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观点集锦:央行官员和经济学教授们怎么说?区块链
相关监管部门有必要加强对各类受监管稳定币发展态势及其影响的跟踪研究,及时采取有效应对举措。
最近,“稳定币”的概念被炒的火热。
从2015年第一个数字稳定代币 USDT 出现,到上个月纽约金融管理局批准了两种基稳定币GUSD和Paxos Standard,数字稳定代币的发展一直饱受争议。最近一个月来,各种稳定代币叫嚣尘上,15家机构宣布推出13个稳定币,仿佛自己才是“加密货币界的救世主”。
但真的是这样吗?
最近,多位央行官员和有关经济学者都撰文并发布观点。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业务部研究主任孙浩共同撰文《数字稳定代币的试验与启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王华庆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研究员李良松共同撰文《简析数字稳定代币》;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资深经理周永林撰文《加密货币的本质与未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王同益撰文《稳定币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这几篇文章的内容涵盖了加密货币的本质、稳定代币的分类、美元稳定代币对当前国内金融体系和国际货币体系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法定数字货币未来的发展趋势等。
下面,三言财经就带大家来捋一捋稳定币的那些事儿。
我们先从加密货币的本质说起。
周永林:加密货币的本质是一串没有任何内在价值的数码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资深经理周永林在《加密货币的本质与未来》一文中提到,加密货币本质上是一套“代币 簿记系统”,其中簿记系统就是区块链(或称分布式账本),运行在区块链上的代币(token)就是加密货币。
代币仅仅是区块链簿记系统中的一串数码,其本身没有任何内在价值,只有赋予其一定价值,才能与现实世界中的价值体系相联系。
根据赋值方式的不同,代币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区块链原生代币(native token)或称内置代币(built-in token),是指附着于区块链系统并在该系统内产生和使用的代币。一类是在区块链上发行并用以代表某种外部资产的资产支持代币(Asset-backed token)。
目前,我们常见的大部分代币还是原生代币。不过,资产支持代币的出现让加密货币的发展又进了一个台阶,用户对代币的信心增强。
周永林:加密货币与货币没有必然联系,逻辑上自相矛盾
周永林在其文章中提到,货币是一种债务(央行或商业银行负债),而加密货币不构成任何个人、任何机构的债务责任,也没有得到任何权威机构的支持,这是加密货币不能成为货币的致命缺陷。
从目前国际上几个主要的加密货币来看,其发行者的治理结构、运营透明度、信息披露、数字钱包以及交易所的安全性等方面都存在极高的风险。此外,加密货币的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无法担当起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手段职能,更难以发挥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
文章特别指出,这些稳定币无法确保发行者的信用,缺乏有效维护价格稳定的机制和能力。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加密货币声称以摆脱或超越法定货币为己任,却又不得不通过挂钩法定货币或其他加密货币来稳定其价格,这在逻辑上就显然自相矛盾。
那稳定币是因何产生的呢?
姚前、孙浩:稳定币产生是要维持加密货币的币值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业务部研究主任孙浩在《数字稳定代币的试验与启示》一文中提到,稳定币的出现是为了维持加密货币的币值稳定。
加密货币虽然有安全的一面,但同时存在规避监管的问题。不仅有较大的投机风险,价值波动很大,还容易成为洗钱和恐怖融资工具。所以,以“币值稳定”为目标的虚拟货币产品“数字稳定代币”(stable coin)应运而生。
但稳定币的“币值稳定”与宏观经济中的“货币稳定”不是一个概念,稳定代币追求的目标并不等于传统意义上的“货币稳定”。
现代中央银行追求的货币稳定目标大多旨在维持以“货币跨期购买力稳定”为核心的货币金融环境,传统货币政策操作上以通胀目标为名义锚。而稳定代币普遍选择的目标是维持与法币的汇率平价,本质上是希望“锚定”法定货币体系,以求获得代币价值的稳定。
可见,与法币锚定的稳定币是建立在法定货币稳定的基础之上。
王华庆、李良松:锚定法币的稳定代币是稳定代币中的一种
不过,以上所说的锚定法币的稳定代币只是稳定币的一种。资产支持代币(Asset-backed Token)的特点就是代表某种外部资产,而这里所提到的外部资产包括但不限于法币、黄金、股权等等。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王华庆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研究员李良松在《简析数字稳定代币》一文中提到了稳定代币的分类,总结如下。
第一类:直接挂钩某种法币(如美元),并以此种法币作为足额发行保证,币值波动与此种法币汇率波动一致;
第二类:以数字货币资产或其他实物资产作为发行保证,币值波动受抵押物价值影响,存在流动性风险;(如委内瑞拉石油币以石油作为支持资产)
第三类: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这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形态,币值最稳定,安全性最可靠,但迄今为止鲜有发行。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业务部研究主任孙浩在《数字稳定代币的试验与启示》一文还提到了一种稳定币分类,即无抵押的稳定代币。
这类产品没有任何资产作为背书,而是利用算法根据当前稳定代币价格自动增发或回收稳定代币,调控供需平衡,从而保持稳定代币的汇率稳定。
这种稳定代币意图模仿中央银行的业务操作逻辑,使用算法自动对代币数量进行调控,因此自称为“算法央行”(algorithmic central banking)。由于此类产品无任何资产作为背书,也有人认为它们近似“庞氏骗局”。
