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狂潮已经远去,STO正在悄悄地来临!区块链
2017年时,国内外区块链项目撰写白皮书即可募资,甚至没有白皮书都可以融资10多亿(李笑来的PressOne),这些项目依靠预期即可在交易所上线。
STO,本质上也是一种低门槛的融资方式!
——黑钻君
黑钻君回忆了一下,2017年时,国内外区块链项目撰写白皮书即可募资,甚至没有白皮书都可以融资10多亿(李笑来的Press One),这些项目依靠预期即可在交易所上线。
那个时候,项目供给远远小于投资需求,热钱很多,参与私募的投资人,获得百倍千倍的回报率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投资人近乎疯狂,使得2017年ICO的投资热情和金额远远超越了传统的VC。
ICO狂潮也带动了ETH的价格暴涨,今年1月份的时候、最高的价格到达1万多RMB,然而这些项目99%基本上都没有落地,这就是所谓“泡沫”的来由。
今年3月份元道、孟岩等人提出过“通证”这个概念,Token(通证)的通即可以流通,证即权益证明,定义是能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
按照原文对通证的描述,“通证启发和鼓励大家把各种权益证明,比如门票、积分、合同、证书、点卡、证券、权限、资质等等全部拿出来通证化(tokenization。
放到区块链上流转,放到市场上交易,让市场自动发现其价格,同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可以消费、可以验证,这是紧贴实体经济的。”
这其实也是STO的思想,只是有没有监管的区别。
第一、当前全球传统金融资本市场发展遇到明显的瓶颈,最重要的体现是流动性匮乏,退出困难。
在股权市场上,主要原因是传统资本市场主要依靠IPO的退出方式完全不能满满足投资人的诉求。
IPO比例低,周期长,使得全球积累了超过70万亿美元的股权资产无法得到有效流通。
在债务和房地产市场,主要原因在于投资门槛过高,使得大量人员无法参与其中的投资,市场积累了100万亿美元债权资产、230万亿美元房地产资产无法得到有效流通。
第二、全球各国对金融市场的保护而带来的分裂。
金融市场是各国强监管的领域,制定了各种外国人准限制门槛,使得中国人不能顺利的在美国市场购买资产;美国人也不能方便的在日本购买资产。这种金融的国家保护使得资产的流动更加困难。
随着监管的加强和泡沫的破灭,很多区块链项目的融资计划或推迟或放弃,ICO野马狂飙的时代基本宣告结束。
为了让区块链初创公司在不违反证券法的前提下,向投资者提供符合监管的金融产品,一种在合法合规监管框架下进行的通证发行--STO应运而生。
STO,全称为“Security Token Offer”,即证券型通证发行。STO是2017年底从美国开始流行的,对于在美国注册的公司,STO是一个合法合规的ICO。
目前看到的证券代币(Security Token ST)和去中心化网络关系不大,更多是利用Ethereum代币标准加上监管层协议(Polymath, Harbor)发行映射股权或债权的Token。
在符合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分销和交易,通过中间人和监管,把链下资产所有权和信息上链,通过代币的形式流通。
其目标是在一个合法的监管体系(比如美国SEC)下,进行token的公开发行。
STO的前提是有监管,然后对发token的项目进行一系列的审核、调查(有点像IPO的发审,律师会计师入场)。
如:代码监督、合规审查、团队背调、反洗钱调查、资产调查等,效仿的是企业的上市IPO流程。
所谓ICO,就是首次币发行,即区块链初创公司通过发行加密代币(包括但不限于比特币,以太币等币种)的方式进行融资。
其源自股票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IPO)概念,是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募集比特币、以太坊等通用数字货币的行为。
发行的代币成为日后使用对应区块链项目的凭证,将来也可以在二级市场或者一些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交易。
IPO即首次公开募股,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需要遵循相应证监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
要IPO发行方满足发行条件、监管需求和信息披露等诸多规定及条件,如有违反根据违法行为的管辖范围和严重程度,可能受到行政处罚、民事赔偿甚至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另外,进行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必须具有稳定公司治理架构和组织结构、持续经营和持续盈利能力、可信赖的财务报表等。
STO,则介于IPO与ICO之间。一方面,STO因承认其具有证券性的特征,接受各国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
虽然STO依然基于底层区块链技术,但能通过技术层面上的更新,实现与监管路径的对接。
另一方面,相对于复杂耗时的IPO进程,如同ICO,STO的底层区块链技术同样可以实现STO更高效、更便捷的发行,方便项目获得低成本的融资。
STO必须有资产作为底层地支持,比如一套房产、一辆车、一张会员卡、一副名画,公司,甚至知识产权的股票都可以用证券型通证ST代表。
一些投资者可能会说,资产上链,全球自由流通发行,这个不就是BTM和EVT要干的事情吗?
黑钻君觉得有点类似,但是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审核的严苛性和是否合法化。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要实现IPO需要经过监管层层排队审查,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少则几年的时间,多则十多年的时间。
有的甚至从成立到倒闭都没有能上市,且其股权具备流动性需要一段时间。
但STO可能让一个初创企业直接成为公众上市公司,拥有许多ST持有者,其实就是一个资产证券化的过程,类似ABS。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具有或未来将会产生现金流的资产打包组合成资产池,对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进行结构化设计,将低流动性资产转化为高流动性的资产支持证券。
比如前段时间在香港上市的易鑫集团,就经常采用汽车类的ABS进行低成本的融资,还有瓜子二手车、弹个车以汽车作为抵押品发行了ABS等等。
而这些都是以汽车作为实体资产来进行证券化的,也是有相应的监管,这和STO很类似,不过汽车类的ABS背后是优质的资产作为支撑,风险相对小很多。
从目前的政策环境来看,STO并没有太多的优势,但是从长远来看,STO或许是新的方向。
在此之前,99%的区块链项目都是早期项目或者说空气项目,STO的出现,使得区块链项目有了底层资产的支持,有了真实的估值依据,是比较可行的方式。
ICO狂潮已经远去了,STO正在悄悄地来临!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