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漂绿”被调查 请贾玲代言的Lululemon ESG为何“翻车”?|ESG案例快讯
被称为“瑜伽界LV”、“中产收割机”的瑜伽服饰品牌LuluLemon因涉嫌“漂绿”(greenwashing)遭到加拿大相关部门调查。这意味着,Lululemon或面临触发多项法规的风险。
出品|网易财经ESG
作者|周淼
日前,被称为“瑜伽界LV”、“中产收割机”的瑜伽服饰品牌LuluLemon因涉嫌“漂绿”(greenwashing)遭到加拿大相关部门调查。这意味着,Lululemon或面临触发多项法规的风险。
此前2月12日,Lululemon便被某国际环保组织指控在环境影响方面误导消费者,有洗绿嫌疑。网易财经注意到,Lululemon一直将可持续作为公司核心经营理念之一,例如“成为地球星球(Be Planet)”就是其品牌slogan之一。
Lululemon还曾在其ESG报告中表示,其“脱碳计划”旨在帮助其到2050年成为“净零排放公司”,排放量减少90%。但自从做出这一声明以来,Lululemon的碳污染却增加了一倍。
那么,Lululemon 的ESG表现为何会与其承诺背道而驰?
依赖供应链成短板
Lululemon这一品牌源自加拿大,最初从销售瑜伽服装起家,从1998年成立到2007年在纳斯达克上市,2013年打入中国市场,至今已拓展到诸多品类,还一度是加拿大国家队的独家奥运服装供应商。
财报显示,从2020年到2022年,每年以约2亿美金的营收额连年增加。在2022年财年,Lululemon实现营收81.1亿美元,同比增长30%,在整个运动服装行业处于领先位置。但在业绩增长的同时,其碳排放也在一路上涨。
Lululemon的2022年ESG报告显示,该公司的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即公司活动产生的间接排放,从2020年的82.9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增加到2022年的169.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该报告称,“范围3”活动占该公司总碳足迹的99.7%。
与范围一、范围是企业直接排放、自用外购电力所产生的间接排放,范围三是指包括供应链上下游可能产生的所有排放。而服装行业范围3排放的识别、核算受多层供应链复杂并不透明等因素影响较为困难,实现净零排放更是难上加难。
仅从Lululemon的供应链来看,其超过80%的制造商、供应商位于越南、柬埔寨、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这些国家的整体可再生能源水平仍处于相对初期的阶段。
另一方面,上述环保组织的指控便提到,Lululemon严重依赖化石燃料来生产产品。Lululemon2022年ESG报告亦显示,其产品中使用的材料67%就是聚酯或尼龙。这类材料很难实现有效回收,不能生物降解,并在海洋和水道中释放微塑料。
网易财经ESG注意到,Lululemon并非没有尝试作出努力,早在2021年便推出碳淘汰项目。不过直至2023年4月,Lululemon才推出首款由可再生植物基尼龙制成的产品。相比之下,特步、安踏等品牌的行动则要更快一些。
事实上,这并非Lululemon首次受到漂绿质疑。近两年来,Lululemon受到了其主要客户群体——瑜伽爱好者的质疑。据相关报道,在2023年,还有100多名运动员写信敦促Lululemon停止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
截至今年1月,已有超过7000名瑜伽教师和学生签署了一份请愿书,要求该公司将其供应链转变为100%可再生能源。他们近两年在多地举办了抗议活动,其中很多人还曾担任过Lululemon代言大使。
有分析指出,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想要减少范围3的碳排放,除非彻底改变产线,否则仍难以缓解根本问题。 而企业若过分夸大减碳措施的成果,则难逃漂绿之嫌甚至遭到处罚。
如时装品牌H&M和迪卡侬,便因给产品打上了“生态设计”“环保意识”等标签,涉嫌环保误导性宣传,2022年被荷兰消费者与市场管理局调查后,在当地市场撤下相关声明并支付相关资金补偿。
国内市场口碑“陷落”
除了环境维度,Lululemon在社会维度的表现亦不尽如人意。从ESG的角度来看,社会维度从“人”出发,以人为本,主要是考察主体与政府、员工、客户、债权人及社区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诉求。
从Lululemon2024年一季度业绩来看,其在美国的销售增长已经放缓,而中国市场却突飞猛进,营收增长达到了44.6%。Lululemon此前曾公开表示,中国将在2026年成其全球第二大市场。
今年以来,Lululemon在国内市场动作频频,下半年更官宣了贾玲成为品牌大使的消息,可见国内市场对其的重要性。但近年来,有关Lululemon的质疑声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内消费者吐槽其质价不匹配、不如选择“平替”。
近日,中消协发布2024年“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而Lululemon便因“售后维权”问题遭到点名。据报道,有消费者在其旗舰店线上购买的裤子在收货时发现裆部附有明显的经血污渍。
该消费者随即向客服反馈,但客服却要求其提供多张商品防伪标识的照片,并备注在退货时务必填写“个人原因”导致退货。同时,该消费者提出提出希望商家能保证退货商品不再三次售卖,但未得到回应。
还有消费者表示,自己在线上购买的Lululemon产品,和线下门店的同款商品的布料不一致。据多名消费者投诉,Lululemon线上旗舰店售价比线下门店的售价贵,疑似将线下售价950元的产品贴上1080元的标签转而在线上售卖。
据不完全统计,Lululemon在海外曾两次召回产品,国内关联公司露露乐蒙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因产品质量问题被处罚过3次,处罚事由均为“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另一方面,被国内消费者捧上神坛的Lululemon还曾卷入“辱华”风波。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Lululemon彼时的艺术总监在海外社交平台转发了一条链接,该链接推广了一件印着蝙蝠炒饭图案T恤;
该件T恤被指带有“歧视性”,其设计者也被指煽动反亚裔情绪,而Lululemon也被指责支持排外主义和种族歧视,并遭到国内网友们抵制。事后,Lululemon公开表示道歉并将涉事员工开除。
时隔不久,Lululemon在2023年再此陷种族歧视风波。据相关报道,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的销售助理、全球大使和公司经理在内的14名现任和前任Lululemon员工在接受调研时透露,公司内部盛行不欢迎黑人的企业文化。
而在今年年初,Lululemon的创始人Chip Wilson更直言不喜品牌“多元化和包容性”。有意思的是,这些指控是在Lululemon声称致力于促进其队伍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之后出现的,彼时,Lululemon还为此专门成立了IDEA部门。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