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不小心火起来的在线医疗,百度已悄然占据头把交椅互联网+

刘志刚 2020-02-19 10:40
分享到:
导读

如百度问医生这类的在线医疗平台,从目前各主要在线医疗平台疫情期间释放的服务数据看,对于垂直类在线医疗平台而言。

奥地利学派认为,在市场经济里,只存在商业波动,不存在商业周期。因为面对不同时间、地点、行业、产品,不同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不会在市场里一致性地行动。他们通常坚决反对这些非典型的繁荣的现象,也反对造成这种繁荣的 “外力 ”。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商业社会的发展史上,除了那些常规现象以外,确实有许多非典型商业行为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常常借助于那些让奥地利学派不喜欢,甚至没有人喜欢的“外力”。

因为这波“外力”,带来“开挂”的同时,容易让人迷失自我。

如今,在线医疗行业就面临着这样的“外力”,在线医疗企业确实一片利好,毕竟流量确实是暴增的,但是“同行不同利”,对于垂直在线医疗平台而言或许只是个容易让人迷失自我的短暂春天,未来掌控全场的或许仍是BAT。

这波“外力”加速了行业“话事人”的权力交接,虽然残酷,却是现实。

“启蒙运动”的红利,延续不到“文艺复兴”

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期间,互联网医疗在线领域独立APP日活最高峰达到了671.2万人。疫情客观上推动了在线问诊需求的爆发,也让公众认识到在线医疗在便捷、时效性等方面的优势。

但是我们不能指望一次疫情就让大众完全接受在线问诊这个新事物。眼下行业的这波涨潮,其最大价值在于启蒙,是针对线上医疗服务习惯进行全网教育,这并不意味着行业“文艺复兴”的到来。

而且这波红利,并不能覆盖所有公司,那么这场“启蒙运动”中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呢?

我们不妨大胆举例,小心求证。此次在线问诊平台集中爆发,通俗的讲,可以理解为是个大型免费试吃活动,一场试吃下来,用户肯定会记住最好吃的,但是下次再去,除了资深吃货会去跑个远门,普通食客大概率会去距离家最近的。

无它,“懒”是人性,“离家近”换成互联网行业术语就是“流量入口”,而互联网最大的流量入口,一言以蔽之就是BAT。

这里我们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其实都是“普通食客”,别说试吃活动结束后去消费了,现在有机会免费吃,都懒得去离家远的饭店用餐,还是习惯性的“百度一下”。

百度拥有全网最强大的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的移动生态,是人们日常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首要入口。整个百度系app用户规模超过10亿,这里面也包含大量对健康、医疗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具备发力在线医疗的用户惯性优势以及规模覆盖优势。因此,百度这个高频入口更能通过对海量大数据的分析,将用户搜索背后的真实需求,在其APP内无缝接入不同健康类服务的入口。

例如此次疫情发展初期,用户只需在百度App内搜索“问医生”就能迅速找到在线免费咨询入口,搜索新型冠状病毒,就会出现相关百度医典词条及防护手册等,高效快捷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服务。

而单就“百度问医生”这个百度在健康领域打造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也汇集了全网最全的医生资源。截止2月18日,用户通过百度“问医生”免费服务通道的总咨询量已经超过了630万次,页面访问量超过2亿,最大单日咨询量甚至达到了惊人的85万次。

从目前各主要在线医疗平台疫情期间释放的服务数据看,百度明显处于领先位置,流量入口优势体现的非常明显。

除了用户“懒”,也是百度健康给“惯”的——用户登录可享有免费的在线咨询服务,平台还提供电话咨询、预约送药、预约挂号、AI智能导诊、新冠肺炎智能自测、免费心理咨询等医疗健康服务。

饭菜可口,又离家近,食客们自是“懒得出去”。

疫情过后,在线医疗的使用量势必会出现大幅度下降。对于垂直类在线医疗平台而言,这种下降其实就意味着流失,“启蒙运动”的红利,延续不到“文艺复兴”,而BAT的医疗服务寄存于超级app,流量一直都在,在平时是一种“沉默流量”。一旦用户有问诊需要,沉默流量就会被激活,百度这些“距离近”的超级APP会是自己的首选。

需要拿手术刀的,但更需要敲代码的

疫情突然来袭,各大在线医疗机构及时应对,我们看到它们在防止医院交叉感染,防止疫情传播以及缓解心理焦虑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教训需要我们去反思。

近段时间,垂直类在线医疗服务平台暴露出的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就是,虽然过去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医生资源的补充吸纳上,但还是会出现明显的供不应求情况。此外,由于需求量大,一些平台也出现用户等待过久,医生匹配不精准等问题,而这也预示着行业需要更进一步的升级。

互联网医疗1.0时代实现了医疗事物及流程的信息系统化,侧重于医疗机构内部;2.0时代其实就是通过线上共享医务资源模式,解决问诊的空间和时间问题。

而在互联网医疗3.0时代,我们需要AI技术解决服务效率及匹配问题,从而减轻医务人员繁重的工作压力,减少用户等待时间。

疫情突袭,在线医疗行业“被加速”。

一面,垂直类在线医疗平台仓促应对,技术短板暴露在众人面前;而另一面,BAT却带着各自的AI技术积累大杀四方。

以百度问医生为例,凭借百度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技术积累,能够精准识别网民服务需求、智能匹配在线医生。具体来说,先是根据用户提问问题快速引导补充其他纬度信息(如生病时间、并发症等)。然后通过AI分诊技术,将每一个用户的问题分配到一个精准科室。在对话过程中,医生和用户也都通过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实现高效对话。

