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生为光伏产业打气:TCL中环图谋自救?快讯
“光伏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几次周期,仍能屹立潮头的都是英雄。行业下行会淘汰一些产能和企业,但也会促进许多企业更为强壮。我相信,经过这轮周期,中国光伏产业仍能主宰全球。”近日,在参加央视财经《对话》节目时,谈及光伏产业现状,TCL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如此表态。
文/Leon
编辑/侯煜
“光伏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几次周期,仍能屹立潮头的都是英雄。行业下行会淘汰一些产能和企业,但也会促进许多企业更为强壮。我相信,经过这轮周期,中国光伏产业仍能主宰全球。”近日,在参加央视财经《对话》节目时,谈及光伏产业现状,TCL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如此表态。
李东生措辞激昂,为中国光伏产业加油打气之意明显。如今的TCL也与光伏产业紧密绑定。在前任CEO沈浩平请辞后,TCL也亟需提振士气。
今年8月3日,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CL中环”或“中环”)发布公告,称沈浩平申请辞去公司CEO职务,由董事长李东生暂代CEO职责。值得注意的是,沈浩平掌舵中环已经有17年之久。
尽管声明强调请辞系“工作需要和个人精力考虑”,但公告还提到:当前全球光伏产业仍处下行周期,公司将坚持全球领先战略目标,加速变革创新,提升竞争力,努力改善公司经营业绩。2024年上半年,TCL中环营收162.13亿元,同比下降53.54%;归母净利润-30.64亿元,同比下降167.53%。其中,主营业务硅片毛利率跌至-9.2%。
行业下行,主帅请辞,公司亟需强心剂,李东生此番表态的意义不言自明。
TCL中环亏损,李东生失算了?
号称“收购狂人”的李东生,目前手握6家上市公司,包括TCL科技(000100.SZ)、奥马电器(002668.SZ)、TCL中环(002129.SZ)、TCL电子(1070.HK)以及华显光电(0334.HK)。
李东生非常热衷于资本运作,他擅长抓住风口、乘风而上,不断扩大TCL集团的规模。
2020年,TCL科技将中环纳入麾下。中环是一家光伏企业,主营光伏硅片、组件业务。在光伏领域,硅片处于上游产业链,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片的基础材料。
李东生曾解释收购中环的逻辑:“TCL科技的业务和中环集团业务高度契合和互补,行业协同性比较大,包括供应商、制造工艺技术和管理逻辑。”然而,TCL此前从未涉足硅片市场,其本身与TCL集团其他业务也并无关联性,所以该收购与此前TCL的任何一笔收购都不同。就目前来看,还难评价此番收购的实际意义。
2023年,光伏上游产业迎来剧烈的价格波动,单晶硅、多晶硅密料价格下降约70%,导致硅片也受到了猛烈的价格冲击,TCL中环全年业绩大跌。
财报显示,TCL中环2023年营收591.46亿元,同比下降11.74,归母净利润34.16亿元,同比下降49.9%。其中,硅片占年营收比例超76%,光伏电站仅为0.81%。
2024年第一季度,光伏产业继续萎靡,TCL中环营收仅99.33亿元,同比下降43.62%;归母净利润亏损8.80亿元,同比下降139.05%;截至上半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至30.64亿元。
由于硅片价格在短期内无法提振,TCL中环于今年5月7日发布公告,称将使用不超过100亿元自有资产购买理财产品。然而,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可支取的总现金余额仅为110.34亿元。豪赌理财,足以说明TCL中环对市场的悲观预期。
受到TCL中环影响,其控股公司TCL科技2024年上半年营收也受到拖累,同比下降5.74%。好在,TCL科技的主营业务显示半导体增长强劲,拉动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2.29%,实现净利润9.95亿元。
然而,光伏产业的冬天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上游产能过剩,出海受阻
《华尔街科技眼》统计了十家光伏产业上市公司的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包括TCL中环在内的硅片企业如京运通、双良节能、弘元绿能,均预计亏损数亿至数十亿不等。其他不同生产环节的企业如隆基绿能(组件)、通威股份(硅料)、爱旭股份(电池)等,也呈现由盈转亏的情况,亏损额上限共计将近200亿元,整个市场堪称惨烈。
相对而言,仅有逆变器、辅材环节的少数几个中游企业够实现盈利,比如德业科技(逆变器),第二季度预计盈利7.5亿-8.5亿元,环比增长超70%。
