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红利不再,区块链媒体如何破局?区块链
区块链媒体从企业或应用端的角度出发,找寻真正的需求点。
区块链从问世到目前为止,不论是币圈,还是链圈,带来最多的莫过于“信仰”二字。现在,2018年第三个季度已接近尾声,区块链媒体与区块链一年四季的变化可谓神同步,即将进入“寒冬”!有的裁员,有的战略性暂退,更多的依然在坚持。在这种情况下,却罕有公开声称自己做不下去,可见区块链媒体的信仰同样深厚。
可是信仰所给予的并非只有坚持,还有努力思索脱颖而出的方法和通道。10月16日,在区块链媒体中浸淫多年的千氪网络CEO张淞皓,做客链天下主办的在线访谈《百媒链谈》,为寒冬中的媒体提供了一些新鲜的思路和方向。
千氪网络CEO 张淞皓
打通产学研屏障,促进理论和实践结合
针对目前萧条的区块链生态,张淞皓认为,所谓的区块链寒冬,并不是行业本身出现问题,而是去年行业过度爆发,很多不好的项目和以及抱着投机心态的人出现在行业里。今年其实是优质项目驱逐劣质项目非常好的阶段。
张淞皓进一步指出了区块链媒体的责任所在:“我认为,不论是作为一个媒体或者是一个行业内容输出机构,应该更多地传递行业正能量和推广行业内落地的应用,以便我们对于行业的贡献或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提供正向支持。
可能在这段时间,大家感觉收益或者是利润没有过去那么高,但是只有这个阶段才能让我们更稳定、更长久的发展。所以,希望更多的媒体或者更多的内容输出方,能找寻到行业真正需要的东西,真正能服务到大家的东西。”
至于如何提供优质内容,提供行业需要的东西,张淞皓认为,区块链媒体可以从企业或应用端的角度出发,找寻真正的需求点。这样的方式是区块链媒体的一个突破思路。区块链技术更多的是服务实体。所以,要从落地应用实际场景出发,包括媒体自身,在服务行业的同时,也能用到行业中包括版权、溯源、技术分发、资产证券化等新技术。
据了解,目前全球已有29所大学明确设立区块链相关课程或开设相关培训班,国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也均在其中。华中科技大学与微众银行合作打造区块链课程、浙大计算机学院区块链研究中心宣布成立、人大区块链实验室和海南生态软件园共同成立“区块链制度创新中心”……甚至交易所火币、币安、OKCoin都纷纷创建学院或大学,从产学研互融角度推进区块链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在寒冬期,区块链从VC到基金,再到创业者普遍已经冷静下来,圈内的空气也已经被挤出不少,有业内人士指出,现阶段再普遍唱衰,恐怕会让处于襁褓期的区块链产生夭折的威胁。而媒体的声音,则可以上下互传,让理论者和实践者在互助互益中形成共识。
国际化战略布局抢占新市场
此前,链天下了解到,在韩国、日本,区块链媒体的形势并没有国内般千帆竞技,尽管有Facebook、Twitter等平台中有自媒体专注区块链,可是,主要的影响力仍然掌握在官媒手中。单一结构的媒体体系,让不论是海外的媒体,还是流量平台,都面临很大的机遇和突破。
这一认知和张淞皓团队的调研结论非常一致,据其介绍,前一段时间他曾随着比特大陆、KEX,去韩国、日本、俄罗斯,东欧等国家去做调研,结果发现,国外的媒体与国内的差异性并不小,比如法国的媒体依然停留在纸媒、地铁传媒阶段。与此同时,他们对内容需求其实很大,市场增长量也很多。
基于此,张淞皓推导出一个结论:“其实国外市场对于国内媒体而言是一个机遇,而且国外的人也希望看到中国现在的发展,以及中国的区块链到底做了哪些对行业有引领作用的东西。”
然而,区块链媒体向海外渗透也面临不小的风险。张淞皓指出:“风险来源于我们对于全球的政府政策不明朗,我们的言论、观念是否会伤害到当地民众和政府,瓶颈来源于我们内容的渠道和我们是否要在国外设立一个办事处。我认为其实可以跟国外的媒体深度合作,把内容、资源适当地深度互换,这对国内媒体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我们在这个方面也进行了尝试。”
在具体战略设计方面,张淞皓认为,选择优质的记者和编辑到国外驻站,进行内容的深度互换,在软文和渠道方面,进行深度对接。另外,还可以进行等价的资源互换,在峰会和线下活动方面,国外也是非常喜欢的,所以说,国内的媒体可以把自身的优势进行整理。至于怎么打自己的牌,怎么找到用户需求,就需要在沟通过程中找寻切合点,找寻双方需求。
写在最后
在过去的日子里,区块链媒体有过风光,有过喧闹,却罕有静心沉思的时候。行业的萧条,正好给了媒体一次创新突破的机遇。因此,区块链媒体自身的发展,要从倚重行业红利,向自身业务的创新突破倾斜。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