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与900亿身价的龚虹嘉,他们如何互相成就?互联网+

节点财经 2022-05-26 15:41
分享到:
导读

海康威视与900亿身价的龚虹嘉,他们如何互相成就?

海康威视与900亿身价的龚虹嘉,他们如何互相成就? 文 / 五行 出品 / 节点财经 20余次减持后,龚虹嘉累计套现约300亿元,若以最新市值计算,龚虹嘉夫妻剩余持股部分价值仍不少于360亿。 这是龚虹嘉20年多前的245万元的投资回报。作为天使投资人,龚虹嘉似乎稍显低调,外界对其认识也集中于他对海康威视的投资。 海康威视自崛起,到数次转型,穿越了业绩增长放缓的“三年困难时期”,2021年的营收、净利达到了又一高峰。做到安防业务的天花板级别之后,转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海康威视经历了什么? 本文透过海康威视经营数据、发展历史,尝试回答以下3个问题: 1、龚虹嘉如何帮助海康威视崛起,并推动它成长为“安防霸主”? 2、20余年,海康威视为何历经数次转型而至今活跃? 3、海康威视能否适应智能化时代,保持增长? / 01 / 崛起:背靠国企、押中赛道 投资人龚虹嘉一举成名 1999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副所长陈宗年和副总工程师胡扬忠决心创业。 从“国企”出发 两个在研究所已经待了30年的体制人,拉来了华科校友、当时创业圈小有名气的龚虹嘉。龚虹嘉投资了245万元人民币、占股49%入伙,大股东是持股51%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2001年底,“海康威视”诞生了。陈宗年任董事长,胡扬忠任总经理,龚虹嘉则任副董事长,三人组成了早期班底。 此前,五十二所的音视频监控技术堪称先进,随着监控技术从模拟范式向数字范式转变的转型时刻,海康威视凭借背靠的国企大股东积累的渠道优势,很快推出了基于MPEG4标准的板卡产品,当年即占领了国内60%的市场份额。2003年,海康威视成为国内第一家将H.264标准产品化的公司,借着这种新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海康威视以压倒性优势在主流压缩板卡的市场份额达80%,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 海康威视开始崛起,而幕后推手之一的龚虹嘉功不可没。 来自龚虹嘉的天使投资 龚虹嘉曾于1994年底创业,做出了中国收音机第一品牌德生收音机。此后,开始走上了投资之路。龚虹嘉投资的一大特点是投资同学或亲友,“机会也许就在你身边,你的同学也许就是你未来事业上的合作伙伴。”当看到陈宗年、胡扬忠对监控系统的创业热情后,他毅然出手。如今众人知晓的是他靠这笔投资获得2.5万倍回报,但这并非他一心“算计”的结果。海康威视准备上市前的2007年,龚虹嘉以自己将近一半的股份通过2000多万白菜价转送了胡扬忠等核心高管层,让他们从“职业经理人”的打工身份变为持股人。减少持股的举动让他赚少了,还是对团队的激励才让他赚得更多了?无人知道答案。 2010年5月28日,海康威视在深圳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以68元/股的发行价发行5000万股,融资34亿元。上市首日公司总市值即达409.7亿元。龚虹嘉因该笔投资而一举成名。而海康威视上市后,限售股一解禁,龚虹嘉就开始减持了——直到2021年减持达20余次。 2012年,海康威视成为了全球领先的安防企业,目前是全球市占率第一的安防企业,与博世和霍尼韦尔并称世界安防三大巨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也达七成。海康威视的崛起,与国内“平安城市”、“智慧交通”、“雪亮工程”等重大国家级项目的落地相关,政府客户长期也是主要营收来源。当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安防市场之后,海康威视成为最具竞争力的那一个。在国内,该行业的竞逐对手有大华技术和宇视科技。2015年,海康营收已是大华的3倍。而IT出身的宇视科技尽管来势汹汹,3年间便跻身国内安防前三甲,但是长期以来也未曾冲破其他两家的市场地位。 / 02 / 转型:逆势突围之后 好业绩能否持久? 2021年,海康威视创新业务阵营中的“萤石网络”开启分拆之路,准备A拆A上市。萤石网络上市,海康威视又一次站在了新路口。 从标准化到定制化,“走少有人走的路” “你客户说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这恰恰是国外公司欠缺的”,面对海康威视这种打法,国内外不少监控品牌在中国市场遭冷遇。自2016年至今,海康威视一直以“完全定制化”方案为外界所熟知,深度精细化运营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海康威视曾公开表示,“华为看不上这块业务”。 经历过多轮转型,海康威视才有了今天的样子。在2003年的视频监控储存产品大火之后几年中,海康威视业务逐渐由后端储存拓展至前端摄像机,成长为“视频监控产品全链条的供应商”。2006-2016年,中国安防产业的“黄金十年”中,海康威视则经历了从视频监控后端卡板及DVR产品的“标准化”产品供应商,向安防前端领域的“半标准化、半定制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角色转型,再到如今完全定制化。 从未掉队的海康威视,迈入了一个新时期。萤石网络的上市,正是是海康威视大转向的标志之一。据萤石网络披露,2019年-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64亿元、30.79亿元、42.38亿元,同比增长54%、37.6%、37.6%;同期,分别实现净利润2.11亿元、3.26亿元、4.51亿元,同比增长59.8%、54.5%、38%。创新业务的营收与净利润呈现高速增长,与海康威视传统摄像头业务占比逐渐下滑形成对比。 2021,海康威视大转弯 2021年,海康威视在财报里的定位发生了改变。最大的变化是不再强调以视频为核心,将业务领域明确定位为“智能物联AIOT”。海康威视的传统摄像头业务在2020年的全年营收中占收入比重达到45.42%。2021年年报中,原有的 “前端产品”、“后端产品” 和 “中心控制产品” 等归入了“主业产品和其他产品”一类。主业产品及其他产品的占比的比例从2020 年的 87% 下滑至 80%。 穷则变,变则通。海康威视这一转型看似主动为之,实则迫不得已。业绩增速持续下滑的“三年困难时期”(2018-2020),海康威视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股价持续低迷,外界曾一度怀疑其成长性。 2021年对于海康威视意义重大。7月26日,海康威视盘中最高价70.44元,股价创历史新高。令人意外的是,不久之后海康威视发布的2021年年中报显示,在海康威视最新的换届选举中,龚虹嘉卸任海康威视副董事长、董事。这也预示着海康威视最早的投资人龚虹嘉正式告别了。 在美国制裁的外部环境高压下,海康威视净利润获得两位数的增长,总营收也大幅上涨。2021年年报显示,海康威视总营收达814.20亿元,实现净利润168.00亿元,获得历史最好成绩。从增速来看,海康威视的总营收同比增长28.21%;净利润同比增长25.51%,均达到了2018年以来最高。 面向传统G端市场的公共服务事业群(PBG)进入成熟期,在历经2019、2020年不到5%的增速后,2021年同比增长19.85%,作为公司重要的现金牛业务,表现颇为亮眼。更重要的是,2021年PBG营收占比下降,仅为23.5%,相比2019年的41%大幅下降,这意味着对政府项目的依赖度持续降低。 / 03 / 智能化时代,海康威视的危机 “安防市场已经过了最赚钱的时期”,这成为当下市场共识。当全球安防市场天花板渐近,市场需求增速稳定在10%~15%之间时,首当其冲的是海康威视等市场份额居前的企业。 当安防市场接近天花板后,部分企业甚至迈入“去安防化”的阶段,而智能化成为未来新方向。 据2021年,海康威视、宇视科技(千方科技)年报显示,业务定位做了更改。海康威视的定位是“智能物联AIoT:将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服务于千行百业,引领智能物联新未来”,宇视是“全球AIoT产品、解决方案与全栈式能力提供商”。而大华股份此前已改为“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不见“安防”,只有“物联”。 