光伏产业首先面对的困难就是产能过剩,上游尤为严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报告中指出,2024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品包括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的产量同比增长均超32%,但同期国内光伏制造端(不含逆变器)产值约5386亿元,同比大降36.5%,供需不平衡。
报告还表明,2024年上半年我国硅片、电池、组件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34.5%、32.1%、19.7%;出口总额为186.7亿美元,同比下降35.4%,呈量增价减态势。另外,由于国际贸易壁垒风险逐渐加大,光伏产品出口面临挑战。
据集邦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多晶硅预计产出约203万吨,大约可支撑882GW组件产出;而整个2024年全球的组件需求仅在570至620GW区间。
光伏市场的周期性,叠加了结构性和节点性两大特点。集邦咨询分析称,2023至2025年是光伏行业的产能出清期,此前数年的产能扩张需要时间消化,同时产业升级随之而来,即从P型电池向N型电池的技术迭代。从2026年开始,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技术迭代完成,光伏产能会显著恢复,在2027年达到顶点后再次进入产能过剩期。
光伏企业的未来在哪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国内方面,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会议指出,要加强对于低于成本价格销售等恶性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改善国内市场内卷状况。
其次,深挖海外市场可能性,可将市场转移至其他国家及地区。SEMI中国光伏标准委员会联合秘书长吕锦标就提出可考虑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除了政治风险较低,沙特、阿联酋、土耳其等国家正通过电价补贴政策、大型投标计划等推动能源转型,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回到TCL中环,如果下半年市场没有好转,预计2024年全年业绩不容乐观。目前,TCL中环也采取了一些行动:在资本层面,通过股票回购稳定股价;业务层面,上半年业绩报告指出,公司将推动技术创新与工业 4.0 制造方式转型,加速N型产品迭代,以空间换时间。
卷入的家电企业,赚钱不多
环顾一下进入新能源赛道的家电企业,会发现TCL并非个例。大部分企业都选择收购或控股方式进入市场,无法与主营业务进行协同。再加上光伏产业的下行,短期内都无法成为家电企业营收增长的动力。
以TCL科技为代表的家电厂商,在进入新能源市场时的逻辑大致相似。
风口是首要考虑因素。新能源是全球趋势,不仅市场广阔,又有政府背书和补贴,看上去很美。但是,包括李东生在内的大佬们忽视了“周期性”这个重要因素,或者说大家都没有想到市场周期性下跌会如此之快地到来。
其次,家电企业习惯通过产业链中下游入局,比如收购或控股相关重资产企业,从而掌握话语权。然而,与面板、空调压缩机等下游产业不同的是,光伏产业并不能直接与家电业务有效协同。
对于家电企业扎堆进入光伏市场,业内专家认为,家电厂商应该发挥其在消费端的优势,挖掘新场景,产能过剩危机自然会迎来破局。比如,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即将光伏与建筑融为一体,让每座建筑从用能单位转化为微型电站。从这个角度来说,美的集团的智能楼宇业务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同时,创维集团的例子也值得参考。虽然创维光伏电站与创维家电没有必然联系,但其轻资产、整合渠道以及业务推广模式,在现阶段更适合家电企业布局。
TCL中环方面,目前光伏电站收入占比仅为0.81%,过度依赖产业链上游的硅片业务,没有实现产业协同。
太平洋证券分析师认为,TCL中环在硅片市场保持领先,具有成本优势;N型产品实现单台月产领先行业次优约12.3%,则是一个好的信号。在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全资子公司RELC、VisionIndustries达成合作,共同推进建设海外最大规模的晶体晶片工厂的利好消息下,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具有一定穿越周期的能力。
但同时,太平洋证券也指出,光伏产业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海外政策风险也都是TCL中环需要考虑的问题。
回到开头,不知是否是李东生的讲话起到了作用,9月24日,TCL中环盘中涨停,报涨停价8.26元/股,总市值334亿元。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