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信还是没忍住!开口否定张勇快讯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首席投资官尼古拉·坦根(Nicolai Tangen)与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进行了一场长达数小时的深度对话。
2024年4月3日,挪威主权财富基金首席投资官尼古拉·坦根(Nicolai Tangen)与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进行了一场长达数小时的深度对话。这场对话内容涵盖了阿里巴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蔡崇信对中国经济和全球商业的独到见解。
蔡崇信以其谦逊、务实和坦诚的风格著称。在这次访谈中,他依然保持了一贯的风格,对涉及商业和公司的信息谨慎回答,能不提及具体人名就不提及。然而,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信息,却依然引人深思。
在访谈中,Nicolai Tangen主动向蔡崇信抛出尖锐问题:“淘宝现在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这毋庸置疑。那么,您认为阿里巴巴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谁呢?”
面对Nicolai Tangen的直接发问,蔡崇信没有直接说出具体公司的名字,而是话锋一转,作出了耐人寻味的回答:“竞争对手?我可以说出很多家,想必你我都知道,甚至你可能还投资了一些。”
紧接着,蔡崇信话锋一转,深入剖析了阿里巴巴当前的挑战:“过去几年,阿里巴巴一直在进行内部反省。我们意识到,之所以会落后于竞争对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迷失了初心,忘记了谁才是我们真正的用户。那些每天打开淘宝App购物的人,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然而我们却未能及时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购物体验。”
这句话颇有意思,蕴含着深层的意味,我们一点点剖析。阿里巴巴,曾经的互联网巨头,如今却在反思自己,承认自己落后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蔡崇信认为今天的阿里落后了呢?答案之一,或是来自新锐电商平台拼多多的迅猛崛起。
细细审视阿里过去几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战略上的失误。例如,阿里在电商领域的重心逐渐向天猫倾斜,而忽视了淘宝的升级与维护。要知道,淘宝才是阿里电商业务的根基,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丰富的商品资源。然而,阿里却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天猫,导致淘宝的用户体验下降,竞争力减弱。
与此同时,拼多多异军突起,凭借着“低价+用户服务”的独特模式,在巨头林立的电商战场中杀出一条血路,迅速成长为国内第二大电商平台。拼多多的低价策略,精准地抓住了用户对价格敏感的心理。通过“拼团”、“砍价”等创新玩法,大幅降低了商品价格,让消费者以更低成本获得心仪之物。这种实实在在的优惠,迅速引发了用户的购物热情,也为拼多多积累了大量忠实用户。
除了低价,拼多多在用户服务方面也毫不逊色。平台大力投入客服团队建设,优化售后服务流程,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同时,拼多多还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例如推出“多多买菜”、“多多果园”等,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元化的购物选择。
依托“低价+用户服务”的双剑合璧,拼多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财报数据显示,拼多多在过去几年保持了高速增长,用户规模和活跃度不断提升,营收和利润也实现了大幅增长。在市值方面,拼多多更是曾一度超过阿里巴巴,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曾经的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如今却在拼多多等后来者的追赶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禁让人疑惑,阿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把阿里落后的原因归咎于对手的强大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要知道,拼多多在崛起之初,无论是体量还是资源都远远比不上当时的阿里。但拼多多却凭借着对C端市场和用户体验的深刻洞察,一步步蚕食着阿里的市场份额。
蔡崇信一语道破了阿里落后的症结:忘记了真正的客户是谁。阿里曾经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使命,为商家提供高效的平台和服务。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阿里却逐渐忽视了C端用户的需求。
用户体验是电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拼多多抓住了用户对低价和便捷服务的追求,通过砍价、拼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实惠、有趣的购物体验。相比之下,阿里的平台则显得更加臃肿和复杂,用户体验也逐渐落后。
战略失误导致阿里错失良机。在拼多多快速崛起的时候,阿里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错失了扼杀对手的最佳时机。如今,拼多多已经成长为不可忽视的巨头,阿里想要重回巅峰,恐怕并非易事。
细究下来张勇主政阿里期间,正是阿里战略失误的时期。他将阿里巴巴的重心放在了B端市场,忽视了C端用户的需求,最终导致阿里在电商市场的地位受到挑战。
接下来,Nicolai Tangen继续追问:“对于用户体验方面存在的不足,阿里巴巴打算如何应对?又会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呢?”,蔡崇信开门见山地说道:“首先,我们必须坦诚承认错误:过去我们在用户体验方面确实做得不够到位。”
接着,他话锋一转,自嘲般地分享起大公司的通病:“这其实是很多大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大企业在设定组织架构的时候,往往会陷入僵化的状态。因为人们害怕改变,抗拒走出舒适圈,担心丢掉工作。于是,最初的组织架构就被一直沿用下去,最后演变成组织架构‘指挥’公司的战略方向,这显然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先明确公司战略目标,然后再根据目标来搭建最适合的组织架构,就拿我们集团的CEO来说吧,他同时也是淘宝和天猫的CEO,现在他的直接下属和三个月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人员调整。这正是我们落实战略、优化用户体验的具体举措之一。”
简而言之,蔡崇信上任后,对阿里内部进行了全面调整。现在的阿里CEO、淘宝和天猫的CEO及其下属与三个月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管理层经历了一次大换血。
事实也的确如此,去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张勇将卸任董事局主席和CEO职务,让曾经退居二线的蔡崇信重新出山,担任董事局主席!紧接着9月份,蔡崇信正式接棒张勇,吴泳铭则出任集团CEO,同时兼任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和CEO,但精彩还远不止于此!