随着安防+人工智能越来越成为未来方向,华为、AI四小龙、互联网巨头等凭借人工智能优势纷纷布局。目前,国内安防领域的龙头海康威视的引领下,国内安防行业的智能化率在2019年尚不足6%,广东省略高,也仅仅达到10%。 智能化对手:华为、AI四小龙 首先让海康威视感到危机的是华为。2019年,华为智能安防产品线总裁段爱国直言:前八年,华为在安防一直都是小打小闹。而在当年,华为仅仅用了九个月时间,智能安防产品线所开发的软件定义摄像机的产品数,从年初的20多款发展到近300款。华为在安防市场最大的底气来自芯片,这也是海康威视最大的短板。“华为要卡海康的脖子很容易”。资料显示,海思一度占有70%的前端IPC芯片市场份额,后端存储市占率也高达90%。 新对手AI四小龙“旷视、商汤、云从、依图”在创业之初,均从“人脸识别”切入,相关业务均落地在“大安防”领域。视频监控业务是整个安防板块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占据了约50%的市场。AI 四小龙在这方面的领先优势,对海康威视造成了极大挑战。不过,它们的客户主要来自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这与海康威视早期发展路径相似。 “美国制裁”成为最大不确定性之一 英国《金融时报》于5月4日报道,美国正准备对中国企业海康威视实施制裁。外界担心,一旦落实,或将对海康威视不利。受《金融时报》消息影响,劳动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海康威视以跌停价开盘,市值减少400亿元。自2019年以来,华为、海康威视等多家中国科技企业已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年报显示,2021年海外营收为219.85亿元,同比增长24.23%,占总收入比例27%。此前,美国市场约占海康威视总营收的6%。这一比例并不算小。面对这一外部竞争及美国制裁等不确定性,海康威视反复向外界传递的,是海康威视的看家本领在于研发壁垒。 / 结尾 / 研发“护城河”能带海康威视走多远? 上市12年来,海康威视累计研发投入达到354亿。年报显示,研发人员超过2万人,占公司总人数近50%。据相关数据显示,研发费用从2017年的31.94亿元节节攀升至2021年的82.52亿元,占营收比例提升至10.13%。 那么,海康威视在整个市场中研发水平到底如何? 2021年中国企业研发支出50强中,按数额多少计,海康威视排在第40名。10.13%的研发费用率与安防领域的大华对比,优势也并不明显。2021年,大华的研发投入34.52亿元,占营业收入10.51%。 费用率排在第一的是华为,22.4%,2021年,华为研发支出1427亿,数额最多。人工智能是一个持续消耗巨大现金流的领域,其他研发费用率较高的,比如携程44.9%,百度17.8%,中兴通讯16.4%等,均超过海康威视。 诚然,海康威视、大华等形成了对其他厂商降维打击的能力。但是,海康威视的高研发投入的“护城河”并不形成类似华为对追赶者们的压倒性优势。前期持续的研发投入,如今到了变现的时刻,研发投入对业绩增长推动力似乎并不显著,比如在“三年困难时期”,研发投入的高增长与业绩下降不成正比。 2017年以来,公司股价从低位翻了一番,目前市值超过3100多亿。股价却持续低迷,从去年70.44元,一路跌至33元左右。海康威视的历史PE大多数处于20-40倍的区间内。目前,处于“杀估值”阶段的海康威视,正从高位将近40倍的PE一路下杀至18(TTM)左右,处于低估值区。 龚虹嘉在20余次减持后,累计套现约300亿元之后,终于在去年退出了管理层。龚虹嘉对海康威视最新一次减持发生在2021年3月4日。但是,这并不是龚虹嘉从海康威视收获的全部。截至2021年末,龚虹嘉对海康威视直接持股10.31%,妻子陈春梅间接持有海康威视1.56%。龚虹嘉夫妻持股部分的价值仍不少于360亿。 节点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节点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康威 龚虹嘉 安防 市场 业务
分享到: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