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谋划”二次上市,公益人设崩塌?快讯

中国保险家 2024-11-21 23:04
分享到:
导读

自水滴公司2021年5月赴美上市后,时隔三年,公司正寻找赴港二次上市的机会。消息一出,业内热议。

来源:经理人传媒旗下《中国保险家》杂志融媒体中心

自水滴公司2021年5月赴美上市后,时隔三年,公司正寻找赴港二次上市的机会。消息一出,业内热议。

欲二次上市

11月,水滴公司CEO沈鹏在香港金融科技周期间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公司将寻找机会最快两年内在香港进行上市。而早在三年前,水滴公司以12美元的发行价成功登陆纽交所。

上市后,股价一落千丈。截至11月20日,水滴公司(WDH)收盘价已降至1.15美元,较发行价跌幅超过90%,几乎触及1美元的退市警戒线。

在这节骨眼上,水滴公司提出赴港上市的计划,不得不让人揣测这背后的动机。

实际上,水滴公司正在积极拓展香港市场。例如,成立了持牌保险经纪公司——水滴金融,目前与全港超过20家大型保险公司及合作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上线了超过1000种产品。

可见,水滴公司此时提出将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既是自救也是避险。特别是特朗普重返白宫的可能性,让中概股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早在2020年,特朗普任内,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出台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导致许多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面临前所未有的退市压力。这一政策的实施,让中概股在美国市场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

数据显示,2021年有8家中概股回港上市,其中5家选择了第二上市,3家选择了双重主要上市。2022年,10家中概股回港,7家选择了双重主要上市,3家选择了第二上市。这一波中概股的“回流潮”反映出企业对美股市场的深深忧虑。

水滴公司此时的决定,显然是在多重压力下的明智之举。通过在香港进行第二上市,不仅可以增加融资渠道,还能有效规避美股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这对于水滴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披着“公益”的外壳

不少人对水滴公司存在刻板印象,仅停留在水滴筹。实际上,水滴的业务架构分三大部分——保险、众筹以及其他。换言之,水滴筹是以公益众筹之名,行互联网保险销售之实。

在早期阶段,水滴筹的主要任务是为公司的核心盈利业务——水滴保引流。2018年,水滴保的首年保费中,85.1%来自水滴筹和水滴互助的流量转化,其中水滴筹贡献了46.5%。然而,随着公司战略的调整,第三方流量渠道、自然流量和复购的比例迅速攀升,2019年分别达到34.8%和29.8%,逐渐取代了水滴筹和水滴互助的地位。

尤其在严格的监管环境下,包括水滴互助在内的多个网络互助平台被迫关闭,水滴互助也因此从公司的核心业务中消失。尽管如此,水滴筹依然稳坐公司流量入口的宝座。财报显示,自2016年上线至2023年底,水滴筹已累计吸引约4.5亿用户,为超过310万名患者筹集了626亿元捐款。水滴筹至今仍是水滴公司不可或缺的流量来源。

但消费者并不买账。

2024年4月2日,庆城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成功破获一起利用水滴筹诈骗案件,抓获1名嫌疑人。据案情介绍,李某鑫公司委托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报警,庆城县一辖区居民在水滴筹平台上传虚假患癌资料,骗取爱心人士捐款,请求查处。接警后,经查情况属实,嫌疑人郑某堂因急于用钱,听信他人支招,制作自己患有胃腺癌二期的假病历材料上传至水滴筹平台,在平台发起众筹募捐,骗取社会爱心人士帮扶捐款35次。

此外,今年315,水滴保被中国消费者报曝光危害消费者权益。报道指出,水滴保宣传的“每月1.9元可投保600万(尊享版)”的广告,让许多消费者掉入了陷阱。消费者在支付1.9元的同时,不知情地开通了自动续费服务,结果被水滴保扣取了几百元,引发大量投诉。这种“套路式”营销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专业人士表示,短视频平台和直播间打出的“1.9元买600万元百万医疗”的广告,以小额支出获得大保障为噱头,吸引消费者注意。但在购买过程中,故意引导消费者点击高额付费页面,这种营销手段涉嫌夸大收益、曲解条款,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此外,广告声称1.9元可以购买600万元保额的尊享版,实际上只能买到300万元保额的普惠版,涉嫌价格欺诈。

业绩大起大落

根据水滴公司的最新披露,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归母净利润达到8829万元,同比增长306.9%,超出预期21%。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营业费用的压缩,占收入比为45.1%,同比下降了12个百分点。然而,期内水滴公司实现营收6.7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79亿元微降0.4%,较上一季度的7.05亿元下降4%。

二季报进一步显示,水滴公司的三大业务板块中,第二季度保险相关收入为5.7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97亿元下降4%。第二季度水滴筹经营亏损约为2294万元,但亏损有所收窄。医药服务业务方面,2024年第二季度收入约为2640万元,环比增长4.2%。可见,作为“现金奶牛”的保险相关收入整体增长乏力,难以支撑公司的业绩表现。

不仅仅是二季度,自上市以来,水滴公司的营收连续下滑,形势严峻。2023年公司营收仅为26.31亿元,同比下降6.1%;2022年营收为28.02亿元,较2021年的32.06亿元下降了12.44%。更为堪忧的是,保险相关收入从2021年的30.71亿元降至2022年的25.59亿元,再到2023年的23.41亿元,连续三年呈明显下滑态势。与此同时,归母净利润也大幅缩水,从2021年的15.74亿元锐减至2022年的6.08亿元,再到2023年的1.64亿元。

总而言之,水滴公司计划赴港上市算是释放了一个正向信号。然而,公司更需在保险业务上下功夫,真正提振经营业绩。否则,再多的资本运作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水滴 上市
分享到: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