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医疗器械方兴日盛,将是一轮新的资本掘金?观点
提到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此前很多人都会视如敝履,认为“盘子太小”、“过于细分”、“发展掣肘”,然而现在看来,这些标签打得过早,甚至是有些冒失和可笑。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就像魔术里的白手套,外行凑热闹,内行看玄机。
提到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此前很多人都会视如敝履,认为“盘子太小”、“过于细分”、“发展掣肘”,然而现在看来,这些标签打得过早,甚至是有些冒失和可笑。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就像魔术里的白手套,外行凑热闹,内行看玄机。
毫无疑问,医药健康产业涉及范围广、板块众多、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前景巨大,加之在移动互联网、新零售、人工智能等“新物种”的连番冲击下,这艘大游轮开始从豪华版向进击版重组改造,成为当之无愧的朝阳产业。不过,也有一部分洞察力超强的人总能透过表面,看出更多的门道和趋势,在风口前比别人捷足先登、拿到机会。
上月,阿里健康董事、天猫医药健康总经理康凯离任,随后媒体爆料,这位中国最早的医药电商开门人已经加入康复之家,以合伙人和CEO的身份开始转投家用医疗器械的发展。
一时间,家用医疗器械被猛推到台前,众说纷纭。
作为医药健康产业的基础支撑部分之一,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已破千亿级,但到底会不会持续走高,无法下定结论,“康凯现象”是偶然还是风向,也无法给出确定答案。但是几个趋势需要看清,或许具有更大的参考意义。
第一,药械占比正在悄然变化。
在国外,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占比近乎1:1,而在国内,药械比例为1:3,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其中政策原因不可忽视。
早在2000年,日本开始实施介护保险制,医疗器械(包括家用)可进行租借,保险报销比例高达90%,极大促进了器械的使用率和消费体量。此外,家用医疗器械和药无分轻重,在生活中应相辅相成,离开药品,器械无法充分发挥价值,而离开器械,药品无法满足多样性的健康需求,因此,在欧美很多国家,家用医疗器械和药品同等重要,并出台了各类给养政策。
不过从今天看来,国内药械1:3的窘境正在崩析,并在加速瓦解。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管理需求,以及人口老龄化、三高等慢性病发病率增长趋势,市场需求出现前所未有的旺盛。一方面,基于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国内部分地区开始试点类似于介护保险的长期照料险,政策阻力持续减弱,同时,一些省份逐渐放开医保政策,允许医保卡在医疗器械门店进行消费,这也必然带动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的大幅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处方药外流的呼声日益加剧,院方处方药的体量将大大缩水,医患关系也会随之出现微妙的变化,结果就是:原来院内处方药将被部分置换成院外保健品和家用医疗器械。通俗一点讲,就是医生将减少开具不必要的处方药,更推荐患者通过“小蓝帽”或家用器械进行康养。
第二,消费习惯的变化。从“病了就吃药”到“能不吃药就不吃药”,这是中国人在健康观念上的自觉改变。
以最常见的“打呼噜”为佐证,全球每天都有约3000人因为打呼噜致死。打呼噜不是毛病,大多属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范畴。此前治呼的办法就是就医、买药、观察,并且未有直接对症的药物治疗方案,而现在,世界公认最有效的办法是使用睡眠呼吸机,体积约一台Macbook的大小。不得不说,在国内家用器械门店,呼吸类产品一直都是营收大头,比例也在不断增长。
此外,人们开始将就医支出慢慢分配至院外市场。以脑卒中为例,经过治疗后的中国患者平均寿命可延长3年,而在国外却可以延长9年,导致6年生命之差的关键就是院后康复的重视与否。在国内,对于院外单病种解决方案还是蓝海一片,除康凯看中的康复之家外,大多只是口号生产者,而导致蛋糕一家独享的主要原因不是金钱,而是时间,时间决定了专业度和渠道链路的厚实度,没有这些,炒作概念终究无法入门。
不仅是康复人群,越来越多的亚健康、三高慢病、老年等消费人群也愿意为这种“健康套餐”买单——用“打包价”购买到整套的个性化健康服务,而主体部分正是血压血糖用品、呼吸机、理疗仪、轮椅、爬楼机等等家用医疗器械的组合运用。
第三,科技创新推动家用器械价值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数据化等新事物开始从云端应用到生活。智能坐便器可以监测如厕时常,提示便秘的可能性;智能花洒能够感应浴室的温度和洗浴时间,倘若老年人在特殊环境下发生意外会及时向家属警示;通过智能设备进行日常体检,通过数据智能绘制出指标曲线,并自动配对健康解决方案等。
这些改变都正在为家用医疗器械赋能,实现从医疗设备向生活用具的角色转换。不管是对于资本市场还是消费市场,“change life”似乎一只都是一针强力兴奋剂,就像乔布斯最爱的广告词一样:Think Different,谁抓住了用户注意力,谁创造了非同凡响,谁就能在当今市场中掘到足量的黄金。
第四,新零售带来的催化效应。新零售喊得火热,不是因为概念新潮,而是打动“人”心。相对旧零售而言,新零售的核心并非供应链和流量,而是用户体验,无论产品端还是场景端,都是围绕人的需求进行交互和转变。
纵观整个医药健康产业,家用医疗器械适逢其时。其一,家用医疗器械具有一定专业指导性,这就必然能引发与用户的持续互动,这正是可以实现顾客高粘度、搭建“社交帝国”的重要前提;其二,场可以无处不在,专营店、连锁药店、社区、职场、商区、学校以及电商平台等,场景规模自可连天匝地;其三,无连接不未来。与药品相比,家用器械具有药品无法比拟的数据属性,凭借覆盖用户广、使用频率高、人体强连接、家庭普适性等特点,在用户数据收集、分析、应用等方面占据天生优势,在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参考价值、商业价值等,将不言而喻。
总之,今非昔比。曾经被轻视的家用医疗器械方兴日盛,判断“康凯现象“是偶然还是必然,都已然无法限制这个行业的风口降临,而对于那些谙熟资本先机的人而言,也势必迎来新的一波掘金抢夺赛。
老马曾预言:“如果将来有人能超过我,那一定会是在健康产业”。如此看来,颇有意味。
江湖老刘,科技自媒体人,知名IT评论员。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