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究竟扛得起长城的未来吗?快讯
如果这是坦克系列产品,其实并不只是坦克,是坦克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就在2月26日,长城正式发布了坦克700的Hi4-T车型。伴随着这款旗舰车型的上市,整个坦克体系的旗舰车型正式被确立起来,同时产品线也终于趋于完善。
毫无疑问,坦克是一个现象级的产品线。
这从坦克300最初上市时的不被看好,到市场需求完全超越计划产能,再到最后整个二手车市场溢价甚至超过新车原价,这一系列的市场价值改变,一度让坦克300成为了汽车市场上最重要的保值产品,或者更进一步说,可以称之为“理财产品”。
由此,坦克一跃成为近些年来,长城集团旗下最拿得出手,也最成功的产品。
但,有时候,人们并不应该完全被外部的热闹所迷惑,更多时候我们应该看一看,究竟是怎样的产品,以及这样的产品是否能够切合市场的需要、用户的需要、未来的需要?
而对于坦克这样的产品来说,究竟能否真正扛起长城的未来;或者,它能否真正扛起自己的、品牌的、集团的未来,其实都并不确定?
为什么这样说呢?
定位与打法,扩张的绊脚石
坦克从定位初期,其实走的是个性化路线。这种个性,也就是我们可以从外观上看到的,对于硬派越野的造型设计的青睐。
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坦克300车型诞生初期能够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不准备俘获大多数的用户群体,而是专攻一个社群,把这个点打透。走这个路线的,其实并不只是坦克,奇瑞旗下的捷途品牌,也是这个路线。
目前看来,不论是坦克还是捷途,都已经开始走上了良性正增长路线。但从整体的市场反馈来说,捷途似乎是更胜一筹的。
2023年,捷途的整体市场销量是31.5万辆,而坦克则为16.25万辆。
相较于整体车市比较艰难的2022年全年市场来说,坦克在2023年的同比增长31.21%,并不能算是一个非常令人惊艳的增长。毕竟,捷途品牌同年的同比增长数据,达到了75%。
这当然和两个品牌的定位是有一定关系的。毕竟,捷途主打户外露营,公路旅行的定位,相较于走硬派越野路线(至少大方向是这样的),且整体设计更偏向于吸引硬派越野爱好者的坦克来说,更具有广泛的市场基础,更容易引起大多数人的购车热情。
这个阶段,长城其实应该做的是利用自身众多的成熟技术,快速扩张坦克的产品线,推出更多的越野属性更弱,用途更广泛,市场接受度更高的产品,从而推动坦克品牌的多元化发展,以快速拓展市场容量,巩固市场份额,提升销量与利润。
事实上,长城也确实是这么做了。但方向是,进一步地提升产品的高端化与豪华属性。从坦克300推动到坦克500,再到坦克700。一步一步地夯实自己完整的产品线,以及高端化的身份标识。
坦克700 Hi4-T从42.8万元开始起售,其首发限定版车型,售价甚至已经直冲70万元。
很显然,坦克的掌舵者们是受到了市场的莫大鼓舞的。
这样的鼓舞,首先来源于坦克300车型销量的良好表现。更可能来源于,比亚迪卖到百万元以上的仰望U8车型,每个月都能卖出个几百辆,每个月都可以收获几个亿的销售额。
毫无疑问,中国汽车品牌已经来到了能够凭借品牌力、产品力,真正与外资汽车品牌分庭抗礼的阶段了。
但有时候,别人行,不代表你也能行。
坦克品牌力够强了吗?
为什么我不看好走高端化的坦克?