就在9月份接任集团CEO三个月后,吴泳铭又马不停蹄地挑起另一副重担——淘天集团CEO!吴泳铭雷厉风行!用了不到48小时,就开启了淘天集团的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一口气任命了6位年轻的管理者,负责淘天集团内的核心业务,并直接向他汇报工作。
通过这次架构调整,吴泳铭强调了团队需要「正视现状,重新创业」。这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随着戴珊的离职,淘天集团队伍已经焕然一新,吴泳铭将带领全新的团队开启新征程。
阿里核心板块的“换将”序幕已拉开,这不仅是简单的交接,更是一场蓄势待发的变革。阿里旗下各大集团,如淘天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菜鸟集团、本地生活集团和大文娱集团,都已按序进行人事调整,新老交替的浪潮正席卷阿里。
当年从淘宝调任海外业务的蒋凡,如今重回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担任CEO一职。同时,菜鸟CEO万霖也与蒋凡一同晋升为阿里合伙人,成为阿里巴巴新一代的掌舵者。
在本地生活板块,俞永福卸任集团董事长兼饿了么CEO,饿了么和高德也将分别设置董事长和CEO,这意味着阿里对本地生活业务的战略调整和进一步深耕。
此外,阿里大文娱平行的游戏业务也迎来了新变化,灵犀互娱负责人詹钟晖宣布卸任。纵观此次调整,不难发现,新任管理层大部分都是80后,这批年轻的阿里人正带着他们的锐气和活力,加速登上阿里的历史舞台。
结合时间线来看,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蔡崇信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是去除张勇化。
其实早在吴泳铭上任之初,他就曾在全员信中明确提出,要在4年内,让85后、90后成为主力管理者,刷新业务管理团队。据媒体报道,吴泳铭对淘天内部年轻人才成长空间和路径问题高度重视。他曾亲自过问相关情况,并对“年轻人才需要按资排辈等待机会”这一现状表达了明确的担忧。他认为,年轻人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是企业发展的未来希望,必须为他们开拓全新的成长空间和升职体系,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
为了贯彻年轻化战略,阿里巴巴于去年7月开启了职级改革,淘天集团率先响应。改革取消了沿袭多年的P序列,将原P4-P8改为14-28级,每三个层级对应一个P级。这一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论资排辈观念,为年轻员工提供了更多晋升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我希望阿里巴巴能够活到102岁。”马云曾不止一次地表达过这个宏伟的愿景。从1999年创立至今,阿里巴巴已经走过了24年的风雨历程,正朝着跨越三个世纪的目标迈进。
然而,没有谁能够一直年轻。对于一家企业而言,要保持长期的活力和竞争力,管理层的迭代和人员交替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实现新老交替,让阿里巴巴这艘巨舰永葆青春活力,是马云和阿里巴巴一直在思考的课题。
马云深知,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早在2013年,年仅48岁的他就毅然宣布辞去阿里巴巴集团CEO一职,并同时宣布绝大多数生于60年代的领导者将退出管理执行角色。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如今,张勇等70后管理者也已陆续卸任,将阿里巴巴的舞台交给了更年轻的80后。24岁的阿里,依然充满着年轻的活力,在不断变革创新的浪潮中勇立潮头。
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的“年轻血液”悄然注入,为这艘巨舰带来新的活力和变革。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淘天集团在电商策略上的转变,这预示着阿里巴巴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在过去,以戴珊为首的淘系电商更强调DAU(日活跃用户)的增长,以期通过流量红利推动平台发展。然而,这种策略也导致了一些问题,例如低价商品和店铺更容易获得流量,而高客单价商品和品牌商家则相对缺乏竞争力。
吴泳铭团队上任后,淘系电商开始转向GMV(商品交易总额)优先策略。这一转变意味着,淘宝将更加重视商品的质量和品牌溢价,而非单纯依靠低价策略吸引用户。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单纯依靠低价策略博弈,最终会导致两败俱伤,并损害淘宝自身的盈利能力。而转向GMV优先策略,则能够帮助淘宝提升平台的整体客单价和利润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阿里巴巴集团显然不希望仅仅依靠低价策略来换取流量,而是希望通过构建更加优质的盈利模式,实现长期发展。
近日,吴泳铭对外描绘了阿里未来十年的战略蓝图。他指出,未来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将是以AI为代表的科技力量。基于此,阿里未来将重点聚焦三大战略方向:
1.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阿里将持续投入技术创新,以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核心,不断提升平台的智能化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高效化的体验。
2.AI驱动的科技业务:阿里将加大对AI技术的研发投入,打造以达摩院为核心的AI科研体系,并积极探索AI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
3.全球化的商业网络:阿里将继续深耕全球市场,构建覆盖全球的商业网络,助力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并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
