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还是那个双11,双12却早已不是那个双12互联网+

易不二 2019-12-17 13:12
分享到:
导读

支付宝的双十二“事变”



支付宝的双十二“事变”

文 | 易不二

来源 |(ID:TanglangFin)螳螂财经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的兵谏,致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从而,为抗日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

由此,社会得以飞速发展,并在激荡的互联网浪潮中,曾经所有的不敢想象,都一步步变成了生活中的稀松平常:逛街购物、吃喝玩乐,只需动动手指头,一键即可拥有。

2011年12月12日,紧跟着天猫双十一52亿元单日交易额的漂亮成绩单,淘宝推出了双十二,以43.8亿元战绩再造了一个节日。

但生于大促的双十二,在走到如今的第九年之后,早已发生了“事变”:从最初的淘宝线上购物盛宴,逐渐延伸出支付宝线下吃喝玩乐的另一条“新消费”路线。

早在12月初,线下就已经热闹非凡。而在双十二当天,螳螂财经易不二小区楼下的超市、便利店、绿叶水果等,一大早就放着大喇叭宣传着满减、打折等优惠,更有甚者,为吸引顾客到店,让导购们穿着统一的衣服跳着抖音里的热门舞姿。

如今,双十一还是那个全民狂欢的线上购物盛宴,而双十二,却已不再是那个“单纯”的双十二。

支付宝造线下狂欢,双十二“不再单纯”

如果说2011年淘宝开启双十二成为继双十一之后的又一购物大促节,那么从2013年开始,线下支付支付宝、口碑的相继入局,则彻底扭转了双十二的方向,带动了线下声势浩大的消费局面,成为了如今的生活狂欢日。双十二的主角聚光灯在淘宝之后,也开始打在了支付宝上。

生于线上大促,存于线下狂欢,双十二“事变”,是数字化浪潮下,支付宝拥抱“正在发生的未来”。而促成“事变”发生、未来来临,螳螂财经认为,理由有四:

首先,从平台来看,线上线下成闭环,才是最强竞争壁垒

阿里的双十一,其威力之大,范围之广,模式之成功,用户之疯狂,称得上是电商史上的里程碑。并引得其他平台在借东风的同时,也贡献了各自的造节能力。于是,在阿里双十一之外,聚美的301、京东的618、苏宁的818、唯品会的12.8等节日在立起属于自己平台的flag之外,还带着吸金的使命涌向消费者。

但再眼花缭乱的节日,再大张旗鼓的促销,消费者却并不能通过线上就完全释放所有需求。因此,当线上流量获取成本越来越高,同时商品并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时,怎样通过线下服务深层次地挖掘消费者的需求,将线上流量导流到线下,形成交易闭环,才能在新零售浪潮下形成最强竞争壁垒。

于是,支付宝通过前端导流与后端支付,联合中端的口碑、饿了么、聚划算等,再造了线下双十二。比如,2019双12,支付宝、口碑、饿了么等通过线上瓜分亿元大奖活动,将流量导入线下消费,打造吃喝玩乐狂欢节。

其次,从用户层面来看,线上购物欲能随时剁手,线下吃喝玩乐也需要更好的被满足

在万能的淘宝,消费者能买到一切想要的商品和需求,从大众的日常吃穿用度,到小众的汉服手办冷门宠物,甚至上门杀虫的服务,都能在淘宝找到。

但,用户也希望楼下的水果店、经常去的健身房、有最熟悉自己发质tony老师在的那家理发店、人气最旺的那家密室逃脱......也能加入到他们剁手的选择范围。线上疯狂“剁手”,线下释放“天性”,才是真正的购物狂欢。

再次,从商家层面看,线上打破了购物的地域限制,线下的“有限”边界,也需要被更多地拓宽

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的出现,是打破了时间空间的藩篱,让销售可以从线下的“有限”升级到线上的“无限”。在螳螂财经易不二11年的淘宝人账单里,2294次下单中,经常在24点以后逛淘宝并下单,而那些宝贝,从曾经只是跨越长江黄河,到后来跨越太平洋。而线下的商场,长沙的王府井和北京的王府井入住的品牌并不一样,不过一样的是,他们22点就关门了。