此外,如百度问医生这类的在线医疗平台,在未来甚至能与公立医疗体系数据互通,提升疑难病症的解决效率和用户健康智能管理。尽可能快的满足用户医疗服务需求,缓解焦虑情绪。同时也能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安全高效地帮助网民完成在线诊疗服务。

不只是响应的高速率、智能化,透过此次抗疫期间百度所展现的技术优势,也让我们对未来疾病防控有了更多的期待。

此次百度问医生新冠肺炎免费咨询服务目前累计咨询量已超过600万次,可以说已经积累了大量与疫情相关的病症数据。日后,如果有类似传染疾病的爆发,相信百度在疫情时期留存的大数据,也能协助政府和公立医疗系统,实现更加高效的疫情的防控,为未来的疫情预判与医疗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可见,百度全球领先的AI技术优势符合未来“AI+医疗”的发展方向。

可以预料的是,在此次疫情过后,“AI+医疗”也将真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但与BAT相比,垂直类在线医疗机构无论是技术积累、数据积累还是科研团队,都明显落了下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种差距可能也会越来越大。

有了“启蒙运动”,仍需时间与金钱的堆砌

启蒙运动,重在市场教育,让公众了解在线问诊这一新的商业形态。而在疫情防控期间,用户也是纷纷主动投怀送抱,这也大大加速了在线问诊的市场教育进程,对于各家来说,也相当于降低了市场教育成本。

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行业未来不需要大量投入呢?答案显然不是。

一方面是“距离”问题,各大在线医疗平台缺乏BAT那样的超级入口,需要尽可能的去勤能补拙,不断刷脸拉近距离,让用户需要时能够想起自己,而这势必将增加不少营销成本。

另一方面,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各大平台拉新确实容易多了,获客成本低,但问诊免费,医生端却加大补贴力度,仍在大量投入。据了解,春雨医生对医生的补贴费用是百万级别的,微医的叶秋杰也称,在疫情期间他们对医生的补贴不设上限。

在疫情过后,虽不至于像现在这般不计成本的补贴,但垂直类平台由于自营模式的固有弊端,它们未来仍需要承担大量医生招募成本。

此外,有了这次疫情防控的经验,各大平台的技术投入也将水涨船高。事实上,过去,技术已经成为不少平台的支出大头。以平安好医生为例,2019年上半年的管理费用较2018年上半年增加44.7%。主要原因就是人力费用以及IT相关支出的增加。

在线医疗的未来需要“人工+智能”,两头都需要重视,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一些资金量不足的在线医疗平台或面临掉队威胁。

从流量到医生资源再到技术资源,很多垂直类平台目前无法为用户提供健康类的闭环服务。而百度因为自身的技术能力、流量能力,起跑线领先太多,因而在此次线上问诊浪潮中脱颖而出。百度的在线医疗业务采取平台+自营的模式,整合多方资源,形成从疾病预防、健康知识获取,再到线上咨询的生态闭环,打造出一站式的健康服务体系。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百度医疗的生态整合力已经得以凸显。

从医生资源来看,在同时接入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微医等七家在线咨询平台后,仅呼吸、急诊科就有超十万公立医院医生在百度问医生平台服务,同时还开通“在线战役”医生招募通道,快速吸引大量医生加入,能够满足井喷的用户健康相关的在线咨询需求;从整合能力来看,百度通过整合医师资源、技术和平台能力,不断向社会各机构、企事业单位,打包输出专业的医疗咨询服务;从具体服务能力来看,百度通过技术输出协助许多地区进行疫情防控工作。例如此前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线上医生咨询平台上线,百度就作为联合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并负责平台整体运营,“百度问医生”也同步接入平台,帮助有关部门做好返工潮下的防控工作。

医疗行业一直是民生关注的重点对象,人口老龄化、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社会问题存在也说明AI+医疗未来会大有作为,在线医疗行业未来有可能诞生伟大公司,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伟大都是熬出来的,在线医疗的发展注定会是场持久战。

疫情下的在线问诊:关于认可度的“平权革命”

过去,平安好医生、春雨医生、丁香园们专注于在线医疗,具备较高的认可度(品牌),毕竟专业且垂直的医疗服务机构;而BAT,认知度(流量)较高,但在电商、搜索、社交光环下在线医疗业务的认可度(品牌)相对较低。

其实,BAT医疗服务业务缺的是“试吃”机会,毕竟味道可以,连“厨师”都是一样的。

可以预料的是,此次疫情发生,使BAT线上医疗服务的认可度(品牌)得到了提升。但垂类在线医疗平台的认知度(流量)却很难出现大幅度改变。认知度(流量)低,不是一场活动就能改变的,现在流量不少,但疫情后留存能有多少?而认可度(品牌)建立起来之后,会长期留存在用户心中。

可见,这次行业爆发更像是以此针对线上医疗服务认可度(品牌)的“平权革命”。就像过去的电商平台,当“一站式”电商把自己垂直领域的认可度提上来,就会对垂直电商进行“挤出”,如今的在线医疗行业给人一种历史再次重演的感觉。

当然了,今天的超级APP与垂直类互联网医疗平台不是对手,它们更像是伙伴关系。而且有了“启蒙运动”的催化,未来垂直类平台在流量和技术两方面对科技巨头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强。

过去互联网激荡二十年,出现很多快速崛起的企业,社会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移动互联网进入深水区的今天,那些仍需要互联网去改造的领域我们却无法通过速成来实现,在线医疗就是如此。

一家在线医疗企业要想成就伟大需要时间的打磨,整个互联网医疗事业要想建立完善也需要大量时间、金钱的投入,需要更多个体参与进来。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垂直类互联网医疗平台。每个个体的进化与成长,都将成为整个社会医疗服务进化的必要条件。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ID:VIPIT),转载商务合作加微信:13124791216,转载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医疗 在线 平台
分享到: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