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创新高的奇瑞,却被“强制加班”拖下泥沼!快讯
如今的汽车产业,正在以一种不可预知的态势“卷”到极致,但这种“卷”到底是不是正向循环呢?至少在业内看来,他们并不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逃离这个产业。
如今的汽车产业,正在以一种不可预知的态势“卷”到极致,但这种“卷”到底是不是正向循环呢?至少在业内看来,他们并不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逃离这个产业。
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针对汽车行业的“黑公关”和不正当竞争,半开玩笑地说:“希望奇瑞不但能做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第二,更希望离比亚迪近一点,且离我们越近越好,这样可以帮我们分担一些‘火力’。”
而奇瑞似乎也表现得颇“给面子”——不但半年总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达110.06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时也因为“强制员工加班”的事件将自己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不得不说,奇瑞最近这一好一坏的消息,还的确帮自主老大哥比亚迪分担了不少“火力”。
业内人士认为,奇瑞之所以如此着急加班加点,可能是在为业内排名靠前努力、也或许在为重启IPO做准备。此前就有相关人士爆料,按照预定计划,奇瑞将在2025年前完成在A股的上市。
以上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国内车市目前过于“内卷”的大环境可能也是促成奇瑞“强制员工加班”的原因之一。据悉,奇瑞今年前6个月总销量虽然还算不错,但其销量主力仍是燃油车,在新能源上奇瑞虽然车型颇多,布局广泛,但目前没有任何一款车型成为“爆款”。因此电动化转型上的承压,也是奇瑞对员工“更苛刻”的原因之一。
不过话说回来,任何原因都不应该是奇瑞“强制员工加班”的借口。毕竟员工乃企业之本,只有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充分激发出其积极性和创造力,奇瑞的新能源转型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半年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
近日,多家车企公布了6月份销量情况,奇瑞也不例外。6月奇瑞集团共卖出200412辆新车,同比增长38%。其中,出口销量97034辆,同比增长22.7%,几乎占6月总销量的一半;新能源销量44851辆,同比大幅增长230.6%,直接翻了两番还不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6月份,奇瑞集团的累计销量达到1100621辆,同比增长48.4%,这也是奇瑞首次半年度销量突破一百万辆,创历史新高。作为对比,奇瑞去年全年销量也才188万辆。
然而,即便奇瑞今年上半年的销量还算不错,但似乎仍然很难完成今年全年的销量目标。按照年初的规划,奇瑞今年的目标是销量增长率再超行业10~2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奇瑞或将冲击40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而按照1-6月卖出110万辆的进度来看,奇瑞在过去了半年的情况下,目标完成率仅为27.5%。
分品牌来看,奇瑞旗下的四大品牌之销量均呈现出上涨趋势:奇瑞品牌6月销量123694辆,同比增长28.5%,1-6月销量706767辆,同比增长41.9%;星途品牌6月销量13252辆,同比增长34.6%,1-6月销量54447辆,同比增长28.9%;捷途品牌6月销量42088辆,同比增长94.8%,1-6月销量223555辆,同比增长98.9%;iCAR品牌 首款产品上市4个月,6月销量5907辆,1-6月销量25586辆。
除了新能源方面表现不错,奇瑞在其一向擅长的出口方面也表现抢眼。今年1-6月,奇瑞在国内销售汽车568463辆,同比增长72.2%,海外出口汽车532158辆,同比增长29.4%。也就是说,奇瑞1-6月的海外出口销量几乎占了其今年总销量的一半。可以说,奇瑞延续了其去年在出口方面表现强劲的态势,去年全年奇瑞出口93.7万辆,占全年总销量188万辆的49.8%,几乎占了一半,这也使得其连续21年成为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销量冠军。
然而几乎就在奇瑞公布6月销量之同时,另一则不太好的消息却把奇瑞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强制员工加班。
强制加班将奇瑞推到风口浪尖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自称是“奇瑞员工”的网友发帖称,奇瑞汽车内部存在强制加班行为,每周加班时长需大于20小时且没有加班费,仅有10元餐补。另外,员工加班调休时间也严格限制,部分部门禁止调休申请、请假,还会依照加班时长进行末位淘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位员工的爆料引发了后续多位奇瑞员工的更多爆料。有位员工补充说,想要得到10元的餐补也是有条件的,即工作日当天加班满3个小时,周末需要每天加班满4个小时。为了掩盖加班的事实,目前员工上班打卡历史记录已被关闭,默认展示打卡时间为8:30-17:00(而实际要求时间为8:25~20:00)。7月1日,多位奇瑞汽车员工表示,上述情况属实。
“不仅免费加班,每周一还要进行加班排名,有的部门要求周六99%的出勤率。各部门之间要对比加班时长,没达到加班系数(负荷率)就要被通报。”另一奇瑞汽车员工称。
