二次元的崛起之路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绘梦动画的生产模式几乎都是本土做动画前期、企划,中间的原画、动画外包给日本的动画制作公司,而IP则来自阅文集团,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动漫团队的制作公司仍然没有得到培养,技术和实力也没有得到历练。

另外国漫的优秀原创者储备不足,2016年大火的《大鱼海棠》,虽然画风精致,制作精美,但是由于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并不理想,在国内曾引起较大的争议,国内仍然缺乏能讲好动画故事的编剧和作者,距离国漫的春天到来,依旧有点遥远。

不管怎么样,国漫如今正在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90后们被日漫影响了整个童年,终于在长大后看到了属于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动漫。

微博上曾有人说,一个小孩看完《大圣归来》后问他妈妈,“这个不是动画片么?为什么有这么多大人来看?”而他妈妈回答:“因为他们一直在等大圣归来啊,等啊等啊,就长大了。”


动漫 文化 二次元 国内 作品
分享到: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