所以,稳定代币的分类有多种,我们大多数时候听到的与法币锚定的稳定币,只是其中一种。
王华庆、李良松:目前的稳定币并未解决数字货币的一些关键问题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王华庆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研究员李良松在《简析数字稳定代币》一文中还分析到,除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以外,目前的稳定币并没有解决数字货币的一些关键问题。
1. 有效监管问题
如何监管数字货币容易引发的一系列如交易所非法经营、“携款跑路”、洗钱风险等违法犯罪活动。
2. 技术漏洞风险
比如黑客攻击窃取数字货币资产、客户信息泄漏、交易无法达成等。
3. 关键金融基础设施高度集中
如果某种稳定币最终获得市场普遍接受,则大多数金融交易将完全依赖于该稳定币的运行系统,造成关键金融基础设施高度集中,一旦发生风险,很容易造成社会混乱。
4. 运行系统稳定性差
目前的数字货币均高度依赖电脑、手机等智能应用设备,在面临不可抗力的冲击时,系统极其脆弱,造成社会不稳定。
姚前、孙浩:稳定币目前不足以影响金融稳定性,未来可能影响宏观金融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业务部研究主任孙浩在其文章中表示,目前虚拟货币市场体量较小,稳定代币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IMF今年的评估认为,虚拟货币总市值不到G4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3%,尚不足以对金融稳定性产生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稳定代币产品的流通总市值在稳步增长,产品种类不断增加,产品创新活跃度高,流转速度可能快速增加。稳定代币产品的逐步成熟与推广普及,有可能对宏观金融管理造成影响,值得货币当局和监管部门高度重视。
王华庆、李良松:美元稳定币或可影响国际金融体系及各国金融主权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王华庆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研究员李良松在《简析数字稳定代币》一文中分析到,如果未来美元稳定币广泛应用,或可能影响国际金融体系及各国的金融主权。
1. 与央行业务的潜在关联性更强,可能“赢者通吃”
锚定法币的稳定代币实际上锚定的是法定货币体系,其与支付清算、货币市场、跨境资本流动等中央银行业务的潜在关联性更强。
从产品试验的角度观察,无论是代币稳定机制的设计优化,还是流通环境的软硬环境建设,都需要现代货币金融理论的指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由于货币与支付体系广泛存在的网络外部性,未来真正能够存活发展的稳定代币产品会可能会呈现“赢者通吃”的结果。
2. 可能对跨境资本管理带来挑战,资金流动难以管控
比如,小额、分散、高频的稳定代币交易提高了自动化监测的难度;“匿名性”、“去中介化”等特征也提高了打击非法跨境资金流动的难度;稳定代币模糊了“离岸”与“在岸”货币市场的边界,对建立在以居民、非居民为划分标准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形成冲击。
3. 改变现有金融中介体系,金融中介机构可能完全被替代
稳定币如果大规模发行且应用场景扩展后,汇兑、支付、存贷款等传统金融业务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而会逐渐侵蚀商业银行等现有金融中介机构的业务,最终稳定币发行机构有可能完全替代金融中介机构发挥作用。
4. 冲击中央银行制度,央行的角色将很尴尬
数字货币去中心化实际上是与央行的信用本位制进行竞争。稳定币去中介化,并没有去中心化,央行依然存在。
如果GUSD规模做大,央行的角色将很尴尬,央行发行的货币被作为稳定币的发行保证从而不进入流通,则央行在支付清算体系和货币政策等方面的职能将难以发挥。
王华庆和李良松认为,如果数字货币真正发行、流通并具备货币的所有职能,必然会影响各国央行信用本位币发行,再次出现历史上的劣币和良币之间的竞争,冲击信用本位制度。
在官方信用本位币和私人数字货币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央行很难进行货币政策调控。此外,数字货币还将影响货币层次划分、金融中介职能,使得目前的货币政策框架很难发挥作用。
5. 美元稳定币的发展将进一步增强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影响国际货币体系
当前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美元稳定币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增强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的主导地位,挤占其他“多强”国际货币发挥作用的空间,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
6. 影响各国金融主权,资本流动管理措施将难以奏效
如果在全球广泛使用美元稳定币,容易对经济不稳定和通胀高企国家的货币形成替代,形成事实上的美元化。而对于其他国家,美元稳定币的跨境使用将使得用于控制资本流动的资本项目管理措施难以奏效。
王华庆、李良松:稳定币的发展受政策环境制约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王华庆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研究员李良松在《简析数字稳定代币》一文中提到,稳定币要想获得发展,必须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一是其数字货币的理念能否得到广泛认同,二是如何拓展应用场景,三是如何获得各国货币当局的认可。
资产支持代币是由特定机构发行,但这必然面临发行机构的中心化风险,与数字货币去中心化的设计初衷相违背。这是目前稳定币市场认同感还有待提高的重要原因。
目前,稳定币看似适用范围很广,但只是在自己的网络系统中才能发挥作用。诸如GUSD之类的稳定币必须要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尤其是建立全球的交易场所,才能扩大影响力。
但是,考虑到稳定币的广泛使用对本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即使稳定币获得市场参与主体的认可,也很难获得各国货币当局的支持。
