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亿泡泡玛特:是价值陷阱还是“巨头”前奏?观点
2025年3月,潮玩界顶流泡泡玛特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伴随着创始人王宁身家飙至千亿,广大股民和网友们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原来卖塑料小人比卖茅台还赚钱!”
当盲盒公司成了“港股茅台”,2000亿港元的市值到底贵不贵?
2025年3月,潮玩界顶流泡泡玛特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伴随着创始人王宁身家飙至千亿,广大股民和网友们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原来卖塑料小人比卖茅台还赚钱!”
毕竟,茅台毛利率91%,而泡泡玛特也不遑多让——2024年毛利率66.8%,该年净利润更是同比暴涨185.9%,考虑到泡泡玛特产品的特性和公司的年轻,称其为“年轻人的茅台”似乎其实并无不妥。
但资本市场总爱玩“薛定谔的猫”游戏:一边是券商高呼“买入”,目标价从135港元(大摩)到170港元(中金)不等;另一边,创始人王宁却曾悄悄减持套现超15亿港元。这不禁让人挠头:泡泡玛特究竟是下一个迪士尼,还是另一个“韭零后陷阱”?
种种迹象表明,在泡泡玛特拆盲盒式增长背后,其薛定谔的市值与“塑料茅台”的野望极具研究意义。
拆开2000亿的盲盒:IP、出海与“毛绒经济学”
业绩高光之下,不管是谁来拆解泡泡玛特的成功密码,其所构建的 IP矩阵都是绕不开的核心,也是该公司能够走向世界的基本盘。
事实也正如此,泡泡玛特最新的财报就像一本《IP致富经》:2024年,旗下四大IP(包括THE MONSTERS、MOLLY等)营收均破10亿,其中的“吸金之王”THE MONSTERS更是狂揽30.4亿,同比增长726.6%。
魔幻的是,泡泡玛特毛绒玩具营收在2024年暴增1289%,连CEO王宁都自嘲:“我们可能误入了毛绒玩具厂赛道。”
当然,自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开始,泡泡玛特从不缺爆品方法论,这一次也只是企业早早构建IP矩阵战略的一次集中爆发。
只是想要赢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仅靠产品故事还远远不够,全球化的故事同样必不可少。
如果说国内潮玩是“卷王争霸”,海外市场则是泡泡玛特的“钞能力秀场”。
2024年,公司海外营收占比飙至38.9%,东南亚市场贡献24亿(增速619%),北美市场增速556%,连西班牙巴塞罗那门店都排起长队,粉丝高呼“Labubu yyds!”
海外市场狂飙的背景下,泡泡玛特契合了当下中国文化创意输出国际的普遍愿景,自然在投资者心中拥有更多溢价光环。
值得注意的是,在IP、出海之外,泡泡玛特在运营端的“毛绒经济学”更加不容忽视。
作为一家曾经依靠门店输出影响力的企业,泡泡玛特早已摸索出一条两条腿走路的发展路线,其深谙“少开店、多搞钱”的哲学。
2024年,泡泡玛特国内门店仅净增38家,但单店收入靠抖音直播(营收+112.2%)和会员复购(49.4%)撑起半边天,甚至发明了“机器人商店到家服务”——借助越来越广泛铺设的自动售货机,成功让消费者一边吐槽“盲盒有毒”,一边贡献了源源不断的销售额。
风险警告:盲盒能赌一时,赌不了一世
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存在于泡泡玛特身上的风险与隐忧,从未从他身上剥离过。
相反,资本市场见惯了爬越高摔得越惨的案例,聚焦在泡泡玛特这种从出身就饱含争议和认知代沟的企业来看,同样需要警惕。
泡泡玛特风光之下最大的问题在于,盲盒或许能“赌”一时,却大概率“赌”不了一世。
一方面,IP存在生命周期,能经受时间长期沉淀的IP屈指可数,特别是泡泡玛特这样以盲盒玩具为载体的产品更会让人产生“会不会过气”的担忧。
实际上,泡泡玛特的IP更迭堪比娱乐圈:MOLLY虽仍是顶流,但营收占比已下滑,新晋IP CRYBABY增速1537%却难掩隐忧——毕竟,谁能保证下一个Labubu不会“塌房”?
另一方面,作为盲盒经济的代表企业,泡泡玛特始终存在着绕不开的盲盒争议:这玩意到底是潮玩还是“合法赌博”?
就像网友调侃的那样:“买盲盒像拆彩票,区别是彩票至少能中500万。”二手市场原价59元的圣诞款炒到2350元,家长怒斥“小学生氪金抽卡花200万”。
考虑到监管层早已出手限制未成年人购买,若政策再加码,泡泡玛特的“瘾性经济”恐遭重击。
届时,泡泡玛特拥有再多的潜在吸金价值都没有用,因为商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以社会价值为准绳。
最后在国际竞争方面,尽管泡泡玛特表现亮眼,但客观来说,他离成为“全球文化符号”还有很远的距离。
面对乐高和Funko们的围剿,泡泡玛特还得面对“IP本地化”的灵魂拷问:西班牙人真的懂Labubu的萌点吗?这些萌点又能否构成有限元素下的无限文化属性延展?
巨头前奏?王宁的“千亿野望”与资本局的AB面
面对成功,泡泡玛特创始人、CEO王宁的野心已经写在脸上。
2025年营收目标200亿(同比+50%),海外冲刺百亿,甚至扬言“千亿营收不是梦”便是最好证明。
支撑这一野心的,自然是泡泡玛特的三板斧。
IP生态化上,从手办到游乐园、甜品店,让Labubu占领你的书桌、客厅和周末;技术赋能上,AR展览、NFT盲盒不断,潮玩也要蹭上元宇宙热度;全球化上,推出全球化2.0,在纽约开旗舰店,去意大利搞联名,誓做“世界的泡泡玛特”。
但资本市场的耐心有限。若业绩增速放缓,当前35倍市盈率的估值可能瞬间崩塌——毕竟,2021年泡泡玛特市值腰斩的惨剧还历历在目。
泡泡玛特的故事像一场大型真人秀,也像潮玩界的“鱿鱼游戏”:玩家们为隐藏款疯狂氪金,资本为增长神话押注,而王宁在赌桌上笑称:“我们不是赌场,是迪士尼!”
是价值陷阱还是巨头前奏?答案或许藏在下一个盲盒里。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若泡泡玛特真能跨越IP生命周期与地缘文化的诅咒,2000亿港元不过是它“千亿野望”的起点。
毕竟,在潮玩宇宙里,想象力才是最贵的隐藏款。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