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出行沦为网约车聚合平台“供应商”?重资产运营导致资金状况捉襟见肘快讯
创立于2015年的曹操出行,经过9年长跑,已于今年4月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募资数十亿港元以进一步扩大业务。
创立于2015年的曹操出行,经过9年长跑,已于今年4月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募资数十亿港元以进一步扩大业务。
据悉,与滴滴出行、嘀嗒出行等平台模式所不同的是,曹操出行以“专车服务”闻名。公开信息显示,背靠吉利集团的曹操出行,公司最大股东为浙江济底科技,都主要由李书福及其儿子李星星全资控股。截至2023年底,曹操出行已经在全国51个城市上线,拥有活跃司机70万人,累计提供新能源汽车出行服务14亿次。
曹操出行看似拥有美好的服务数据,但是却经不起推敲。
比如,曹操出行声称拥有活跃司机70万人,但是其庞大的司机队伍却带来了高额的成本压力,以致曹操出行资金状况捉襟见肘。据招股书显示,2021至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期”),曹操出行三年共亏损近70亿元。烧钱巨亏不止的情况下怎么办?唯有大举借债周转。截至2023年底,曹操出行的短期借贷及长期借贷两项债务总额分别达到51.77亿元、23.53亿元,占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比例分别为72.6%、54.5%。
再就是,曹操出行声称累计提供新能源汽车出行服务14亿次,但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这些数量可观的出行服务订单中,大部分却来自第三方网约车聚合平台的导流。
据曹操出行招股书数据显示,网约车聚合平台贡献的订单占比正在大幅提升。2021-2023年,曹操出行自聚合平台收到订单的GTV分别为39亿元、44亿元和89亿元,分别占到同期总GTV的43.8%、49.9%和73.2%。通过数据变化不难看出,曹操出行的订单来源,聚合平台的分量越来越重。对此,曹操出行却认为是一个积极的现象,并计划进一步深入与聚合平台的合作,从而获得订单量的增长。不过,过于依赖聚合平台的弊端也随着其订单量的增长而不断显现。
据《于见专栏》分析,一方面,原本就盈利能力不足的曹操出行,一旦依赖聚合平台,也将处处受到聚合平台运营规则的限制。正如其在招股书中作出如此风险提示,由于曹操出行仅从少数聚合平台中进行选择,势必会导致其议价能力有限,而不得不接受聚合平台的一些不利于公司发展的条款。另一方面,通过聚合平台获取订单,曹操出行还需额外付出与聚合平台合作所带来的佣金成本。据其招股书显示,曹操出行的销售及营销开支由2022年的6.39亿元,增长30.8%至2023年的8.36亿元。而成本大幅增长的原因,则主要是由于向第三方聚合平台支付的佣金由2022年的3.22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6.67亿元。除此以外,通过聚合平台获取订单,还会进一步弱化其品牌形象,让其不得不依赖第三方平台获取业务的尴尬,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
在整个网约车市场增速放缓,用户规模趋于饱和的大环境下,曹操出行还有拿得出手的竞争优势吗?
背靠“财大气粗”的吉利集团,是曹操出行自称具备的优势之一。曹操出行公开表示,与吉利集团的战略合作提高了经营效率,使定制车经济性更优,驾驶体验更佳,曹操出行可以利用吉利生态系统中不断扩大的换电站和汽车维修店网络,为司机提供强大的车辆服务解决方案。该基础设施为司机提供了巨大的成本优势,进而提高了其净收入。
不过有业内人士却给出了不一样的分析解读:多家汽车生产企业都有投资相应的出行平台,背靠某一家车企不好说是优势,市场激烈的竞争,也为以后能否扭亏为盈增加了不确定因素,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就增加了出行平台的盈利难度。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