因此,总体来看,稳定币本身的技术不完善、稳定币存在数字货币所特有的缺陷,以及其他现实障碍,都制约了稳定币的发展。
对于未来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各位专家也有不同的看法。
当前,数字货币及区块链技术发展非常快,前文提到的文章都指出,央行及有关部门有必要及时关注稳定币等新型数字货币的发展,并尽早采取可能的应对措施。
一方面,要根据美元稳定币的发展情况,适时制定相关政策应对预案,避免影响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另一方面,要继续在境内禁止数字货币的一切交易,同时密切关注稳定代币的应用场景,避免影响中国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政策。
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发行相关数字货币的可行性研究。
王华庆、李良松:支持国内机构发行人民币稳定币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王华庆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研究员李良松在《简析数字稳定代币》一文中指出,如果美元稳定币最终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并确实能够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可考虑疏堵结合,在加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相关经验,支持国内机构发行人民币稳定币;也可根据其他国家央行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一定范围内推出试验性质的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以应对相关挑战。
姚前、孙浩:区块链体系可能成为未来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架构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业务部研究主任孙浩在《数字稳定代币的试验与启示》一文中指出,在数字资产的世界里,数字法币的缺失是问题的根本,稳定代币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这一症结的体现。
区块链体系可能成为未来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架构。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与研发需要考虑对接与兼容基于区块链系统的交易结算服务,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王同益:法定数字货币是最合适的稳定币,但短期内难以正式推出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王同益在《稳定币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研究》一文中,对稳定币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1. 数字资产的交易流转对稳定币有客观需求
数字经济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深度融合后产生的结果,是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可以预见,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数字资产种类将不断增加,数字资产规模将不断壮大,数字资产的个人产权属性将得到强化,数字资产的交易流转需求将不断显现。
其中,区块链很可能成为数字资产登记与交易的主要技术平台之一,而“代币”很可能成为数字资产的主要技术表现形式之一。当大量的数字资产基于区块链登记和交易时,必然需要基于区块链的稳定币来承担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等功能。
2. 法定数字货币短期内难以正式推出
法定数字货币是依托于国家信用发行,其公信力最强,可接受范围最广,不容易产生负外部性。
我国是最早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研究的国家之一,并已经在区块链和法定数字货币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2017年央行旗下的年度区块链专利数量达到了68件,位列世界第一。
虽然我国对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规模,以及具体的生态等已经有了较多研究,但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复杂,在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推广方面必须非常谨慎。周小川曾公开表示,中国应该谨慎对待数字货币在中国的发展,研发数字货币要经过充分测试,局部测试,可靠后再进行推广。
可见,虽然法定数字货币是最合适的稳定币,但由于推出法定数字货币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估计难以在3年甚至5年内正式推出。
3. 民间稳定币和受监管稳定币将不断出现,需密切关注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法定数字货币的缺位,将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冲突,并催生各类民间稳定币。虽然稳定币性质上与首次代币发行有所不同,不以融资为目的,但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超发和挪用准备金的现象不可避免,很可能引发新一轮数字货币领域乱象,相关监管部门需密切关注。
在GUSD和PAX等受监管美元稳定币推出后,不排除会有更多受监管美元稳定币和锚定其他法币的受监管稳定币推出,很可能会对我国的外汇管理产生不利影响,还将侵蚀人民币在我国数字经济特别是数字资产交易领域的计价权。相关监管部门有必要加强对各类受监管稳定币发展态势及其影响的跟踪研究,及时采取有效应对举措。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