其实理由很简单,仰望U8的成功,并不只是建筑在空中楼阁之上的。这样一个凭空诞生的高端豪华品牌的SUV车型,其支撑点,首先是比亚迪已经成功的,整体技术标签的打造;不论是能够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三电技术,还是抛弃纯内燃机全面拥抱新能源时代;又或者是极高的自研率,所带来的供应链内循环;最后,再到仰望U8从诞生时,就推出的原地掉头、涉水行驶、甚至如今的无人机“停机坪”。都算得上是从集团层面、到企业层面、再到技术层面,全面进行支撑。
这样的支撑,让品牌有了立足的资本,也让高端的定调成立。而就目前来看,坦克并没有形成从300到700,从平价到高端的完整逻辑链。
也就是说,喜欢坦克300的人与长城所设想的,可能会购买坦克700的人,可能并不是一群人,或者他们本就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
在因为硬派越野而被吸引来的用户群中,40万元的售价其实已经侵入了Jeep的领域。而70万元的售价,则基本跨入了路虎的高端越野车型的门槛之内。也就是说,选择变多了,但选择的最终目标,可能并不是坦克。
也就是说,与老牌合资硬派越野车相比,坦克的中、高端产品线几乎没有优势。那么,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在于,坦克能否从技术方面来进行突破呢?
目前看来,无论何种类型的汽车技术,最终都会落在能源形式与科技化程度上。比如,比亚迪就是依靠全面电动化来实现品牌突破的,而特斯拉、小鹏这样的产品,则基本靠的是科技感赋予品牌的价值提升。
显然,坦克在这个方向上,基本并没有走在整个市场的前列。
电动与智能,步子要更大一些
毫无疑问,长城对于坦克这个至少目前看来还在快速成长的车型系列,是有足够的期待的。
这从他们的能源形势分布,就能看出端倪。
目前,长城与他的老牌竞争对手,比亚迪推出的DM-i,以及吉利推出的雷神动力一样,推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混动系统Hi4系统。在这套系统的命名规则中,H代表混动(Hybird),i代表智能(intelligent),而4则代表四驱。而坦克则拥有专属的Hi4-T系统,而其中的这个T,则就是坦克(TANK)。
虽然看起来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实两套系统的差别其实非常大。
差别在于,坦克为自身产品的使用场景定义在更为硬派的越野环境中,为了防止脱困过程中需要大扭矩而产生的电机过热问题,而采用了以油为主、以电为辅的整体混动模式。同时,纵置发动机及变速器的布局,主后驱,动力传输更顺畅。电机的爆发力,在起步、加速、脱困、攀爬等关键时刻介入。显然,基于这样的总体思路,车辆也自然而然地保留了传统的机械四驱系统和三把锁的模式。
从设定场景出发来设计混动系统,并制定出合理的动力类型主次分配,如果根据坦克300的整体定位来看,其实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在于,这样的安排首先依然是油强电弱的整体形态,并不能完全解决更多消费群体对于电动化程度更高,节能水平更高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随着500、700这样的中高端、高端产品对于城市用途更多的拓展,这一套并不省油的“弱混”系统,则完全不能跟上人们对于新能源技术的期待。
当然,肯定也会有人表示可以将Hi4移植过来。但问题在于,移植过来之后,坦克的定位是否陷入自我矛盾中?专属于坦克的这套系统会否变得名不副实?坦克的整体产品力是否会陷入平庸?
总体而言,特点太过鲜明的技术、胃口很大啥都想吃的市场与品牌战略,能否完美融合,是坦克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与此同时,在智能交互的体验上,目前人们感知度更高的,可能只是“咖啡”智能的这个名字,而对于其人机交互的表现,智能驾驶辅助的体验,则并没有在坦克系列产品上,及整个产业体系中更领先的成绩表现出来。
如果这是坦克系列产品,想要突破未来的重要的一条路径。如何在保持定位、拓展市场高度的同时,理顺新能源的技术路径,打造出真正在市场层面有领先性、有感知度的人机交互、智能驾驶辅助体系。
是比基于推出更高端的汽车产品,拓展更丰富的细分市场,更重要的一件事。
结尾
我们不能否认,坦克是WEY品牌,乃至整个长城体系中,一个非常成功的尝试。
但在尝试的过程中,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搞明白究竟市场需要什么,技术应该如何现行,用户究竟需要怎么样的产品,肯定是比单纯卖车更重要的事情。
与此同时,在技术与科技层面,打造出一套真正合适的混动系统,真正领先的,有感知度的智能技术体系,也是整个品牌面向未来必须要突破的重要一环。
理顺了这些,我们才能来聊,坦克能否扛起长城的未来,如何扛起长城的未来。而如今,一切都言之尚早。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