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是九号公司的初心还是野心快讯
电动两轮车市场,强者恒强,雅迪、爱玛龙头地位不倒。去年前者营收近350亿元,后者营收超200亿元。
2020年10月29日,九号公司在科创板上市那天,由一台机器人登台鸣锣。
作者 | 赵田禾
编辑 | 管东生
电动两轮车市场,强者恒强,雅迪、爱玛龙头地位不倒。去年前者营收近350亿元,后者营收超200亿元。
“新势力”中的九号公司-WD(689009.SH),2023年实现营收102.2亿元,同比增长0.97%;归母净利润6.0亿元,同比增长32.5%;扣非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8.5%。
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4.2%,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675.3%,不过大跳的背后,或与去年同期净利润仅1750万元有关。
相较于“一条腿走路”的传统龙头,九号公司似乎是“斜杠青年”,它的前半生履历虽不长但丰富。新老业务交织,从平衡车起家,延伸至两轮车,如今全地形车、服务机器人浮出水面。
回顾历年成绩单,“半路出家”的九号,也迎来了业绩增速放缓的阶段,与此同时,“去小米化”的趋势愈发明朗,九号会如何续航?机器人会成为其探索第二增长曲线的落脚点吗?
图源网络
与小米渐行渐远?
2012年,九号公司成立,主营电动平衡车业务。2014年,平衡车出行的热潮覆盖国内外,九号等E-bike企业既是助推者,也是受益者,借着风口崭露头角。
这一年,仅“两岁”的九号公司获得小米、红杉、顺为等资本合计8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九号也正式加入小米生态链。
2015年,九号公司联合小米、红杉、顺为等,上演了一出“蛇吞象”的戏码——全资收购全球平衡车鼻祖Segway。这家科技公司创立于1999年,手握顶尖技术,乔布斯曾于2008年挖走其首席技术官,任命其为苹果工业设计部副总裁。
图源/九号公司微博
去年还是对标对象,今年就将其收入囊中,九号公司的前景似乎一片大好。
此外,九号公司得以确定创新短交通领域的优势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搭上了小米渠道优势的这趟便车。
2015年,九号推出吸收Segway后的第一款平衡车产品。为了遵循小米高性价比的理念,九号公司将其定价在1999元,在两个月内实现10万台的销量。左手技术,右手渠道,九号公司的产品市占率得以快速提升。
据报道,2015年九号联合创始人王野曾表示,公司只用了不到1%的的营销费用,就达成了很多企业难以企及的10亿级的销量高度。
一年后,洞察到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九号推出首款智能电动滑板车“米家电动滑板车”。2018年,九号实现“双丰收”——滑板车市占率超七成;平衡车以百万级销量成为全球销冠。
从招股书中的合作模式来看,小米买断九号公司生产的相关定制产品,再通过小米集团的销售渠道实现对最终用户的销售。两家的合作以成本价采购/利润分成模式为主,以供货价直接采购的模式为辅。2020年前三季度,九号公司转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0.85亿元。
业绩捷报频传,眼前的上市之路逐渐显现。筹备途中,九号仍保持与小米的亲近关系,不过二者之间用利益拧成的绳子似乎逐渐松绑。
敲钟上市前,报告期内(2016年至2018年),九号公司与小米集团的关联销售交易金额分别为6.4亿元,10.2亿元,24.3亿元,分别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55.7%,73.7%以及57.3%。同时提到,公司对小米集团存在较大的单一客户依赖风险。
眼下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无法化解未来的风险。关系恶化、合作终止的不利影响都将被直接放大投射在公司的业绩与生产经营中。
九号公司意识到,一个平台能够提供的增长空间终究是有限的,难以长久地支撑其进一步增长。这或许也驱使着九号逐渐将鸡蛋从小米的篮子中拿出,寻求更多的篮子的同时,增加鸡蛋产量。
那么效果如何?2021年年中,其与小米集团发生的关联销售金额为18.06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为 38.27%。2023年,小米定制产品分销收入4.36亿元,同比下降65.03%。从销售模式的划分来看,这一业务毛利率为17.14%,不如ToB产品直营的37.34%和自主品牌营销的25.38%,比之2017年毛利率的22.46%,给予的利润空间不断收缩。虽然利薄,但不至于迫使九号立刻采取“割席”动作,毕竟小米集团既是股东,也是客户,在开辟新的能够充分支撑业绩增长的赛道之前,九号公司应当会谨慎对待与小米之间的关系。
这边业务关系淡化,那边减持动作不断,逐渐兑现投资收益。
A股上市前,小米系的两家创投机构PeopleBetter和Shunwei各自持有九号公司10.91%的股权,对应于5.08%的表决权。上市后,两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下降至9.81%,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PeopleBetter和Shunwei分别持股6.04%和4.01%。
机器人是初心还是野心?
