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25年!看IBM收购红帽后如何打造混合云互联网+
![TMT观察网](http://www.looktmt.com/static/comm/images/icon.gif)
对于未来来讲,红帽希望看到客户能够更好的适应这样转型的数字文化,有更多在技术上的创新。
初冬的北京,已经有了一丝寒意。2018年11月6日,在四季酒店,以“开源创见,上下求索(Ideas Worth Exploring)”的2018红帽论坛北京站成功举行。尤其在红帽25周年之际,来自行业内的大佬微软、英特尔、AWS、华为、NetApp等生态系统技术合作伙伴,更有来自金融、电信、制造、政府等多个行业的IT大咖们,与现场观众共享开源之道,展望行业前景、沟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探讨开源技术的发展历程。
开源已经出现许多年头了,提到开源,那么有一个公司必然不能绕过,它就是红帽。在10月29日IBM公司以340亿美金宣布收购红帽后,行业内立刻炸锅了。而协议是IBM将以每股190美元现金收购红帽所有公开发行的普通股,总价值约为340亿美元。毫无疑问,这个收购创造了新纪录,也证明了开源公司所蕴含的真正价值。
那么问题来了,红帽公司有怎样强大的背景?红帽公司在全球以及各方面发展情况怎么样?未来的开源发展,红帽还面临哪些挑战和困难?在缩短用户应用的创新方面,会不会做一些调整或者变化?对中国即将设立的红帽开放创新实验室有哪些期待?
开源翘楚如何引领风向
1994年,红帽Linux诞生——Red Hat Linux。1999年,红帽公司成功上市,登陆纳斯达克;2002年,红帽发布第一个红帽企业Linux……收购JBoss、发布红帽虚拟化、收购Gluster、发布OpenShift,红帽的业务和产品越来越大,成为全球开源界的“翘楚”。
红帽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曹衡康(Victor Tsao)
“红帽在过去的十六年里,每个季度都在增长,这是非常难的,因为增长不算难事,但是每个季度都增长,而且快速增长是非常了不起的。”红帽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曹衡康说。
红帽中国现在有了3C和3P,所谓3C就是:云(Cloud),红帽的混合云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知名的技术;另外是客户(Customer),要深耕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知道客户的痛点,才能通过好的技术给客户带来价值;最后一个C是开源社区(Community),致力于建立中国的社区并希望更多的IT人才带着代码到开源社区。以及3P,所谓3P,首先是产品(Products),红帽的产品非常广泛;其次是合作伙伴(Partner),红帽有不同的合作伙伴,不仅有传统的渠道合作伙伴,还有OEM合作伙伴,并且要跟他们建立起良好的生态圈。最后一个P是人才(People),红帽致力于培养人才,不仅包括红帽内部的人才,还包括社区人才。
曹衡康说:“我们红帽中国的战略还可以体现在红帽的‘一二三’上,一是说红帽是全世界第一大的开源软件公司,二是指‘二不做’,红帽不做硬件和应用,三是指我要给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最好的客户体验以及最好的客户价值。”
力争做混合云龙头,在技术上实现超越
红帽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市场官Tim Yeaton说:“红帽的这种混合云的战略就是搭建起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架构,让客户在任何一个公有云的平台上或者他们自己的数据中心,私有云中可以良好的进行运作,然后也给客户一系列的工具,让他们可以进行云原生技术和自动化的实现。”
IBM收购之后红帽仍然作为一个独立单元在IBM之下运作,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单元有两个原因:第一,红帽有非常独特的企业文化,必须要保持独立的单元,继续跟开发者和社区进行对话;第二,可以继续跟公有云提供商进行合作,在世界各地红帽有几百家公有云合作伙伴,这些都是在红帽云计算及服务供应商认证计划(CCSP,Certified Cloud and Service Provider)项目下,这样可以保持独立的运作,一起打造混合多云的环境。两家公司的结合可以一起携手努力打造更好的开源创新和混合多云环境。
合作共赢,红帽引领行业创新
红帽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市场官Tim Yeaton说:“起初Linux这款产品,从技术层面考虑这并不是红帽当时的重点,而更多考虑的是合作,因为当时比起其他运行系统来讲,Linux在当时并不是一个最灵活的系统。但是红帽当时考量的是如何与还没有使用这样系统的公司和人们进行合作,这就是所谓的创新,这样的创新,才可以更快适应这个行业的发展。”
对于未来来讲,红帽希望看到客户能够更好的适应这样转型的数字文化,有更多在技术上的创新。
结语:
此外,关于创新案例,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澳大利亚Heritage Bank参与了红帽开放创新实验室;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National Stock Exchange of India)和红帽展开了深度合作;日本Fukuoka FG金融集团也选择了红帽,现在已经从开放创新实验室的经验中有所受益,可以加速数字化转型。在中国的开放创新实验室落地之后,这样的成功也随之而来。帮助客户实现转型!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