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大会否决董事会提案,蒙牛还“牛得起来”吗?快讯
蒙牛乳业董事会上周(02319.HK)在香港举行的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上遭遇重大挫折。
作者|睿研消费
编辑|ZL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蒙牛乳业董事会上周(02319.HK)在香港举行的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上遭遇重大挫折。
蒙牛乳业董事会提出“向董事授出一般授权,以配发、发行及处置不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本10%的额外股份”的决议,被股东大会投票否决。
图片来源:企业公告
蒙牛的股东结构相当分散,最大的股东中粮集团及其关联方经过前几年的大数量减持目前合计持股23%多一点。
这就使得其他股东有机会否决董事会提出的新股发行计划,最终的投票结果是53.45%反对。蒙牛若在未来一年仍有增发计划,则必须重新召开股东大会,以获得特别授权。
否决投票表明股东不支持蒙牛乳业未来再以发行新股的方式进行对外投资扩张。
如今的蒙牛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乳业巨头,褪下光环,蒙牛愈发平凡。随着卢敏放时代的结束,蒙牛距离当初的“双千亿”目标渐行渐远。蒙牛乳业管理层再度更迭,面对的却是乳业市场消费疲软,“2025再创一个新蒙牛”还是新管理层继续带着这头“牛”走下去的战略目标吗?
焦虑的“牛”,高层大换血
不到两个月,在总裁被换之后,蒙牛乳业的董事会主席也迎来了新人。
5月末,蒙牛乳业发布公告称,原董事会主席陈朗因工作调动,已辞去了董事会主席等相关职务,新董事会主席由庆立军担任。
庆立军长期在中粮任职,自1993年便加入了中粮,曾历任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食品有限公司饮料事业部副总经理及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战略部总监等职务。
2019年,庆立军开始担任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董事、CEO。此后,中粮可口可乐的业绩表现稳定增长。
2020-2023年,中粮可口可乐所属的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中国食品(0506.HK)营业收入由172.49亿元,增长至214.46亿元,增幅24.33%,复合年增长率为7.53%;归母净利润由4.99亿元,增至8.33亿元,增幅为66.93%,复合年增长率为18.63%。
选择庆立军更像是一步组合棋。
今年3月,蒙牛乳业迎来了一次重大变革,自2016年开始执掌蒙牛的卢敏放在当前任期未满的情况下匆匆卸任总裁,转而由原高级副总裁、常温事业部负责人高飞接任。
高飞自1999年蒙牛成立便加入其中,担任销售部区域经理、中心经理、销售总监、总经理等职位,还主导了蒙牛的销售体系的搭建。2016年,高担任集团副总裁后,在常温事业部提出“冠军战略”,推出高端品牌特仑苏,实现常温业绩逐年上升,液态奶连续五年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2022年9月,卢敏放两届总裁期满,本可以光荣离任,蒙牛乳业却打破总裁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的企业章程,继续邀请卢敏放担任总裁,并打出了“下一个6年,期待与您一起”的标语。
令人意外的是最终卢敏放并没有得到一个体面离场,而是在公布2023年业绩当天匆匆卸任。曾经辉煌的卢敏放时代,就这样草草的结束了。
蒙牛乳业的新总裁与新董事会主席有都有着相似的工作经历,他们都是从各自企业的业态条线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销售系高管,在他们管理期间,业绩都得到了不俗的增长,此番蒙牛乳业的高层震动,足以看到蒙牛乳业对未来增长的渴望。
然而,时至今日,蒙牛乳业的业绩由增长到放缓再到衰退,仅靠换人真的可以解决蒙牛乳业的问题吗?
