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回暖,但小米估值还是尴尬快讯
小米集团自2021年以来,股价也开始下跌模式,股价从最高的35.9元下跌至最低的8.31元。然而,最近小米集团的股价出现了强力的反弹,股价一度超过了16元。
小米集团自2021年以来,股价也开始下跌模式,股价从最高的35.9元下跌至最低的8.31元。然而,最近小米集团的股价出现了强力的反弹,股价一度超过了16元。
究其原因,妙投认为,小米Q3业绩以及经营状态向好,让资本市场重拾对小米集团的信心。
此外,小米也在近日召开了汽车技术发布会。作为小米未来新的增长曲线,资本市场对此也颇为关注。
那么,小米汽车会提升小米整体估值吗?小米的传统业务还有怎样的成长空间呢?接下来,妙投将结合近几年小米的经营情况和业务,对小米的成长空间、估值进行探讨与分析。
小米汽车是拔高估值的X因素
2023年12月28日,小米在汽车技术发布会上发布了首款量产车——小米SU7。按照规划,小米SU7将于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上市。
(图片来源:小米微博)
在此次发布会上,小米不断讲产品、秀参数,不断强调科技属性,频繁将小米汽车与特斯拉、保时捷对标,以及强调零部件的高成本拉高消费者对新车的价格承受能力,为小米汽车打入中高端市场做铺垫。
不过,消费者对小米汽车的预期就是性价比。不断有人在弹幕上刷屏“9万9,与雷总交个朋友”。然而,“大家真的不要叫9万9了,这不可能的”,“说14万9的人也不用再讲了,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尊重一下科技”,雷军的这两句话注定了小米SU7不会便宜。
显然,小米汽车的价格高于大家的预期。从现场的互动来看,消费者对小米汽车定价并不认可,这或许将直接影响到小米汽车的销量。而小米汽车的销量,对小米估值的拔高有重要的影响。
就在小米技术发布会的次日,小米的股价便出现了下跌。这间接说明,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的效果,也低于资本市场的预期。
另外,在消费能力降级、补贴退坡、特斯拉引领了价格战的当下,新能源车企面临更严酷的生存空间。而小米汽车的高端品牌,也尚未在消费者树立心智,这次小米汽车冲击中高端的价格带,恐怕并不容易。
从造车新势力的销量来看,2023年蔚来、小鹏、理想的销量分别是16万辆、14.16万辆、理想37.6万辆。而蔚来、小鹏、理想的的市值均超过千亿。而不少非官方观点认为,2024年小米汽车的销量预期为10万辆。
若小米汽车的月销量过万,或能够接近“蔚小理”的级别,小米的整体估值便有被拔高的可能;但小米汽车的销量表现不佳,资本市场便会把小米汽车看作负担,选择用脚投票。
从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的反馈,妙投认为,现阶段小米的整体估值并不会因小米汽车发布有所提升。最终,小米汽车月销量有望成为拔高小米估值的关键因素,还需等待成绩单的公布。
除了小米汽车,小米的手机、AIOT、互联网又有怎么样的表现呢?资本市场又会如何看待呢?
库存重回健康
一直以来,小米的商业模式是,用高性价比的手机等硬件产品吸引用户,通过游戏、广告等互联网服务实现盈利。作为整个商业模式的基石,手机业务的兴衰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对小米的定价。
在经历了1年半的销量低迷,小米手机已经出现了回暖的迹象,主要体现在有效的去库存之上。
这一点,促使小米的估值得以修复。从小米在二级市场的股价表现来看,2023年小米集团的股价涨幅达到了42.60%。
对于手机行业来说,“没有饿死的,只有撑死的”。
在库存方面,2020年9月华为因芯片断供销量大跌,小米手机的销量大增,2021年上半年一度成为全球第2。而小米的存货也从2020年9月开始,出现较大地增长。
(数据来源:choice)
2021年芯片出现周期性的紧缺,手机厂商也受到影响。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当时表示:芯片短缺正是考验厂商能力的时候。比如预测能力,小米拿到骁龙888的货可能是中国所有其他家加起来乘以1或2;骁龙870也是别人的2倍的量。
与此同时,小米11、小米11Pro、小米11Ultra、小米MIX Fold、Redmi K40Pro/Pro+等主要机型全部采用骁龙888处理器。而其他厂商采用骁龙888的机型较少,例如:OPPO高端手机Find X3采用骁龙870。究其原因,OPPO前副总裁沈义人曾经透露,采用这样的策略就是为了应对骁龙888芯片缺货的局面。
当大家以为小米手机将大干一场时,但结局却出乎意料。
2021年离开华为的荣耀重新杀回手机市场,小米11却因骁龙888处理器散热问题被消费者诟病,宏观环境承压导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低迷,小米手机的销量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库存激增。2021年Q3,小米的存货金额高达582亿。
而以线上销售为主的小米,不能把更多的库存压在渠道商,只能压在自己身上。
小米通过放慢发新机的节奏、减缓供应链采购的频率、降价等措施,来实现手机去库存。经历2年的去库存,2023年Q3小米的库存金额为368亿,已经回到2020年Q3的库存水位。小米的存货周转天数下降至63.7天,近11个季度的最低水位。
现在,小米手机的库存终于再次回到了健康的状态。
手机成长空间有限
库存好转也只能让小米估值部分修复。而小米手机业务继续向好,营收能够向上突破,才能够继续拔高小米估值。
营收的提升有两个途径,一是手机销量提升,一是手机提价。
小米管理层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几年前制定了手机高端化、小米之家的两大战略。手机高端化旨在提升手机的平均均价(ASP);拓展小米之家,是为了增加渠道及提升销量。
今年,是小米执行手机高端化战略的第3年。
相比小米13,今年发布的高端机小米14销量数据还是不错的。从小米14系列首次开售的前5分钟来看,其销量就已经达到小米13系列首销总量6倍。
但,这并不代表小米的高端战略就取得了成功。
妙投认为,小米14在高端机型中性价比突出,是其销量大涨的主要因素。从配置和价格来看,小米14的价格区间为3999~4999元,比其“越级”对标iPhone 15 Pro的价格低3000~4000元,而小米14搭载的骁龙8Gen3处理器与iPhone 15 pro搭载的A17 pro处理器性能接近。
“不是苹果买不起,而是小米更有性价比”。试问,哪个高端品牌没有品牌溢价,靠的是性价比呢?
