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升维竞争有可能颠覆支付通信
2017年,中国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共247家,其中预付卡发行与受理占比最高,但是市场价值尚待开发。
从支付宝建立开始算起,中国第三方支付已经走过了13年的历程。从最开始单纯的担保交易功能,到现在的无所不能,中国第三方支付走过了举世瞩目的13年,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无论是从规模体量上,还是从商业模式上,都领先全球。
移动支付与银行卡收单的蜜月期
时至今日,已经不能单独的用互联网支付或者移动支付来审视中国的第三方支付产业。二维码技术的诞生,意外的为中国第三方支付的线上线下融合扫清了技术障碍。使得原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银行卡收单,各司其职的支付业态带来了商业职能上的变革和融合。截至目前,中国线下支付产业银行卡收单和移动支付的链接越来越紧密。由于线下支付需要大量的线下地推和管理力量,布局需要时间。这使得具备先发优势的银行卡收单优势支付公司成为了移动支付向线下扩张的天然助力。
2017年,中国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共247家,其中预付卡发行与受理占比最高,但是市场价值尚待开发。尽管进入移动时代,互联网支付依旧相当于基础设施,因此牌照数量相对也比较多。处于封口浪尖的移动支付牌照最为稀缺,但是这个市场里存在绝对的巨头,CR3>95%所以理论上并不需要过多牌照,并且央行明确发过文件,表示不再新发牌照,所以牌照已经成为存量市场之争。未来在银行卡收单和移动支付的配合下,这两张牌照将成为市场稀缺资源。
近年来,互联网商业领袖及互联网巨头的战略,都不约而同的集中在线下实体经济。但实际上线下商业环境非常复杂,擅长轻资产运营的互联网公司,在进军线下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比如:线下团队管理、绩效、监督、营销和服务等,每一项都和线上有区别。而互联网公司的不足,却是银行卡收单机构的优势,这也造就了中国移动支付线下支付独特的图景,移动支付公司通过两条渠道完成业务,一条是利用自身资源,联合聚合支付公司帮助商户直接转化;另一条是与银行卡收单机构合作。而当银行卡收单机构的智能POS协助完成了移动支付业务后,这笔业务产生的交易规模既计入移动支付,又计入银行卡收单。
第四代支付可能颠覆支付
所以,过去我们按照单一交易规模指标审视企业竞争优势的固定思维,在新的商业变革下会略显片面。从支付行业的发展历史上审视,整个支付经历了三个完整的时代,分别是:现金――银行卡――第三方支付。之所以如此划分,是因为在这三个时代下,支付行为所产生的商业价值,并不由同一指标来反应。在现金时代,现金的吞吐量是核心指标;到了银行卡时代,电子现金的吞吐量,银行卡的兼容性成了衡量公司强弱的核心指标。
而现在,支付这个概念上到监管机构,下到普通百姓,都异常火爆。然而受制于资本市场的习惯,跟资金沾边的指标依然是各界关注支付行业的核心数据维度。但是现在,各家支付公司的定位不同,功能不同,战略不同,优势也自然不同,只用单一的指标衡量各家支付公司的实力有失偏颇。除了交易规模,还有一系列的指标去衡量某个行业,比如:交易频次,用户规模,绑卡数量,笔均规模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经历了这三个时代后,第四代支付其产生的交易规模很可能不会计入到支付本身。一些更强的金融手段在无意中可以起到支付的作用,那么其产生的所有数据,就均不再属于支付了,这也是所谓升维战争的概念。比如,信贷与支付。当信贷替代了支付以后,一个公司的信贷替代规模这个指标上,体现的是这个公司信贷的实力,还体现这个公司的支付实力。我们暂将其定义为第3.5代,甚至3.2代支付。但是当四代支付真的到来时,它不是技术对现有支付技术的升级,而是技术对金融环节连接的本质性变革。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