2021年以来,九号公司的年营收增速放缓,从52.3%到10.7%,最终降为0.97%;年度归母净利润的增速更为曲折,从458.8%,下滑到9.91%,再升为32.5%。
2023年,电动平衡车和滑板车营收同比减少37%,两轮车销售量为147万辆,营收同比增长74.1%;ToB产品直营与定制产品分销营收均大幅下滑。各项业务此消彼长,透露出九号转型的动向与趋势。
相较于行业内用“一条腿”走路的企业,作为“斜杠青年”的九号公司同时经历着更高频的产品洗牌。引爆市场的平衡车、滑板车不再分别予以数据披露,一并为电动两轮车让位。智能短交通工具业务去年贡献了97%左右的营收,成为九号公司亮眼且为人所熟知的标签,剩余的3%则属于智能服务机器人,差距有些悬殊。为什么营收仅占3%,却不影响这项业务同为公司的主营业务?
九号机器人/图源网络
2012年,高禄峰与王野共同创办鼎力联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九号机器人的前身,围绕机器人进行创业。九号公司曾在招股书中使用了“九号机器人有限公司”这一名称,专注于智能短交通和服务类机器人领域。先成为“愿景”,再规划“落地”。2017年智能服务机器人这项业务的数据才出现在营收报表中,仅占总营收的0.1%,次年为0.31%,金额同比大增825%,生产数量占比从0.04%提升至0.13%。
2020年10月29日,九号公司在科创板上市那天,由一台机器人登台鸣锣。
目前,九号公司的服务机器人业务主要涉及“配送机器人”与“割草机器人”。2023年,机器人业务实现营收2.52亿元,同比增长125.3%,毛利率高达53%,远超电动平衡车和滑板车(29.45%),以及电动两轮车(19.27%)。去年,割草机器人销量3.68万台,收入2.24亿元。九号公司2024年的经营计划之一是持续提升公司毛利率,就目前数据来看,机器人业务对此能够做出的贡献或较为显著。
同时,从在研项目情况也可窥见进军“机器人”业务的决心。财报显示,九号的智能配送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开发项目的本期投入金额、预计总投资规模均仅次于智能电动两轮车项目,目标成为户外即时配送机器人领域最先大批量落地的产品之一。
去年以来,九号公司与英伟达联合开发机器人移动平台,前者提供移动底盘等技术支持。
九号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高禄峰在回顾九号十年发展时表示,“我们在公司经营、产品研发上主要在意三件事情:一是希望对原有的行业做一些改变;二是希望把机器人的概念放到产品里;三是让价格回归价值,做到明码标价。”
今年是新国标的最后一年,红利见顶,全国4.2亿辆的电动两轮车存量市场正迎来回落,更为狭窄的生存空间展现在眼前,在这个停下就会失败的竞争环境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九号公司从蓝海杀向红海,无论是出于野心还是初心,都没有掩饰自己必定要吃到“机器人”这块蛋糕的决心。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