衰退的“牛”,再难争第一
蒙牛在初代掌门人牛根生带领下曾一度做到过行业头名,目前仍占据行业第二的位置。只不过,与行业第一伊利股份的差距,眼见愈发拉大。
2023年业绩,伊利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257.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9%;同期蒙牛乳业实现营业收入986.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1%。规模上伊利股份已连续三年收入超千亿,蒙牛股份则还在千亿门槛之外,伊利股份领先蒙牛乳业271.34亿元。
睿研制图(单位:亿元),来源:Wind
利润上,蒙牛与伊利的差距恐怕已很难在短时间内赶超。
2023年,伊利股份实现归母净利润104.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58%;同期蒙牛乳业归母净利润为48.09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9.31%。很明显,伊利股份的利润不仅成倍领先蒙牛乳业,同时还保持了双位数的增长,而作为行业第二的蒙牛则是出现了利润缩水的情况。
在乳企中,伊利股份对其他同行的领先程度也足以让蒙牛羡慕。
以申银万国行业分类,A股市场中共有20家乳品企业,再加之港股上市的蒙牛乳业、现代牧业、优然牧业这23家乳品企业中,仅有伊利股份一家利润超过百亿,后面22家企业利润总和65.05亿元,即便是加上主营奶粉的港股企业澳优和中国飞鹤,利润总和为100.69亿元,依旧未能超过伊利股份的盈利水平。
睿研制图(单位:亿元),来源:Wind
在资本市场上,伊利股份对蒙牛乳业的领先同样巨大。
今年以来至6月14日区间,伊利股份股价上涨了6.02%,同期蒙牛乳业则是下跌-36.68%。截止6月14日,伊利股份市值达到1729.67亿元,蒙牛乳业港股市值仅为502.14亿元,与伊利股份之间的差距超过三倍。此前蒙牛乳业曾突破千亿市值,眼下蒙牛乳业与提出多年的双千亿目标距离有些大。
双千亿目标,是2016年卢敏放开始担任蒙牛乳业总裁时提出的5年计划目标,到“2020年实现营收和市值双双达到千亿”。这一目标要在10年后由蒙牛新管理层实现,即使数字上完成,时间上的价值损失无法估量。
迷茫的牛,未来走向何方
在相当多旁观者看来,所谓的奶业双雄已成过去式,如今的蒙牛难与伊利再一争高下。
近五年,蒙牛乳业业绩低迷,2019-2023年,蒙牛乳业营业收入分别为790.3亿元、760.35亿元、881.41亿元、925.93亿元、986.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6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05亿元、35.25亿元、50.26亿元、53.03亿元、48.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04%。尽管收入规模即将突破千亿,但利润规模近年来始终未见增长。
睿研制图, 来源:Wind
蒙牛要靠什么来重回增长呢?
蒙牛也并非毫无优势。蒙牛的超级大单品,“特仑苏”依旧在奶产品,甚至是饮料圈都拥有极大的体量优势。
根据市场媒体统计,2023年唯二超过300亿级的饮料单品只有特仑苏与可口可乐。
自2021年特仑苏突破300亿元大关后,此后持续保持增长,成为了蒙牛乳业的业绩压舱石。2023年蒙牛乳业年报中特别强调特仑苏在市场中的优势仍在扩大。
超级单品仅有特仑苏与可口可乐,新总裁高飞打造了特仑苏,新董事会主席促成了中粮可口可乐的业绩增长,蒙牛此次高层换血的想法或始于此。
面对蒙牛超级大单品特仑苏这只“猛虎”,伊利股份则回应以“群狼”。
伊利纯牛奶、伊利安慕希和伊利金典三种单品的销售也均超过了200亿。伊利股份在财报中也表示,“金典有机纯牛奶系列产品零售额较上年保持双位数增长”。
图片来源:伊利集团公号
蒙牛乳业的大单品战斗力犹存,伊利股份依靠产品组合实现了量上的超越。
对比各业务线,2023年蒙牛乳业液态奶业务增长4.86%、冰淇淋业务增长6.61%,奶粉业务缩水1.56%。同期伊利股份液体乳增长0.72%、奶粉及奶制品增长5.09%、冷饮产品增长了11.72%。
液态奶蒙牛的表现上佳,但由于它与伊利体量都十分巨大且牢牢把持市场份额,增长空间更多受限于双方此消彼长的竞争。
曾经将奶粉视为第二业绩增长曲线的蒙牛,如今奶粉业务全面溃败。
2019年蒙牛乳业奶粉业务收入为78.7亿元,而伊利股份则为100.55亿元,两者之间的差距仅有21.85亿元。蒙牛意图赶超伊利,超高溢价收购收购澳洲奶粉厂商贝拉米,出售优质资产君乐宝,一番神操作后,2023年蒙牛乳业奶粉业务收入仅剩38.02亿元,而伊利股份的奶粉业务收入则达到了275.98亿元。
蒙牛试图切入新兴的奶酪市场,为此,蒙牛乳业自2020年1月开始,7次收购国内奶酪龙头妙可蓝多,至2022年10月,蒙牛乳业持有妙可蓝多35%的股份,时任总裁卢敏放对奶酪业务充满信心。
然而仅一年,妙可蓝多业绩大变脸,营收八年来首降,利润大跌超过50%,市值大幅蒸发,花费大量精力与金钱的蒙牛有苦难言。
不管是奶粉还是奶酪,蒙牛切切实实地为寻找第二增长曲线而挖空心思,为此不惜大手笔收购。屡试屡败、屡败屡试最终换来的是卢敏放黯然离任。
摆在两位蒙牛新当家人面前的是未能实现的“目标”,“双千亿”和“再造蒙牛”。他们又能给蒙牛寻找到一个怎样的未来呢?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