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顶风强删“不作恶”:这个AI老大你们谁爱当谁当去吧互联网+

邻章 2018-05-22 17:29
分享到:
导读

似乎,我们正在看到一个从天界掉落凡间,而且是脸先着地的谷歌,其所代表的科技理想国正在一步步的坍塌,而其伪善皆为利的本质正在一步步显现。

文|邻章

近日,谷歌正与其员工就是否要将其人工智能技术用于美军无人机项目,以助美军无人机在未来迅速识别兴趣目标和人体,展开了一场拉锯战。

由于担忧人工智能技术滥用而导致的道德问题以及未来美国军方利用这些技术进行战争和攻击的潜在风险,已有为数众多的谷歌员工签署了拒绝项目的请愿书或是愤而辞职。

然而谷歌态度十分傲慢,外界舆论压力丝毫没能影响谷歌的决定,更有媒体爆料,谷歌甚至已经删除了长期以来宣称的“不作恶”准侧,大有一副“这个AI老大你们谁爱当谁当去吧”的决然架势。

1.png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谷歌有近4000名员工签署请愿书,强烈要求公司停止开发强化美军无人机监视机能的AI技术。不止如此,全球知名专家学者也在联合发声,试图阻止谷歌与美军合作,诸如机器人武器控制国际委员会(ICRAC)就对外发布了正式公开信。但如此种种却并没能改变谷歌的一意孤行(毕竟这代表着未来,据美国科技媒体Gizmodo报道,由于谷歌执意与美国五角大楼合作,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美军无人机,已经有十多名谷歌相关项目员工愤而辞职抗议。

谷歌为什么不舍弃美国军方项目,新浪科技驻美硅谷记者郑峻说得坦白,核心还是为了逐利,这个项目只是一只投名状,目的是为了争夺美国军方价值数百亿美元的云服务和其他技术合同的大蛋糕。

而为了逐利,所谓的“不作恶”事实上早已被谷歌抛诸于脑后。当然,说来有趣的是,谷歌似乎是有先见之明,事实上其早在2015年8月谷歌重组并将Alphabet作为母公司时,就将此前一直让谷歌荣誉加身,被国内用户视为技术灯塔的“不作恶”信条给改为了“做正确的事情”,而现在,在其最新的行为准则中,“不作恶”的文本已经几乎完全删除。

2.png

从来没有不作恶,标榜“不作恶”的谷歌作了哪些恶?

似乎,我们正在看到一个从天界掉落凡间,而且是脸先着地的谷歌,其所代表的科技理想国正在一步步的坍塌,而其伪善皆为利的本质正在一步步显现。回溯历史,我们更能看到的是,被国内一些人士包装成完美化身的谷歌,其实即使“不作恶”这一信条还在的时候,其也可以说是恶果累累。简单列举几条,大家感受一下。

(1)大卫·惠特克事件——谷歌早年的假药广告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网络搜索引擎,事实上谷歌主宰着用户的信息获取,而依靠这种垄断性的力量,谷歌在早年的时候也用竞价排名的方式来推广一些不良、虚假信息,比如发布美国明令禁止的一些药品广告,但其在因为网络药品广告问题接到美国国会三个不同委员会的调查质询时,当时负责全球网络广告的副总裁谢莉尔·桑德伯格还信誓旦旦的宣称:谷歌会通过第三方认证服务来严格审核互联网医疗与药品广告。

而后的故事可能许多人都知道了,在2009年的时候,美国政府让一名名为惠特克的假药贩子伪装成为一位广告商,在谷歌网站上投放美国政府所禁止投放的医疗广告,进行钓鱼执法,最后这名男子成功的在谷歌上投放了美国政府禁止的固醇类药物广告、堕胎药、精神治疗药物的广告以及伪造的售卖合法药品的网站的推广。被美国政府逮个正着,最后不仅在当时形象扫地,并且在2011年的时候,同意支付5亿美元罚款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协议,了结了这桩丑闻。

(2)棱镜门事件——信息监控

在2013年6月爆发的棱镜门事件中,谷歌也是其中一份子。

根据斯诺登向《卫报》及《华盛顿邮报》透露的消息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依据“棱镜”监控计划秘密从包括谷歌公司在内的9家美国公司收集用户数据,以跟踪人们的行踪与交往状况。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和联邦调查局(FBI)于2007年启动了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控项目,通过直接进入包括谷歌以及旗下YouTube视频网站在内的9家美国公司的中心服务器,进行数据挖掘、实时跟踪用户电邮、聊天记录、视频、音频、文件、照片等上网信息,全面监控特定目标及其联系人的一举一动,打着维护国家安全的幌子,进行情报收集监听。通过棱镜计划,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都成为美国的监控对象,不仅有美国的“敌人”还有美国的“盟友”。其中,伊朗是被美国收集监控情报最多的国家,超过140亿条。其次是巴基斯坦,达到135亿条。约旦虽然是美国在阿拉伯世界中“最亲密盟友”之一,但也被收集了127亿条。埃及被收集的监控情报为76亿条,印度列第五,为63亿条。

