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银行:起于金融创新,困于自身业务互联网+

蓝莓财经 2022-07-08 15:14
分享到:
导读

网商银行在开展金融业务时,而网商银行缺乏对慎重对待金融业务的态度,网商银行得益于民营银行的时代机遇与阿里巴巴、蚂蚁云带来的客户基础与金融科技。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马云在2008年说出了这句豪言。

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改变了国民的消费习惯,移动支付成为主流。腾讯旗下的财付通凭借微信红包的社交功能,得以和支付宝在第三方支付平台领域形成双寡头局面。

工具性质的产品是进入一个行业的基础,有了支付工具之后,余额宝、零钱通等金融生态产品层出不穷。传统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确确实实的被改变,以网商银行为代表的民营银行也在互联网金融的风潮下兴起。

据网商银行2022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4.72亿元,同比增长20.64%;实现净利润6.3亿元,同比增长61.13%。其2021年成绩同样亮眼,截至2021年末,网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9亿元,实现净利润20.9亿元,均实现60%以上的高增长。

不过,与业绩高涨相对的是,网商银行多次遭监管部门处罚。今年一月底,网商银行就收到了央行杭州中心支行2236.5万元的罚单。此外,黑猫投诉等第三方投诉平台上,关于网商银行的投诉量也在增加。

网商银行究竟如何?

时代机遇与先天不足

民营银行,是时代创新的产物。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有序推进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银行业,加大金融业的“对内开放”力度。1988年,国内第一家由政府仅持股5%、个人资本持股95%的“金融服务社”在浙江诞生,是民营经济参与银行改革历史进程中的一大标志点。

随着金融业“对内开放”力度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在众多民间资本有益探索的基础上,民资银行试点被提上日程。

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同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在相关部门及政策的支持下,2014年3月,首批五家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试点方案获银保监会同意,微众银行、网商银行都在其中。

网商银行是首批五家民营企业中最晚开业的一家,但作为首批民营银行,除去先发优势之外,更重要的是有时代背景带来的优势。民营银行本身就是国内金融业创新的产物,在符合政策的范围下,“干一些与传统银行不同的事、创新一些传统银行干不了的事”,是首批网商银行独有的优势。

网商银行有着这样的时代机遇,而且背靠阿里巴巴、蚂蚁集团,一不缺客户资源,二不缺金融科技。

网商银行的前身为阿里小贷,最开始为B2B平台上的诚信通用户提供融资。后来随着淘宝、天猫等C端电商平台的崛起,阿里小贷的客户又拓展至电商平台的商家。

金融科技则是网商银行一类的互联网民营银行重点创新方向。网商银行技术依靠蚂蚁云,以客户为中心的交互式IT系统由蚂蚁金服自主研发,有效利用了云计算。同时,受益于阿里巴巴各平台累积的交易数据,通过大数据处理增强了网商银行对风险判断的科学性,提高了银行贷款审批的时效性。

另外,不设线下网点、线上无接触贷款、0人工干预等也降低了网商银行的人工成本。

网商银行具备很多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但也有一些先天不足。

传统银行的基础运营模式是“存款+贷款+中间业务”,存款为银行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存贷利差是银行的盈利来源。而网商银行不设线下网点,所有业务都实行在线办理,这就造成网商银行的资金来源受限。

网商银行刚开始筹备建立时,甚至因没有线下网点而不能开户。后续发展中,在互联网存款新规限制下,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业务,网商银行的存款产品仅两款,即大额存单和随意存。虽然利息相较于传统银行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缺乏线下实体网点,存款业务并不乐观。

据网商银行2021年年报显示,从负债结构看,网商银行2021年总负债4078.90亿,其中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1680.63亿,吸收存款1989.64亿,二者占比最高,分别为41.2%、48.8%。存款占比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

而为了弥补资金的不足,网商银行的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占比也是很高。对比同是互联网银行的微众银行,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占比仅为12.74%。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利息高,网商银行只能多付点利息,保障资金充足。这也证明了网商银行的线上吸纳存款能力不如微众银行。

受众不同或是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网商银行主要面向的是小微企业经营者提供贷款,B端用户较多。而微众银行主要面向的是C端用户提供消费贷,2021年末个人有效客户数已经达到了3.21亿。相较于网商银行,微众银行能对接到更多用户,能吸收更多存款。

