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贷网投资人气炸:我的短期标竟然变成了60个月?互联网+
原本以为在监管部门的指引下,能让P2P行业的挤兑潮放缓,投资人重拾信心,还行业一个安宁,但总有一些意外让投资人炸锅。
原本以为在监管部门的指引下,能让P2P行业的挤兑潮放缓,投资人重拾信心,还行业一个安宁,但总有一些意外让投资人炸锅。
图源:网络
这是什么情况?强买强卖,不遵守合同,践踏投资人?未经同意修改标的期限?每个字都足以让人心慌。
老怪了解到,原来宜贷网应监管要求,下架“锁定期+债权转让”模式的产品,老怪此前分析过理财计划类产品的要求(广州也要求下架“计划类产品”,头部平台几乎无一幸免),于是宜贷网“静悄悄”地把投资人的宜享标替换成了现在的“官方标”。
为什么说是静悄悄的呢?一方面在官网、APP均无推送公告,仅在其bbs宜贷社区发出帖子,另一方面未经投资人同意就直接变更整个项目,投资人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告知了”。
01
项目被延长,收益还打折
老怪有一朋友原本投资了10万元,近期也是被雷潮吓到,于是便将资金从宜贷网都撤出来了。没想到最后一笔投资原本8月18日到期,但是昨天一到账户里查看,项目期限居然变成60个月的。
图源:投资人截图
60÷12=5(年),这数学没问题吧?也就是本金将在5年内收回,谁知道5年内会发生什么事情?只能预测行业不倒,期盼平台不跑。
而且项目回款采取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什么概念?
举个荔枝:
10万元的借款,年利率假如是15%,5年下来分期还款的利息是4万2千多,如果是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利息是7万5千元,所以利息几乎缩水了一半,也就是实际年利率是8%多一点。
图源:网络
最后再去掉通货膨胀,这15%还剩多少?
02
资金流入量持续为负
近期行业的雷潮确实让许多投资人失去信心,根据第三方平台的数据显示,宜贷网的资金流已经连续一个月为负数,投资人不断往外提现,流出的资金大于流入的资金,资金链就比较危险。
图源:贷罗盘
当投资人不投资的时候,资产端就会非常缺钱,平台有项目卖不出去;另一方面,投资人想要转让,而没有人接手,因此转让不出去,整个资金流动性变得异常缓慢,所以就出现资金流负数的情况。
相当于大家都拴在一条绳子上,形成一个圆环,如果没有投资人投资,等同于绳子其中一截断了,那这个圆就断了;
没有资金来源,那么借款人也不再向平台借款,于是借款人这一截也断了,剩下平台自己玩?显然不可能,这个圆只能消失了......
03
事出有因,强制执行
为什么宜贷网会出现如此异常的情况?
开篇老怪亦提及,相关部门要求下架“锁定期+债权转让”模式的产品,因此宜贷发出一篇社区公告,交代了方案,单方面告诉投资人,美其名曰:资产穿透。
图源:宜贷社区
这公告什么意思?
1、 下架宜享债转功能,以后持有的项目只有债权转让的方式,转出去之后就和原来的项目没有任何关系了。
2、 8.8日开始,投资人(宜享承接人)持有的宜享项目,将会替换成其他散标项目。原来通过宜享转让债权出来的人(宜享申请人),就不用再回转,即无需赎回转让出来的宜享债权。
图源:客服咨询截图
虽然替换后变成底层资产,穿透性变强,但是给我一个60个月的项目,即使后续可以发起债转,几十个月的项目,有多少人会愿意接手呢?
对于那些金额非常大的投资人来说,假如后面要买车买房了,想把钱提出来,债转这么难,将极大影响自己的资金安排。
这样的方式,确实有欠妥当,投资人一觉醒来就发现:咦?我原来买的是一个60月的标?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