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下降10%,利润暴跌98%,乳业巨头蒙牛正在被消费者抛弃观点
近期,蒙牛官方终于公布了自己2024年的财报。
近期,蒙牛官方终于公布了自己2024年的财报。
财报显示2024年蒙牛的营收886亿,同比下降了10.1%。
利润则仅仅只有1.05亿,相比于上年,同比减少了47亿,暴跌98%!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蒙优的财报,那么“差”这个字绝对当之无愧。
蒙牛业绩差到了极点
蒙牛一直都是中国的传统乳业巨头,和伊利并称为中国乳业双雄。
仅仅是从业绩上来看,关键从事乳业的公司,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追得上蒙牛和伊利。
可是没有想到这么大的乳业巨头,居然能在2024年造出了一个全年仅仅只有1亿元利润的业绩财报。
而出炉了这份极差的财报,要追溯原因就要回到8年前的2016。
这一年也是蒙牛生死攸关的一年,全年的营收相比于曾经的旗鼓相当对手的伊利只有一半了。
业绩上更是出现了优势以来的第一次亏损,亏损额达到了7.5个亿。
无奈之下,蒙牛公司聘请了在法国达能集团工作的卢敏。
此时的卢敏在多家跨国集团都工作过,并且成绩也都不错,所以一来就空降到了蒙牛总裁的位置上了。
为了尽快掌握蒙牛,将12个高管开除了11个,并且让30%的总部人员都离开,与此同时还加大奖励业绩突出的管理层,一改过去蒙牛集团大公司的官僚气息。
卢敏这个人紧紧的把握着开源节流这两条发展道路。
再用一手大棒一手糖果的裁员加激励的手,恢复了蒙牛集团的狼性文化,实现运营成本节流下降后。
卢敏不甘心只做一个裱糊匠,还要将蒙牛做的规模更大。
而想要将规模做的大,就需要打通乳业上下游的产业,从牧草养牛到与之相关的乳制品蒙牛都要做。
为了实现该目的,卢敏于是开始在全球各地展开了自己的收购之路,一年开启一场大收购。
2017年17亿港币拿下了现代牧业,2018年收购了中国圣牧,2019年71亿拿下贝拉米,2020年入股奶制品的下游行业奶酪棒生产商妙可蓝多。
凭借着接连不断的收购,在卢敏的领导下,蒙牛公司的营收一路大涨。
2016年蒙牛的营收是538亿人民币,2023年就达到了986亿人民币了,在短短的七八年里营收几乎翻倍。
可是谁都知道急剧增长的营收是由收购带来的。
高价格去收购增长空间极小的乳业上下游产业,虽然让自己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这只是虚胖。
卢敏在2024年下台后,蒙牛也终于不再掩饰这种一路收购来的虚胖了。
2024年全年的利润44.35亿,在扣除商誉和资产减之后,利润就只剩了1.05亿。
业绩差到极点,形容蒙牛这种本应该稳健的传统乳业巨头绝对不为过。
消费者正在抛弃蒙牛
实际上,相比于公司利润的暴跌,公司出现的10%的营收下降对于蒙牛来说更是一剂重锤中的重锤。
蒙牛从他出名以后一直都备受质疑,几乎每个喝过蒙牛生产牛奶的人都会认为蒙牛生产的盒装奶实在是太稀了。
对于市场的质疑,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某蒙牛逐渐推出了纯甄、特仑苏等质量稍好的产品。
可是不管是价格上还是质量上,蒙牛综合来说总是难以排在前列。
即使每年不断的热销,也大多都是凭借着重金营销打造品牌带来的影响力。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极为迅速,对于蒙牛这种过去口碑相对不是太好企业的更是雪上加霜。
虽然蒙牛现如今已经在尽量的往品质化方向发展,但是在短时间之内还是难以扭转消费者心中的印象。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