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被开通,我也只能认――银行卡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默认开通调查通信

新华网 2018-06-22 18:19
分享到:
导读

惊喜不惊喜――一张带芯片的银行卡,无须输密码也不用我签名,POS机上一挥,在一定额度内即可完成支付;意外不意外――这么“强大”的功能,不用我知道也无须我认可,已经被默认开通。

u=1890303399,4159824827&fm=27&gp=0.jpg

惊喜不惊喜――一张带芯片的银行卡,无须输密码也不用我签名,POS机上一挥,在一定额度内即可完成支付;意外不意外――这么“强大”的功能,不用我知道也无须我认可,已经被默认开通。

这种“一挥即付”的功能叫作小额免密免签支付,是中国银联为提升客户体验,为持卡人提供的一种小额快速支付服务。自2015年产生之日起,就是默认开通。近日,因中国银联宣布将小额免密免签单笔支付限额由300元提升至1000元,这一功能引起各方关注。然而记者在多家银行进行全流程办卡体验后发现,无论是人工办卡还是自助领卡,都没有得到有关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已默认开通的风险提示。

默认开通很“顽强”――想要关闭不容易

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厦门某网点,记者提出要办理一张借记卡后,被要求填写一张纸质《个人账户申请书》,该申请书背面包含《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个人存款账户管理协议》在内的3份使用协议。

仔细阅读相关协议后记者发现,上述协议均未对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进行任何阐述或提示。在柜台履行相关开卡手续的过程中,银行工作人员全程未提示记者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已默认开通。

在离开柜台前,记者询问该工作人员是否还有提示信息,该工作人员才说:“有个免密免签支付的东西……”而当记者提出关闭此功能时,经过一番操作后,工作人员表示“无法关闭,系统一直提示错误信息”。

在建设银行长春某网点,记者尝试关闭信用卡和借记卡的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在操作信用卡时,功能被顺利关闭。但是对于借记卡,工作人员则称功能无法关闭,只能把免密免签限额调整为0,“反正调成0也就用不了了,不用担心。”这位工作人员说。

蹊跷的是,记者此前拿着该借记卡在自助机器查询时,小额免密免签功能显示为关闭,但在柜台查询却是开通状态,对此银行工作人员也表示无法解释。

各家对此各有说法

“这项功能是默认开通的,不需要征得用户同意,就像银行卡能刷卡交易一样。”记者就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的开通方式咨询银联客服时,得到这样的答复。而多家银行的客服却回复说,这项功能是银联芯片卡本身具备的,银行只是按规定发卡。

中国银联官方在14日给记者的回函中指出:小额双免业务在业务开展之初即重视持卡人权益的保护,并通过业务规则明确了发卡银行应向持卡人告知小额双免的业务,保护持卡人的选择权与知情权。

中国银行客服人员在解答“非常用卡被盗刷如何处理”的疑问时表示,用户首先应保管好自己的卡片,如该卡并非本人常用卡,为避免盗刷风险,建议“将卡片放在抽屉里”。

可万一卡真被盗刷了怎么办?银联官网的信息称,银联卡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适用的银联芯片卡相比其他支付方式安全性更高,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还未发生过因芯片银行卡被复制导致伪卡欺诈的实际案例。并且,中国银联联合各商业银行为持卡人设置了专项补偿金,提供了72小时失卡保障服务。

这项72小时失卡保障服务究竟是什么?结合银联和各银行客服的回复,以及银联的官网信息记者得知:持卡人在挂失前72小时内的盗刷金额银联会给予赔付,但如果发生损失的时间超出72小时,则无法赔付。同时该条款限定,每位持卡人每年最高累计赔付上限为3万元。

记者在一些银行网点以普通持卡人身份进行相关业务咨询时,有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自己已经关闭了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

专家建议由“默认开启”转为“询问开启”

业内专家指出,银联和银行将用户银行卡的小额免密免签支付默认开通,忽略了用户的知情选择权,容易为双方埋下法律风险。

福建瀛坤律师事务所张翼腾律师认为,银行卡密码或签名是银行在非柜台层面识别持卡人身份的唯一凭据,亦是用户授权银行划款的重要凭据,如果银行未对用户提示并得到其明确授权而开通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有侵犯用户合法权益之嫌。

厦门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汪东升则建议,银行卡的小额双免业务可借鉴支付领域的“询问开启”模式,在用户办卡时,由银行向用户做出功能说明和风险提示,由用户自行选择是否开启。这样的操作方法既能保障诸如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相关权益,也可兼顾对小额双免业务有需求的持卡用户。


支付 银行 小额 功能 记者
分享到: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