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的大传播和小问题快讯
钉钉的广告墙铺满了北上广深的机场和地铁。这里所说的“铺满”,是真正的铺满整个墙。
梁山好汉108个,唐僧师徒历经九九81难,而钉钉凑了102个科创企业CEO。
钉钉的广告墙铺满了北上广深的机场和地铁。这里所说的“铺满”,是真正的铺满整个墙。
不得不说,钉钉这次的营销是个“大”动作:大场面、大阵仗、大title。但这样的大传播却存在不少的小问题。
首先拿请102个CEO这个事来说,我似乎看到了一位微商的营销手段:依托自身的社交关系网,呈现多样化营销手段售卖繁杂产品,再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自己的社交网络。
102个CEO,为什么是102个?钉钉有筛选标准吗?难道是钉钉在自己的“朋友圈”(客户群)里快速选中了所有科创企业,最后有102个CEO同意加入?
这样做其实并不考虑真实受众的心理。就像尽管列表里的微商是朋友,但也并不喜欢看到朋友圈里全是微商的广告。
再看这张102个CEO的巨幅海报,光是看到几张图片已经让我感受到满墙的压迫感了。不知道途径机场或者地铁的人们会作何感受?
当然,机场和地铁是打工人的必经之地。特别是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从事科创行业的人更多。这个曝光率很高。
但这更多是无效曝光。钉钉是一个to B的企业,想要成功实现盈利就要让更多企业使用这个产品,从而获得企业使用的服务费。所以,钉钉可能更想吸引其他企业高管的眼球,而非普通打工人。
但是又有几个人清楚这些CEO的名字和相貌呢?科技行业的大佬们也不见得都彼此熟悉彼此的容貌。况且,这些CEO的传播效果也不等于他们的企业品牌本身,反而可能削弱了品牌的传播力度。
102 个CEO既不是雷军又淡化了CEO的含金量。更何况现在遍地都是老板,遍地都是CEO。一个网约车司机、一个外卖骑手也能是自己的“CEO”。
当一百多号CEO放在同一面墙里时,大家的注意力大概都会先被他们的身材、样貌、穿搭、气质吸引过去。人身上的标签反而成为次要的了(当然除非是雷军这样自带标签的CEO)。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品牌营销和代言,找明星是一个不出错的路子。明星的脸就是一个标签。明星通过作品、口碑、粉丝以及大众各个方面的反馈形成自己独有的标签。比如一说到章子怡就会讲“国际章”。选择明星代言也是品牌根据自己的定位来选择一种“标签”附加到自己身上。
而钉钉海报里这102个CEO是没有标签的。靠大场面吸引了一时的注意力,最终还是会因为没有特色被人们忘记。毕竟在这个时代,注意力最不值钱。
真正应该引起注意的是CEO的左下角标的注企业和企业简介。但那几个小字和一个人的大海报相比,有点微不足“看”。
除了CEO旁的小字简介,在“精读”这幅海报墙后,我发现还有一些小字是较为重要的。这102个CEO来自于八个行业领域,分别是:生物科技/医疗医药、低空经济/航天航空、高新技术、机器人、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质生产力、数字化/物联网和互联网及SaaS。
但如图所示,不仅是CEO的企业标识小,来自于哪个行业领域的标识也很小。这八个行业领域可以说几乎涵盖了目前与AI相关的所有科创企业。如果钉钉还想招纳更多科创企业,不应该把这些行业突出一些吗?这样潜在含义就表达得很清楚了:领域内的企业都在用钉钉,你们也应该用起来。
钉钉不像是在团建,更像是开年会,把人凑得越多越好,人越多越热闹。
图:《黑社会2以和为贵》
不过人海战术也是有优势的,这种“震慑力”很强。但对一些较为“脆弱”的人来说,可能就是前面说到的压迫感了。这102个CEO 更多给人一种感觉——老板喜欢。
反观一下飞书和蜜雪冰城的合作就是一场logo*logo的营销。
从一线城市到十八线县城,蜜雪冰城的logo随处可见,就算很多CEO买饮品时的首选是星巴克,但他们也不太可能认不出蜜雪冰城的logo。凭借着上万家门店的体量,蜜雪冰城可以说是一家国民性的品牌了。
还有一点是,在蜜雪冰城的品牌叙事里,接地气、轻松欢快就是蜜雪冰城一直想要传达的形象。人们看到蜜雪冰城的logo就自然觉得亲近。
在人们的认知里,飞书是一个办公协同软件,似乎只对坐办公室的那些人开放使用。但当蜜雪冰城的十来万员工都在用飞书时,飞书的形象也“落地”了。同时蜜雪冰城也需要运营和管理上万家门店和十来万员工协同合作,这样才能维持性价比之王的称号。
这也是为两个企业打上标签。
钉钉其实也一直想要打上AI的标签。从2023年开始,钉钉就称要用AI重塑产品。到24年6月份,钉钉接入了通义千问、MiniMax、月之暗面、智谱AI、猎户星空、零一万物、百川智能7家大模型厂商。此外前段时间,钉钉还上新了6个高频场景 AI 助理,比如工单助理、Excel AI 助理、法务 AI 助理、行政 AI 助理等。
这些举动都能看出钉钉迫切地想要在AI时代“占位”。但钉钉却没有将一个极具AI标签的企业或者品牌贴在自己品牌上。
一次好的营销就像是给一个人打烙印。钉钉这102位科创行业CEO打上去,人太多了反而糊眼睛。
况且近两年,人们都更喜欢“抽象”“幽默”的轻量化的内容。从年轻人的发疯文学、抽象演绎里取经的品牌也不少,比如麦当劳、宜家、三九胃泰等等。这些都是一种更偏向于把握住某种社会情绪的做法。
期待一个大传播场面会带来更大的传播影响力,这样的心态都能理解,但越是强调大和全,越容易忽视细节。
所以尽管飞书和蜜雪冰城的合作没有大出圈,但也没有大问题,这样反而让人觉得舒适。在因对立、矛盾、油腻、压迫等等各种原因翻车的营销事件不断出现的情况下,舒适都显得珍贵起来。
毕竟在大时代里,一颗螺丝钉也希望有自己的修养。这个时候再强调宏大叙事也是真的过气了。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