网商银行得益于民营银行的时代机遇与阿里巴巴、蚂蚁云带来的客户基础与金融科技,在民营银行中具备很多先天优势。但也因为没有线下网点、自身客户结构限制,导致资金来源受限。

发展受限与“后天失养”

网商银行成立到现在已经有7年时间,在这7年时间里,网商银行一直与微众银行位于行业前两名。不过,不只是前文提到的网商银行吸收存款能力弱于微众银行,还有很多方面也弱于微众。

根据过往财报信息显示,网商银行2019-2021年营收分别是66.28亿元、86.18亿元、13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56亿元、12.86亿元、20.9亿元;微众银行同期营收分别为148.70亿元、198.81亿元、269.8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9.5亿元、49.57亿元、68.84亿元。

可以看出,网商银行与微众银行之间的营收差距、净利润差距正逐渐拉大。截至2021年末,两家的资产规模相差并不大,微众银行与网商银行的资产规模分别是4387亿元、4285亿元,但营收近两倍差距,净利润三倍多的差距,同是首批互联网民营银行,差距为何这么大?

微众银行基于腾讯的社交场景,在微信、QQ应用中均可到达微众银行业务,微众银行独立APP也支持微信、QQ登录。在腾讯社交流量的支持下,微众银行主攻业务为个人消费信贷等消费金融服务,以“微粒贷”为主。根据苏宁金融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微粒贷产品净息差在7%左右(贷款的平均利率-存款的平均利率)。

而网商银行主要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刚开始为阿里巴巴电商体系内商家提供贷款,后来随着支付场景拓展到线下商户,将贷款业务拓展至码商(支付宝二维码首款商家),近两年又涉足农村金融,为广大三农人群提供贷款。小微企业和小微商户的贷款利率整体较低,按照苏宁金融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网商银行的净息差在4%左右,低于微众银行。

同时,随着网商银行逐步下沉,基于电商平台内交易数据建立的风控模型不足以覆盖新拓展客户,网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间,网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1.52%、1.53%。而微众银行不良贷款率相对稳定,同期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4%、1.2%和1.2%。

并且,微众银行正逐步向小微企业客户拓展。截至2021年底,微众银行微业贷累计授信客户达89万家。虽然与网商银行超4500万户的数据相差甚远,但微众银行的业务正在进入网商银行的腹地,网商银行却不好开展个人消费贷。

网商银行没有独立APP,依赖于支付宝的流量场景,而个人消费贷业务支付宝本身就有开展。除此之外,基金、保险、信托等银行传统理财产品与支付宝也有冲突,与蚂蚁集团有同质化竞争矛盾。

支付宝是网商银行的一大助力,但也让网商银行的发展受限。

而且,今年四月,网商银行主动和支付宝切割,从2022年4月21日起,将逐步暂停支付宝提现或转入网商银行Ⅱ类账户相关业务,同时网商银行Ⅱ类账户将仅支持本人绑定银行账户转入。网商银行作为支付宝大额免费提现渠道这一优势消失。

除了企业发展受限之外,从监管与舆论透露出的信息来看,网商银行有些“后天失养”。泰戈尔曾在自己的诗中写道:“鸟翼上系上了黄金,鸟就飞不起来了。”与金钱打交道,需慎之又慎,而网商银行缺乏对慎重对待金融业务的态度。

网商银行是政策推动下金融创新的产物,同样需要接受监管,合法合规的从事金融业务。但网商银行于今年1月底收到的2236.5万元罚款,却是民营银行的最高罚款。

据天眼查APP显示,处罚原因具体包括违反金融统计管理、账户管理、征信管理、向身份不明客户交易等,涉及到的9名业务主管同样受到数万元不等的罚单。

而在舆论层面,网商银行接到的用户投诉不断。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以网商银行为关键词搜索结果达2236条,投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私查征信、私自贷款、冻结资金、暴力催收等。投入内容中可能存在一些虚假、夸大信息,但很多情况也并非个案。

网商银行在开展金融业务时,需更加慎重。

结语:

前段时间,浙江银保监局发布消息称,同意浙江网商银行增资扩股方案。这意味着网商银行的资本可以进一步保持充足,支撑未来发展。

作为金融与科技创新的产物,网商银行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在补充资金后,如何遵守监管,发力科技,整改自身问题,在自身限制下为用户带来更合适的金融产品,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网商银行需要思考的问题。


银行 网商 金融
分享到: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