如今线上的“无限”已经形成完整成熟的商业机制,线下的时空局限,也需要被一个点刺激到,从而产生突破。而支付宝双十二,就承担了这个点。比如24小时营业的海底捞,当饭点之外缺乏客流时,口碑的优惠券,却能让夜生活族群在午夜之后坐上海底捞的餐桌。这种一定程度上的时间突破,能使海底捞提升翻台率、营业额,而这会是大多数商家所期待的结果。

最后,移动支付兴起,成“双十二事变”契机。

当然,让线下也形成如同线上声势浩大的国民级消费狂欢盛宴,这背后,是移动支付的兴起,线下支付场景完善带来的契机。

从2014年双十二开始,在移动支付已经打开线下支付的市场局面下,支付宝与线下各种商家包括超市、便利店、餐饮店等商家合作,在双十二当天,用支付宝支付,就能获得5折优惠。由此,双十二开始形成线上以淘宝为主,线下由支付宝带领的双轨道大促狂欢节。

根据阿里公布的线下商家参与数据,2018年双十二达到了200万,2017的数据为100万,而2014年的时候,仅为5万。而且覆盖范围从便利店、超市,扩展到餐饮、生鲜、美容健身、医药等日常生活全场景。

移动支付的兴起,让双十二的主场从线上走到了线下,而近年来双十二在线下的声势浩大,也助推了移动支付的发展与普及。

不仅如此,生于线上大促,存于线下狂欢,双十二在起起落落之间,最终清晰了自己的方向,在逐年的推进下,在支付宝带领,口碑、饿了么、天猫超市以及盒马鲜生的参与中,不仅成为消费者的线下吃喝玩乐的生活狂欢节,更是成为了本地生活服务类商家的专属节日。

双十二线下生存之道:匹配商家用户双方刚需

线上的魅力,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便捷;而对于商家来说,是交易的数据化,使得其能更好地了解消费者,从而实现精准营销。

“市场中真正占据主导地位的并非价格竞争,而是新技术、新产品的竞争,它冲击的不是现存企业的盈利空间和产出能力,而是它们的基础和生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说。

但与线上天生的数据化交易基因相比,线下的数据化升级迟缓又滞后。数据赋能,是线下商家达不到又亟待解决的需求。不过也正因如此,线下反而成了待开发的富矿。

再加上,互联网消费的浪潮,已经从消费商品的阶段走向了塑造服务的阶段。在11月的时候,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便已发布“新服务”战略,双十二,便成了支付宝立足本地生活服务,实践“新服务”的推手。

从商家角度来说,提升经营效率,带来消费增量,是硬需求。

2019年双十二,作为阿里“新服务”战略的首个双十二,不仅是口碑、饿了么与支付宝协同,与聚划算也实现了战略互通。通过支付宝的引流,在口碑、饿了么、聚划算等本地生活服务的全新图景下,家乐福、永辉、麦德龙等众多品牌单日销量创历史新高;Coco都可2天售罄11天库存;罗森、wowo等便利店迎来集体爆发,环比增速超150%。

这些消费增量的前提,是建立在产品、库存等数字化的前提下的。而被数字化赋能之后,商家就更多的知道什么样的促销最吸引消费者,哪款单品什么么组合最好卖,那个时间人流量最集中,如此,又能让商家在调整策略、客源分流、资源调配等方面更清晰地知道接下来的要做什么。

从用户角度来说,享受优惠满足需求,是硬指标。

双十二当天,支付宝、口碑、饿了么、聚划算上,各地商家纷纷推出包括餐饮、美容美发、亲子、宠物、医药等5折商品。螳螂财经易不二也通过口碑下单,在自家楼下的绿叶水果花50块买了100块的水果。除了享受双十二的优惠,通过口碑饿了么的“江湖封神榜”,还能筛选出适合自身口味的好店。

当然,不管对于商家还是消费者,双十二还只是一个数字化升级的试验田,一个享受优惠的切入点,但在交易数字化、服务零售化的浪潮之下,双十二的本地生活狂欢节能否在找到生存之道后,成长为比肩双十一的国民级消费盛典,还待留给时间作答。

历史上的“双十二事变”,推进了社会的发展;而当代的“双十二事变”,支付宝会在匹配着人们美好生活的进程中,走到什么地位呢?


支付宝 商家 淘宝
分享到: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