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陷百亿并购危机89.5亿商誉悬顶 亟待走出卢敏放时代提振市值破局快讯

长江商报 2024-04-22 12:30
分享到:
导读

乳业巨头——蒙牛乳业(02319.HK)正陷入“发展焦虑”。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乳业巨头——蒙牛乳业(02319.HK)正陷入“发展焦虑”。

蒙牛新任总裁高飞正式亮相至今,还不到一个月,但摆在他面前的,是不及预期的业绩,以及因频繁并购逐年攀升的商誉。

此前的3月27日,在蒙牛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高飞正式亮相。此前一天,蒙牛宣布高飞接棒卢敏放,成为蒙牛新的掌舵人。

从履历来看,高飞属于“老蒙牛人”,他自1999年加入蒙牛集团,2016年起出任集团副总裁、常温事业部负责人,曾带领团队成功打造高端品牌“特仑苏”。

卸任的卢敏放,已执掌蒙牛近8年,他曾在2017年高调公布蒙牛的“双千亿”目标,即“2020年蒙牛销售额要达到千亿,市值也要达到千亿”。

然而现实是,蒙牛乳业的千亿营收目标一再爽约。2020年—2022年,蒙牛乳业营收规模分别为760.35亿元、881.4亿元和925.9亿元。刚刚过去的2023年,蒙牛营收距千亿规模仍有一步之遥。

此外,逐年攀升的商誉,对蒙牛而言也是巨大的潜在危机。财报显示,2023年蒙牛乳业商誉为89.52亿元,相比2017年的45.33亿元,已接近翻倍。

从股价来看,截至4月19日,蒙牛乳业报收15.2港元/股,总市值不足600亿港元,股价和最高点52.63港元/股相比,已跌去超七成。

随着卢敏放卸任总裁,如何破局“双千亿”的压力来到高飞这一边。有行业人士分析表示,目前蒙牛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对内,增长瓶颈已经出现;对外,收购的企业发展都不如预期,而且,目前蒙牛和伊利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高飞想要带领蒙牛走出困境,显然并不容易。

频繁收购商誉激增至89.52亿

日前,蒙牛乳业披露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蒙牛乳业实现营收986.2亿元,同比增长6.5%;归属于权益股东净利润为48.09亿元,同比下降9.3%。

从净利润数据来看,蒙牛乳业2023年的经营业绩明显低于市场预期。此前多家券商普遍预测蒙牛2023年净利润将落在54.1亿元到64亿元之间,实际数据与此相差甚远。

业绩会上,卢敏放也提到了任职期间的问题。他认为,在并购业务上,管理并不够。财报显示,2023年,蒙牛乳业资产负债率达到56.04%。2021年和2022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7.19%、57.52%,虽然与2023年区别不大,但拉长周期来看,在2016年时蒙牛乳业的资产负债率仅有48.08%。

而逐年攀升的商誉,对蒙牛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危机。截至2023年年末,蒙牛乳业商誉价值高达89.52亿元,较2017年同期(45.33亿元)增长超过44亿元,另有无形资产153.51亿元。

实际上,蒙牛乳业的商誉之所以会激增,跟频繁的收购有很大关系。过去几年,蒙牛乳业完成了现代牧业、中国圣牧、贝拉米、妙可蓝多等多起重大战略投资。据统计,2017年以来,蒙牛对外收购所动用的金额超过100亿元。

不过,部分溢价收购的资产明显让蒙牛面临到商誉减值的压力,例如花大力气收购的贝拉米。2019年,蒙牛乳业宣布拟以14.6亿澳元(约合人民币71亿元)的对价收购澳大利亚奶粉品牌贝拉米,并带来57.93亿元商誉,溢价率高达527.4%。2021年—2022年,蒙牛对贝拉米分别计提商誉减值6.2亿元、7.42亿元。