不难看出,阿里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当前行业热议的“新质生产力”高度契合。“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关键是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它强调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先进生产力为支撑,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近段时间,阿里在AI大模型领域的动作频频,犹如一场精心策划的布局,引得业界高度关注。2月底,阿里领投了AI初创公司月之暗面,投资金额超10亿美元;不到半个月,阿里又出现在了另一家大模型初创公司MiniMax的新一轮融资中,并担任核心领投方。
据不完全统计,阿里至少参与了6家AI初创公司的融资,总金额超过150亿元人民币。投资名单中包括了月之暗面、MiniMax、智谱AI、零一万物、百川智能、生数科技等一众明星企业,其中大部分已经成长为大模型领域的独角兽。
除了卓越的商业嗅觉和领导才能,吴泳铭还拥有深厚的技术背景。他曾担任淘宝、支付宝等多个业务的首席技术官,在技术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这为他掌舵阿里巴巴新零售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泳铭的技术基因,体现在他对新零售业务的理解和推动上。他认为,新零售的核心是“数据驱动”,通过数据分析和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并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在他的带领下,阿里巴巴新零售积极探索和实践数据驱动的新零售模式。例如,盒马鲜生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预测消费者需求,并优化商品品类和库存管理;阿里巴巴零售通则通过数字化赋能,帮助传统零售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近年来,阿里巴巴提拔了一批年轻的技术型人才,他们在各自领域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例如,谌伟业是闲鱼的初创人,他带领闲鱼成为中国最大的闲置物品交易平台;吴嘉则孵化和培育了夸克,夸克已成为中国领先的移动浏览器。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AI大模型作为其中的代表性技术,正逐渐成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阿里巴巴作为国内领先的科技企业依靠年轻的技术人才,也在积极探索AI大模型的应用价值,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在阿里云智能领域,AI大模型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升云计算平台的算力与效率,二是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云服务。例如,阿里巴巴推出的“通义”系列大模型,可以有效提升云计算平台的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基于AI大模型的智能语音、图像识别等技术,也能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云服务体验。
在阿里电商领域,AI大模型则被广泛应用于商品推荐、智能客服、精准营销等多个环节。例如,阿里巴巴的“淘宝大脑”可以根据用户的购物历史、浏览行为等数据,精准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商品;而智能客服系统则能够通过AI大模型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人性化的服务。
除了云智能和电商两大核心业务外,AI大模型在阿里游戏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阿里巴巴推出的“游戏AI”平台,可以为游戏开发者提供智能化的游戏开发工具和解决方案,帮助开发者提升游戏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同时,AI大模型还可以应用于游戏场景的智能化,例如智能NPC、游戏剧情生成等,为玩家带来更加沉浸式的游戏体验。
相比于云智能、电商、游戏等领域,AI大模型在本地生活和新零售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本地生活和新零售业务涉及的场景更加复杂,对AI大模型的技术要求更高;另一方面,也与这两大领域的数据积累和人才储备不足有关。结合这点来看,盒马“换帅”的背后肯定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阿里近年来在AI领域的密集投资,尤其是对大模型的押注,绝非一时兴起,更像是在为未来下棋。早在去年,吴泳铭就曾豪言壮志地表示,阿里未来的目标是成为一家服务全社会AI创新的开放科技平台。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阿里对未来产业变革的深刻洞察。正如吴泳铭所说,“AI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生产力,而大模型则是AI皇冠上的明珠。” 谁能掌握这一关键技术,谁就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先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未来产业。二十多年前,淘宝横空出世改变了国内的零售模式;今天,阿里在AI大模型领域的布局,或许正在孕育着下一个“新物种”。阿里巴巴在AI大模型领域的战略布局,展现了其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敏锐洞察力和前瞻性战略眼光。相信在阿里等企业的推动下,AI大模型技术将迎来更加广泛的应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