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浪潮下,瑞思学科英语的“突围”与“回归”互联网+

观察君 2018-11-26 19:11
分享到:
导读

众所周知,瑞思2017年登陆美股,眼下,正值上市一周年。

近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2018GET教育科技大会上,瑞思教育CEO孙一丁发表了“教育资产证券化大潮下,如何保持教育初心”的主题演讲。

在这次演讲中,孙一丁就当前教育产业中的资本力量和影响,以及上市以来瑞思的发展成果,和与会嘉宾进行了沟通和探讨。

众所周知,瑞思2017年登陆美股,眼下,正值上市一周年。这一年,瑞思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挑战?瑞思未来的规划是怎么样的?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瑞思来说,有哪些影响?

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观察网记者采访了瑞思教育CEO孙一丁。

机遇与挑战并存 瑞思的未来很美好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教育行业的总收入从2013年的3.0365万亿人民币增加到2017年的4.1942万亿,预计到2022年,教育行业总收入将达到6.2546万亿的规模,年复合增长率8.3%。政策扶持和产业利好让中国教育行业的增长幅度成功“跑赢GDP”,这块万亿级别的大蛋糕也成了众多资本力量的目标。

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瑞思于去年10月20日在纳斯达克成功IPO。上市这一年,瑞思在校区规模、营业收入、学员数量等方面都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增量。对于未来,孙一丁认为,随着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国家政策监管加强,挑战和机遇是并行的。

据孙一丁介绍:“未来,瑞思不仅要致力成为素质教育集团,也会在智能科技方面发力。瑞思在科技方面的应用有三个方向,一个是科技赋能教育,一个是科技赋能教师,一个是科技赋能运营。目前,瑞思正在搭建两大智能平台,一是COS智能管理系统,从前端、后端、中端整个体系串起来。另一个是智能学习系统,将孩子的学习,老师的培训,以及家校,和家长的沟通,这些内容串起来。”

“突围”的教育AI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很多互联网教育公司开始崭露头角,“互联网+教育”也成为行业热议的焦点。对此,孙一丁表示,互联网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能给教育提供很大便利,但它决不是教育的核心。所以,对于瑞思来说,我们更愿意称之为“教育+互联网’。

对于某些教育领域推出的早教机器人,孙一丁说:“AI智能产品,更注重在家庭教育这一块,比如跟你打招呼,叫你刷牙、洗脸,教你一些单词和口语类似这些东西。这些内容对于我们来讲是辅助孩子学习的一种方法,还不能完全替代或者是完全解决教育遇到的一些问题,我觉得这类产品还是在培养孩子的兴趣,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

在谈到线上线下教育时,孙一丁表示:“3到12岁这个年龄段,我不认为线上教育是更好的教学方式,教育是需要温度的,在这个年龄段,除了跟老师之间的互动以外,学生之间的交流,它的社会性和其他的能力的培养,都是线上没有办法没有完成的。所以这个年龄段,线下的教学是为主的,同时线上做一些辅助,比如外教口语方面。”

据了解,去年瑞思就推出了面向4到12岁孩子的在线口语课程Can Talk。这个课程也是瑞思线下课程的一个有利补充,孩子在线下学习学科知识,锻炼团队合作、项目管理、演讲演示等能力,在线上更多的是进行口语的复习和交流。

孙一丁坦言:“我们认为未来线上教育对于线下教育,是一个挺不错的补充。是今后线下教育的标配,大部分在线下,有一部分在线上,我们自己会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教育方式一直走下去。”

“回归”的教育本质

互联网解决的是距离问题,互联网教育方面有它的优势,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用互联网教育的原因。就现在而言,互联网技术能给我们提供很多帮助,正如目前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也是一种行业的升级。

孙一丁说:“说到课辅方面,瑞思也在做智能学习平台,包括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课后一部分的东西,线下学习以后回家利用线上的工具解决家辅的问题。另外线上辅助,孩子有大量的阅读,线上不光是看,也有说,也有语音的纠正等等,对我们帮助都非常大。AI也好,互联网也好,今后对于教育是有很大的帮助。不管科技如何发展,教育的本质不会变,上下五千年就是这样一种面对面的授课方式永远不会改变。

最后,孙一丁表示:“互联网教育现在也在不断发展和延伸,但教育还是要回归到它的本质,不管是线上线下,课上课下或者校内校外这样的方式,真正给到孩子和家长的东西,最终还是要有温度,并且要有教学效果。”

瑞思教育 孙一丁 教育
分享到: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