在这名员工所在的部门,月工作时长至少要是劳动合同时长的1.4倍。什么意思呢?举例来说,正常工作日打卡是8.5小时,以6月份为例,一共有19个工作日,正常工时应该是8.5*19=161.5个小时,正常工时计负荷率为1,要求负荷率达到1.4才算及格,也就是161.5*1.4=226.1小时,6月份至少要打卡226.1小时。“即使活干完了也不允许下班,必须留在工位上卷加班时长。”该员工补充说。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之所以经常加班,原因之一是内部每天频繁的会议占用正常工作时间,严重时甚至是很多会议同时进行。“有时公司为了规避加班风险,还会把会议安排在下午六点之后,甚至会安排在晚上10点。部门级别的会议都是放在周六。”
另一奇瑞汽车员工则表示,平时请假也会影响出勤率,加班调休时间严格限制,请假优先使用年假。“有的部门休假有一定额度。如果领导用完了,其他人就没有名额了。”该奇瑞员工表示。
除了强制加班,据一位2023年应届进入奇瑞的员工爆料,奇瑞人才流失率也很高,应届生几乎不到一年就走掉了七成,剩下的也是准备积累两年经验后跳槽。该员工表示自己的工资很低,其5月加班120小时,加上正常上班的174小时,总工作时长近300小时,到手薪资却只有4800元,平均时薪16元。
对于以上说法,奇瑞方面目前暂未作出回应。然而天眼查显示,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上百条法律诉讼中,有接近10%为劳动争议与劳动合同纠纷案件。如果将此信息与奇瑞不同高层此前的某些言论结合起来看,这事恐怕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今年年初奇瑞汽车曾内部发文称,为提升会议质量、提高会议效率,会议尽量安排在晚间,白天用于工作思考、业务推动和管理提升等。此外在去年的某次发布会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学用也曾说:“今年是中国汽车产业最内卷的一年,如果这场内卷对消费者、对行业都有好处,那就让内卷来得更猛烈些吧!”李学用忘了:对消费者、行业有好处却未必对员工有好处。
无独有偶,去年3月奇瑞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高新华也在内部邮件中表示:“通知所有的员工,以奋斗者为本,周六是奋斗者的工作日。”当时奇瑞方面的解释是,宣扬加班文化的本意,不是为了压榨员工,而是学习华为精神,让奋斗者努力,不让奋斗者吃亏!网友评论称,奇瑞这种做法是“道德绑架式的自我感动”。
销量不错的奇瑞为何如此着急
外界的疑问是,作为年营收突破3000亿元的国产汽车品牌,奇瑞为何会出现工资如此低且强制员工加班的情况呢?要知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企业安排劳动者额外加班的,要么就需要支付加班费,要么就安排调休。具体而言,工作日安排加班的,企业支付不低于工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未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百分之二百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百分之三百的报酬。
奇瑞方面当然是清楚法律条款的,既然如此,它为何还要冒着被举报的风险强制员工加班呢?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可能跟奇瑞汽车正在考虑重启IPO有关,按照计划,奇瑞将在2025年前完成A股上市。据悉,奇瑞是目前国内唯一尚未上市的主流车企,此前奇瑞曾四次申请上市,但均以失败告终,这是其第五次冲击IPO。然而,考虑到当前IPO审核条件愈发苛刻,且大概率明年仍没有放松的可能性,奇瑞汽车能否按照既定安排成功上市,目前仍然充满未知。
除此之外,奇瑞在新能源转型上相对于其他自主品牌的落后,也是其不得不拼命“卷”员工加班时间的重要原因。
就拿去年来说,奇瑞2023年销量为188万辆,但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仅为12.8万辆,占比不到10%。作为对比,同时期长安、吉利的新能源车销量均达到了45万辆以上。对此,奇瑞董事长尹同跃也坦言奇瑞在新能源上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可能是意识到了自身在新能源转型上的相对落后,奇瑞在今年上半年推出的新产品中有超过80%都是新能源车,如风云A8、iCAR 03、捷途山海T2、风云T9、星纪元ET、星途瑶光C-DM、探索06 C-DM、新款智界S7等,覆盖插混、纯电、增程等多种动力形式。布局广泛的车型虽然使得奇瑞集团1-6月的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达到18.1万辆,同比增长1.8倍,但目前却没有任何一款车型算得上是“爆款”,其单一车型月销量基本都只徘徊在几千辆上下。
也就是说,奇瑞目前的销量之所以还算不错,总体上主要还是依靠燃油车。然而即便是燃油车,奇瑞也主要是依靠车型多、规模大,比如今年1-6月,奇瑞集团燃油车总销量虽然达到919,674辆,同比增长35.8%,但在近30款车型中,目前仅有瑞虎8和捷途旅行者两款车月销能突破万辆。这其实反映出奇瑞在多品牌、多车型的战略下,并未形成有效的市场聚焦和品牌影响力。
以上这些可能才是奇瑞强制员工加班的深层原因。对此,人力资源行业资深专家刘兰表示,“推行内卷式加班,此前盛行于诸多互联网大厂,就这些大厂此后的反馈看,这样的内卷并没有起到较好的效果,反而会让员工抵触工作,而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车企。”
总之,对奇瑞汽车来说,在新能源产品上形成销量规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走出当前的内部管理困境,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立足于当下“内卷”的大环境,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推动奇瑞在新能源转型上走得更稳健。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