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支付遍地开花,从美团“月付”事件看消费金融下半场互联网+
信用支付“大时代”来临,美团无处安放的金融野心该如何施展?
文/螳螂财经(ID:TanglangFin)
作者/青月
日前深圳网友“做减法的葱姑娘”在社交媒体上指出,今年7月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美团外卖和美团买菜分别开通了金融服务“美团月付”,贷款100多元。
其间,她表示自己没有申请,没有实名认证,也没有绑定银行卡,但依然顺利开通此项类似贷款的服务,后续不少网友表示,也曾有过类似经历。
纵观国内市场,据数据显示,国内互联网企业前20强中,一半以上已经拥有了支付牌照,剩下的大多也正在申请或打算收购,支付逐渐成为平台型互联网巨头的刚需。随着入局的玩家越来越多,行业内的一些忧患也开始浮现。
这次“月付事件”一出,美团被推上风口浪尖,不少网民认为美团此举无疑是强买强卖,那么是什么促使了美团在金融板块上的动作开始略显“激进”?在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入局的当下,美团在金融支付领域的想象空间还有多大?
支付板块互联网巨头“蜂拥而至”,“吃相难看”或许只是一时失控
聚焦美团这次事件的始末,其被痛批“吃相难看”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第一,月付在开通时没有实名认证,也无需绑定银行卡,部分用户开通并非主动选择,使得用户体验较差。第二,订单确认界面或支付界面会随机跳出月付界面,多数用户误以为点击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导致开通这一服务,存在诱导倾向。第三,“美团月付”是一种授信付款服务,逾期可能会影响个人征信。
不过在通过深入分析调查后可以发现,事实存在一定的出入。
如下图所示,在与客服的对话中可以确定,虽然开通美团月付时个人的综合信用情况会被调查,但是月付不论是使用还是逾期都不会影响个人征信情况,不过逾期后还是会有0.05%的罚息。
另外,在1月12号,也就是事情发酵的后一天,不管是美团外卖还是美团优选,月付还是被放置在支付方式的最前端,而支付宝被折叠。并且部分情况下有时会显示使用月付支付会有额外优惠的情况,但是在点击开通月付并支付选项时都会有明确的指示要求用户先阅读并同意《美团月付授信付款合同》。
但在1月13日,美团月付便被从美团支付的几个选项中移除,通过联系客服后得知,从今天开始在外卖和买菜等业务板块,月付仅会出现在已经开通的用户选项中,没有开通此项服务的用户暂时不会再有月付的付款选择了,这或许也是针对这次事件美团提供的解决措施。
当然,被批吃相难看、通过各种优惠手段来获客的互联网巨头不仅只有美团一家,譬如今日头条的“放心借”、微信的微粒贷、腾讯视频的小鹅花钱、WPS的金山金融等,或多或少也存在这类的问题。
追根究底,巨头们像孔雀一样向新客们推销金融支付业务,其实从侧面反映出来了这一板块对公司版图构建的重要性。今年以来,拼多多、字节跳动、携程、快手几家各自领域内的大小巨头,都通过曲线方式拿下了支付牌照,B站、顺丰也在蠢蠢欲动。
背后真正驱使互联网巨头们对金融支付趋之若鹜的内因,一方面源自于平台自己的降本需求。
(图源:CNNIC)
据中国清算支付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7.68亿,同比增长28%,占网民整体的85%,腾讯、阿里巴巴仍把持着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截至19年第四季度,支付宝在移动支付市场份额为55.1%;排在第二位的财付通目前为38.9%。
面对这两者相加超九成的市占,大多数平台在推出自己的支付场景时也会加上支付宝、微信,在此过程中,平台方需要向微信、支付宝支付一笔“通道费”。
另一方面,在信息时代,用户数据是各平台最重要的潜在资产之一,基于此,互联网巨头可以筹划更多增值服务,也有利于开展更多新业务。一旦其支付数据共享给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或多或少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微信与支付宝支付的渗透力不可小觑,但随着越来越多玩家的涌入,支付赛道的平静被打破已经是必然的趋势了,在随时有可能“重开”支付战争中,美团的话语权如何?