虽然谷歌在这件事情曝光之后,进行了所谓的起诉美国联邦政府,要求获得披露美国政府索取用户数据行为细节的授权。来进行危机公关,但这显然不能抹去谷歌在棱镜门中所扮演的帮凶角色。

3.png

(3)人为操作搜索词,干涉美国大选

如前所述,谷歌在搜索引擎上占据着垄断地位,其不仅在用这种垄断地位源源不断的赚钱,甚至开始利用垄断地位,进行人为操作搜索词让搜索结果偏向于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试图以此干涉美国大选。在2016年9月美国大选激战正酣时,俄罗斯卫星网发布了一篇美国行为研究与技术学会的高级研究心理学家、Psychology Today的前主编罗伯特·爱珀斯坦(Robert Epstein)撰写的独家研究报告:称谷歌搜索公司(Google)利用自身的“关键词自动完成功能”(autocomplete)操纵美国大选的舆论和投票。宣称谷歌的搜索算法可以轻易地影响到摇摆不定的选民的投票偏好,从人口统计的角度来说,它影响的选民比例在20%到80%之间。

虽然谷歌也是照例否认,但这却依旧不能掩盖其与美国政府特别是民主党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在2012年奥巴马竞选连任总统时,谷歌就是他的第二大“金主”,而维基揭秘”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在此前也爆料称:在本届美国竞选活动中,谷歌公司为希拉里团队提供网络及数字技术支持,直接参与希拉里竞选联盟的工作,与美国国务院进行利益交换。

(4)滥用互联网主导地位,践行垄断霸权

而在上述种种之外,事实上谷歌作恶,可能更为人所知的是其滥用自身在互联网和其他领域的主导地位,在相关市场创造优势,谷歌滥用其在一般搜索方面的霸权地位来主导网上产品搜索市场,排斥、威胁未与自己合作的企业的生存发展。

据36氪报道:当下谷歌仅在欧盟,就面临着谷歌搜索、广告服务和安卓系统三大指控,最高面临270亿美元的巨额罚款(如果指控成立的话)——在2015年4月,欧盟指控谷歌在其搜索结果中偏袒自家的购物服务,对竞争对手不公平。2016年4月,欧盟指控谷歌在欧洲移动市场滥用了其主导地位,给Android设备制造商和网络运营商设置了不公平的限制。2016年7月,欧盟称谷歌AdWords广告服务,通过与合作伙伴签署严格的合约条款,从而违反了欧盟反垄断法。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自主创新才是出路

一直以来,谷歌利用“不作恶”这一信条,笼络了诸多人士为其站台,在国内,更有许多用户将谷歌视为是技术灯塔、信仰所在,认为谷歌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存在。但简单回溯历史,我们却能发现谷歌其实早已恶果累累,“不作恶”只不过是国人对谷歌美妙幻想的糖衣,患上的是政治幼稚症。而从这个层面来说,谷歌如今主动移除“不作恶”这一信条,倒也是真正的认清了自己的本质。

真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而回到现实,事实上我们也能发现,似乎也从未有主动不作恶的老美。远的就不说了,就拿近的来说,中兴事件就是美国作恶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其为了阻挠中国的5G研究进程,开始以欲加之罪对中兴实施核心芯片禁令,这不仅让中兴数万名员工面临失业风险,也对上下游产业链造成了重大影响。

如此种种,告诉我们的一个浅显道理是:不要被美国公司的糖衣炮弹、外表宣传所迷惑,事实上他们才是真正的恶的代表,打着“不作恶”口号做起恶来毫不知耻,面对这些公司,我们应该怎么做?

事实上,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加强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无论是在底层的芯片、系统、AI上,还是在应用层的搜索、社交、网购这类App上,一方面要加强创新,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让优胜劣汰的竞争充分活起来,而另一方面得实现自主可控,保障我们用户的隐私信息不被盗取、泄漏、滥用。

在这里,我们也正在看到上至政府层面下至国内科技互联网公司,都在维护用户信息安全、加强科技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这些方面下了大力气。

国家层面,在2016年的时候,就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来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

而在公司层面,我们也看到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企业正在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掌握核心技术,为国内用户提供更好的科技互联网体验。诸如阿里、腾讯带来的移动支付创新,百度研发人工智能技术,扛起在自动驾驶、语音识别领域赋能国产大旗,共同打击网络黑产,维护用户信息安全等等,皆是代表。

在这里,倒让我想起了《国际歌》中“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的歌词。对于中国企业、用户而言,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谷歌远不是技术灯塔,不作恶也只不过是其蒙蔽部分国内用户的伪装,国人要实现技术普惠理想,唯有自主创新才是出路。

注: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邻章,微信号:1301356174,微信公众号:“邻章”,欢迎署名转载。

本人系独立撰稿人,腾讯科技2016年年度新媒体,关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文章在虎嗅、钛媒体、界面新闻、百家号、搜狐科技、腾讯、雪球、品途商业评论、今日头条等30余家平台发布。

谷歌 美国 技术
分享到: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