因此,我们认为小米“高端化”的打法还没有打透。就高端化、差异化而言,小米仍需要加大研发力度,自研出核心零部件、系统及相关的功能,才能打造更多的卖点,其高端手机的价格带才能继续往上冲击。
反观拥有高端化成功案例的华为,其很大程度上却决于研发力带来产品的差异化,如:华为自研了麒麟芯片、鸿蒙系统、XMAGE影像模块。这些卖点也容易让消费者买单。
此外,对于小米手机整个基本盘而言,2023年Q3小米智能手机出货均价996元,同比下滑5.8%,其原因是相对低价的拉丁美洲、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出货占比提升,拉低了公司手机的均价。
可见,小米14虽然卖得不错,还不足以拉动整体的价格带,高端手机的占比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而小米的另一张牌,拓展线下渠道小米之家又打得怎么样呢?
从2015年9月第一家小米之家,前五年仅诞生了2000家小米之家,但在2021年,小米之家就新增了8000家,总量超过10000家,下沉至3、4线城镇。
虽然小米之家起势很快,但是线下渠道的运营并没有那么顺利。
2022年年底,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就曾表示,小米新零售部门要持续推行降本增效,处于亏损边缘的直营店要适当减重。据百度地图显示,上海市的部分小米之家出现了地点关闭或搬迁的信息。
从国内手机市场份额变化来看,根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1年Q3~2023年Q3,小米在国内市场份额介于10%~15%之间,多数时间排在国内市场的第4位。
可见,线下渠道的拓展,并没有给小米的国内市场份额带来太大的提升。
从全球的手机战局来看,小米的表现仍较为强劲。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3年Q3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第3。小米已经在印度、欧洲等海外市场已经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而市场蛋糕也就那么大,当下也不会有类似华为退出欧洲市场的机遇,让小米手机在海外市场份额大增。
另外,复盘近几年全球手机销量,我们可以发现小米手机与全球手机销量的表现较为一致。
对于2024年,机构普遍对全球智能手机有复苏的预期。据Canalys预测,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为11.7亿,与2023年相比,预计上涨4%。
因此,从销量的角度来看,在电子消费复苏的预期下,小米的手机销量也将跟随回暖。
总体来看,妙投认为,2024小米手机均价、销量不会有较快的增长,手机业务也难以拔高小米的估值。
AIOT、互联网业务稳健增长
除了手机,小米的AIOT、互联网业务能否能拔高小米估值呢?
小米的AIOT业务,包含电视、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等硬件设备。目前,小米的AIoT品类已超过200余种,涵盖了95%以上的日常生活场景。截至2023年Q3,小米AIoT连接设备已近7亿台,维持多年20%+的同比增长,米家用户也达到8400万。
另外,小米高层多次对外宣称,拥有5年及以上连接至小米AIOT平台的设备的用户数,具备很高的黏性,这一用户数于2023年Q3达到1370万,同比增长26.0%。
从AIOT的营收表现来看,2023年Q3实现营收207亿,同比增长8.5%。AIOT业务的增长主要原因为,平板、大家电等业务增长驱动的。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平板、空调、洗衣机、冰箱均出现增长。
手机、硬件设备是小米的基石。小米的硬件设备覆盖的群体越广,就越能拥有更多的MIUI用户,也为小米的互联网业务的增长打下基础。互联网业务是小米毛利率最高的业务,占利润比例为40%左右。
2023年Q3,小米的互联网收入实现了78亿元,同比增长9.7%,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小米的广告业务收入为54亿元,同比增长15.7%;小米的游戏业务收入为11亿元,同比增长5.6%。由于广告业务的增长,小米的互联网业务的毛利率达到74.4%,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可见,小米AIOT、互联网业务表现仍较为稳健,并未出现超预期地增长,无法成为拔高小米估值的理由。
那么,当下如何看待小米的估值水平呢?
考虑到明年消费电子有复苏的预期,小米手机的库存逐步改善,小米手机的销量和ASP有望持续向好。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小米海外战略的持续深化,小米的AIOT业务、互联网业务也有望继续增长。
据机构预测,2024、2025年小米有望实现营收为3094亿元、357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16%。2024年、2025年小米有望实现调整后净利润为239亿元、257亿元。
对于小米的手机、AIOT等传统硬件业务,妙投认为可以给予15倍的市盈率;对于小米的互联网业务,妙投认为给予25倍的市盈率。同时,假设2024年小米手机、AIOT业务、互联网业务分别占利润比例为35%、25%、40%,小米的市盈率为19倍较为合理。
截至1月15日,小米的市值为3561亿。从小米当下市值及机构对其业绩预测来看,小米的市盈率为15倍。抛开汽车业务,小米仍有估值修复的空间。
小结
经历了2年的有效去库存,小米的库存重回健康水平。小米的估值已迎来了修复。在手机、AIOT、互联网业务稳健增长的预期下,小米估值难以再次拔高。
当下,小米汽车是影响小米整体估值的X因素。未来,若小米汽车月销量接近万辆,达到造车新势力的水准,小米的估值有望再次提升。后续,小米汽车的销量值得关注。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