多项业务遭“围堵”,欲靠支付突围美团道阻且长
2020年,美团年内累涨189.11%,在一众对手之中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但细分来看,美团的多项业务也在面临着愈发严峻的竞争。
(图源:雪球)
在外卖板块,由于饿了么自8月起便将"百亿补贴"作为常态化补贴行动;10月14日,"百亿补贴"从最初的24城扩至124城。近日,饿了么又宣布已入驻近1000所高校食堂。导致美团10月份月活数据被反超。
(图源:QuestMobile TRUTH)
从酒旅市场的横向对比来看,在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在线住宿预订行业研究报告》报告中,携程系交易额口径占63.8%,间夜量口径占47.5%,均超过CR5总量的一半,超越美团。
而在备受美团重视、投入颇多的新业务板块,共享充电宝已经有“三电一兽”;共享单车中,有着先发优势的哈啰、出行背景的青桔、以及小遛、喵走等受到当地扶持的本地品牌也令美团苦不堪言;社区团购更是充斥着拼多多、滴滴、字节、阿里等头部玩家。
因此美团在金融支付板块动作频频,其实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作是它的反击。一方面,从入局时间来看,美团虽然逊于腾讯、阿里,但是相对于b站、滴滴等玩家来看,布局时间确实相对更早一些,随着监管趋严,美团在提高警惕的同时,可以看作是一个可以猥琐发育的好时机。
另一方面,美团的支付虽然限于平台的消费场景,较阿里、腾讯可以接通更多的支付渠道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美团的消费场景对比其他玩家确实相对丰富,有助于其更快的摸清用户习惯性支付行为。
除此之外,美团支付和网络小贷这一点两面覆盖了C端和B端的网,如果发展顺利,就会由对消费者、商家的服务扩展至对二者的供应链,形成从服务到供应的闭环,从而对美团其他业务也能有一定的赋能。
所以虽然美团的“金融支付基因”距离阿里和腾讯还有差距,但是其自身确实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想要在这一领域拉近与阿里、腾讯的距离,获客确实是重要的一环,但这条路道阻且长,操之过急反而适得其反。
社会信誉体系日趋完善,无序到有序间美团支付如何“求变”?
说到底,不管是美团的“月付”、支付宝的“花呗”、“借呗”还是微信的“微粒贷”,都是信用支付的一环。
近年来,我国已经先后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已经不可阻挡,信用支付自然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内的信用支付领域,蚂蚁集团旗下的支付宝无疑最具代表性。阿里早于“月付”5年成立“花呗”,曾用15亿红包来吸引用户,进行了大量的补贴。而且在培育用户消费习惯方面,支付宝也以自己12亿的用户向花呗导流。在支付宝的大力支持下,花呗目前的用户规模达到3亿,不过其消费场景更多的围绕线上开展。
而在海外支付市场,受益于现金支付的减少以及数字和信用卡支付的增加,消费者支付基础设施市场实际上是Visa和万事达的双头垄断,不过美国运通和Discover加起来也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这些公司在过去10年里获得了巨大的收入增长。随着人们不再使用现金,他们开始使用信用卡、借记卡以及各种支付平台。Visa和万事达等平台构建起来的信用支付网络几乎无处不在,但区别于支付宝,Visa和万事达的线下支付场景更加丰富。
因此摆在美团面前的现在有两条路,但美团目前在支付上的布局更像是在致敬支付宝。“月付”对“花呗”;“生意贷”、“美团借钱”对标“余利宝”和“借呗”;甚至还有与芝麻信用极为相似的美团信任分。但支付宝确实是国内信用支付体系中的佼佼者,跟随其已经走通的道路美团需要承担的风险更小。
但国外的支付体系同样有值得参考借鉴的地方,其一,美团的酒旅和团购等业务还是需要切入线下的场景,与万事达、Visa有相似的地方。其二,美团已经联手多家小银行发行美团联名信用卡。并且据经济观察报报道,美团已确定的流量分配策略是,会通过“月付”向联名信用卡导流,全平台的金融流量运营重点依然是联名信用卡。
总而言之,未来信用在国内支付市场的重要性势必越来越重要,美团最终会选择哪一条路,现在也无法断定。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我国信用支付体系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中,将愈发仰仗消费者的信任,想要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美团还是需要循序渐进。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欢迎来到财经爱好者聚集地,同好共同交流请添加微信:tanglangcaijing01
此内容为【螳螂财经】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螳螂财经(微信ID:TanglangFin):
•泛财经新媒体。
•微信十万+曝文《“维密秀”被谁杀死了?》等的创作者;
•重点关注:新商业(含直播、短视频等大文娱)、新营销、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