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婴儿”更多细节浮现:经费来源南科大 试验费28万互联网+

盒饭财经 2018-11-28 10:16
分享到:
导读

这记“重磅炸弹”迅速蔓延至全球,人们还未来得及为这项“划时代成果”欢呼,就已得到多方否认与谴责

作者/盒饭君/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11月26日,人民网刊发了一篇《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的报道。该文一出,旋即引发业内大规模讨论。


报道称,来自中国深圳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这记“重磅炸弹”迅速蔓延至全球,人们还未来得及为这项“划时代成果”欢呼,就已得到多方否认与谴责:



实验争议背后细节浮现


单就“基因编辑婴儿”诞生一事仍存在诸多疑点:婴儿是真的诞生,出生点在哪家医院,是否获得完善的手续批准,接受实验的人员是否知道真相,发生不可逆的后果如何赔偿等等,至今也没人能确定这对婴儿是否真的已诞生。


据了解,贺建奎为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实验室用物理,统计和信息学的交叉技术来研究复杂的生物系统。这项实验始于2017年3月,截止到2019年3月。



据贺建奎介绍,基因编辑手术比起常规试管婴儿多一个步骤,即在受精卵时期,把Cas9 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用5微米、约头发二十分之一细的针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卵里。他的团队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精确定位并修改基因,也被称为“基因手术刀”。


这次基因手术修改的是CCR5 基因,而CCR5 基因是HIV 病毒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此前资料显示,在北欧人群里面有约10% 的人天然存在CCR5 基因缺失。拥有这种突变的人,能够关闭致病力最强的HIV 病毒感染大门,使病毒无法入侵人体细胞,即能天然免疫HIV 病毒。


贺建奎称,在50枚人类胚胎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未发现脱靶现象;而所有人类正常胚胎里面,有超过44%的胚胎编辑有效。他表示,结果仍然需要时间观察与检验,因此准备了长达18年的随访计划。


贺建奎研究室官网显示了“基因编辑婴儿”项目组发放给志愿者的知情同意书及补充说明。知情同意书显示该项目的负责人为贺建奎,在临床试验中产生的成本费用由项目组承担,全部所需成本来自于“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研究室”的项目基金,每队志愿者夫妇28万元人民币,目标是“产出具有免疫HIV-1病毒能力的婴儿”。


这些成本主要包括志愿者的往返交通费(仅限高铁二等座或者飞机经济舱)、每人每天350元住宿费、误工费每人200元,体外受精、胚胎实验室培养费用,分娩前一个月在指定医疗机构待产和产后28天内所需的医疗以及护理费用等。志愿者孕妇待产指定医院暂定为“Shenzhen Luohu Medical Institution”,即在深圳市罗湖区的一家医疗机构。


成本还包括给新生儿购买的健康保险,保险公司为“中国平安”,如测试中的“基因编辑”引起了异常,所有诊疗费用将由保险公司和项目组承担,并且无赔付上限。如果在婴儿出生前后的九个月里有任何情况发生,志愿者应第一时间咨询医生,即使出现的问题与研究无关,项目组也将支付最高不超过5万元的赔偿。


此外,知情同意书中还有更详细的风险告知,以及对“基因编辑婴儿”长达18年的健康随访计划。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此次参与实验的夫妻有七对,男性均为HIV感染者。但这些受试者不一定完全理解基因编辑的意图和风险。


即便基因编辑可以使人类拥有更强壮的身躯,但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发明团队却呼吁暂停:所有人类都有责任考虑这项科技的后果。


人类担忧:不止“副作用”的裹挟


简单来说,基因编辑就是通过对人体内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它可以改变人或其他动物体内基因,以治疗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等,且治疗范围还在扩大,而CRISPR/Cas9技术则是目前为止基因编辑最先进的技术。


这项技术固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但它被诸多不确定性裹挟,目前并不成熟,业界对其使用的伦理道德也存在较大争议。



比尔·盖茨在2016年为《基因传》写过的书评提到:



贺建奎在去年2月的一篇博客中提到了基因编辑的五个安全问题:动物模型和细胞系、脱靶、嵌合体、胚胎发育、多代效应。


贺建奎的博客截图


他在最后还给出了结论:“CRISPR-Cas9是一种新技术,我们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和了解。不论是从科学还是社会伦理的角度考虑,没有解决这些重要的安全问题之前,任何执行生殖细胞系编辑或制造基因编辑的人类的行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即便贺建奎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但仍在充满争议的情况下进行了实验。关于该项目更详细的数据,贺建奎称将于今日(周三)公布,究竟是否会准时公开,能否解答公众疑惑,摆脱自己“极其不负责任的”标签呢?


本文参考人民网、新京报、界面、北京青年报、《基因传》

基因 编辑 贺建奎 婴儿 研究
分享到: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