蒙牛乳业加码投资的“奶酪茅”妙可蓝多,境况同样不容乐观。2020年1月6日,妙可蓝多宣布引入蒙牛乳业为公司及下属全资子公司为战略股东,以每股14元的价格向蒙牛转让5%的股份,转让总价为2.87亿元。此后,蒙牛通过定增、二级市场买入等方式多次增持妙可蓝多股权,总投资40亿元,最新持股比例达到36.51%。

但由于奶酪市场不景气,妙可蓝多如今陷入业绩、股价“双杀”的局面。2023年妙可蓝多实现营收、净利润分别为40.49亿元、0.63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6.16%、53.90%,遭遇了自2016年上市后的首次营收、利润双降。此外,在股价上,截至4月19日,妙可蓝多的最新股价只有11.95元/股,较巅峰时期股价84.5元/股跌去超过八成。

“元老”高飞接棒能否破局?

如今的蒙牛正走出卢敏放时代。

3月26日,该公司公告称,卢敏放升任副董事长、卸任总裁并继续担任执行董事。原高级副总裁、常温事业部负责人高飞接任公司总裁,并担任执行董事。

高飞已是蒙牛迎来的第五任总裁,在卢敏放之前,历任总裁依次是牛根生、杨文俊、孙依萍。

巧合的是,2016年卢敏放接任蒙牛总裁时是47岁,而今年高飞刚好47岁。不同的是,2016年时蒙牛处于业绩亏损、被老对手伊利甩在身后的危难时刻,卢敏放临危受命,启动一揽子改革措施,蒙牛营收在此后也出现了好转。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追上老对手伊利,在掌舵蒙牛的第二年,卢敏放便提出了著名的“双千亿”目标,即“2020年销售额和市值均要达到千亿”。

遗憾的是,虽然这些年蒙牛跑得够快,但始终没能超过伊利,在2022年伊利的营收已经高达1232亿元,而同期蒙牛的营收是925.9亿元,伊利比蒙牛多出306.1亿元。

2023年,蒙牛实现营收986.2亿元,同比增长6.51%,是离千亿目标最近的一年,但依然没能超过千亿。

更为致命的是,在赚钱能力上,蒙牛远不及伊利。2023年蒙牛净利润为48.09亿元,同比下跌9.31%,全年净利润不及预期。而伊利2023年仅前三个季度就净赚93.8亿元。

据了解,卢敏放本人做奶粉出身,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达对蒙牛奶粉业务的重视,并先后主持并购奶粉品牌君乐宝、雅士利,只为补齐“短板”。然而,在卢敏放任期内,奶粉在蒙牛整体业务中的表现未见起色。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蒙牛奶粉业务实现收入38.02亿元,较2022年下降约6000万元。而放眼近5年,蒙牛奶粉业务收入更是连年下滑,2019年其奶粉业务收入为78.7亿元,2020至2021年跌至50亿元以下,此后两年又跌至40亿元以下。

那么,蒙牛的“老人”高飞接任后,该如何破局?从高飞的履历来看,其1999年就加入了蒙牛集团,从销售及营销部区域经理、中心经理、销售总经理、营销总经理等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走了上来。2016年高飞出任集团副总裁、常温事业部负责人。在蒙牛,高飞带领团队成功打造高端品牌“特仑苏”,开辟了中国高端奶制品市场。

对于2024年的战略规划,卢敏放表示,蒙牛提出了“321”战略,即三个聚焦,聚焦研发创新、品牌建设和数智化转型;两个加速,加速渠道优化和新业务发展;一个中心,所有的工作要为消费者、为广大合作伙伴奉献价值。

在行业分析人士看来,高飞上任或可为蒙牛带来内部稳定,但若想缩小与伊利的差距,高飞需要为蒙牛优化战略。一是优化成本控制,针对增收不增利的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公司的成本结构,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提高盈利能力;其次,仍需补齐奶粉业务等方面的短板,上一任领导未能解决的“历史问题”,仍等待着新任总裁高飞着手解决。

乳业 蒙牛乳业
分享到: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