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期中成绩单,看长城汽车加速转型的“孤峰优势”观点
长城汽车的海外销量能够年年增长,长城汽车从转型之初,长城汽车销量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
文 | 螳螂观察
作者 | 易不二
年初特斯拉的降价风波让不少车企都选择跟牌,汽车市场的价格厮杀,在上半年表现的格外激烈。
但“价格内卷”之下,消费者对产品体验感与科技感的追求却日益严苛,这也使得自主、合资和外资品牌争相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提高竞争门槛,试图走出“价格内卷”的漩涡。
随着汽车能源变革的进一步提速,“技术内卷”替代“价格内卷”是长远发展的必然。但当技术变革进入深水区,也预示着汽车市场进入了淘汰赛的下半场。
这一阶段,新能源车企与新能源变革及时且彻底的传统车企会从中受益颇多,而一些转型较慢、本身承受压力较大的传统车企,必然会难以招架市场压力,面临淘汰危机。
既然是技术淘汰赛,“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不变的定律。只是,在格局未定之前市场永远充满变数,那些承压的车企想要在关键赛点稳住不掉队,或许可以学习长城汽车的做法。
“起跳”之年,“缓冲”就位
尽管新能源汽车在近两年才真正对传统车企造成直接的发展压力,但长城汽车的转型从2020年就已经开始布局。
视野前瞻之外,长城汽车的转型还应对着从新能源转型到智能化转型的清晰路径。
2022年是长城在全产业链变革较为深刻的一年。在2022年营收利润双增长的亮眼财报里,长城汽车只是将一年的转型表现描述为“深蹲”,而将更大的期望放在了以“起跳”为主题的2023年。
在跳远中,看似能疾速完成的“起跳”,其实要分为“着地一缓冲一蹬伸”三个互相衔接的阶段动作。从2023年的期中财报,可以看出,长城汽车的“起跳”之年,上半年已经完成了“起跳”的“缓冲”动作。
这从2023年期中财报的3项关键指标可以得见。
其一是全局层面的营收指标,这是经营成果的直接体现,也是利润的主要保障。对于长城汽车来说,营收所体现的经营成果,本质上就是转型的阶段性成果。
在这一点上,长城汽车在2023年上半年,以同比增长12.6%达699.71亿的营收,证明了转型的阶段性成功。并且,这已是长城汽车连续三年实现增长,意味着长城汽车正沿着清晰的转型轨迹稳步前行。
其二是产品销量指标,这指向的是转型阶段的长城汽车,其研发的新品是否符合消费市场的趋势。
2023年上半年,长城汽车新能源新品持续推出,销量不断增长,引发市场、消费者的强烈关注。其中,二季度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5万台,较一季度环比增长超130%,较2022年二季度同比增长超131%,新能源转型成效卓著。
其三是渠道上的差异化优势。这决定的是长城汽车是否有第二增长曲线,为业务的未来发展注入动能、铆足后劲。
站在世界汽车市场来看,在能源转型与智能化趋势下,中国汽车品牌已经从曾经的追随者角色,演变为引领者。而具体到中国车企,尽管国内“内卷”不断,但海外市场却是一片任意驰骋的蓝海。走出去并稳住脚跟的企业,必然能拉开巨大的差异化发展优势。
长城汽车正是最早构建起海外业务第二增长曲线的车企,并且,凭借“生态出海”的战略,收获已经一年更比一年丰厚。
2023年上半年,全速发力海外市场的长城汽车,不仅智能新能源产品登陆全球市场,更是拿到了整体销量12.33万台,同比增长80.2%,创下出口历史新高的好成绩。尤其是二季度,长城汽车海外表现强势,出口销量达7.2万台,较第一季度环比增长超38%;较2022年二季度同比增长超114%。
在此之外,长城汽车还在进一步铺开海外渠道。上半年,长城汽车在中东的首家配件中心在阿联酋启动运营,形成1+N配件保障体系;长城汽车巴西工厂首款混动弹性燃料皮卡项目启动;与乌兹别克斯坦汽车集团ADM汽车工厂就乌兹别克斯坦市场开发合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长城汽车旗下产品将实现本地化生产;海外经销商网络快速铺设,与越南成安集团、新加披Cycle & Carriage集团、英之杰集团等经销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从这些层面的成绩来看,长城汽车实际上可以宣称完成了转型阶段的“起跳”,但之所以仍定义为“缓冲”阶段,是因为总裁穆峰坦诚表示过,“长城汽车没有作为新能源转型的头部存在”,尽管长城汽车已经把各品牌的新能源产品线补齐了。
但这也意味着,长城汽车的下半年会以更精彩的看点完成“蹬伸”,为未来的大规模爆发积蓄力量。
以“孤峰优势”迎来电动化、智能化大年
虽然汽车市场的淘汰赛已经进入了技术主导阶段,但并不是所有承压的车企,都如长城汽车一样,有“宁承眼前之压也力求长远发展”的定力。仍有不少转型中的车企囿于降价漩涡,一时难以走出困境,北汽、众泰、赛力斯等,都在苦苦挣扎。
当然,任何企业的转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长城汽车从转型之初,就认定了这是一场持久战。至今,已经看到了明朗的转型前景,穆峰也只是认为长城汽车“用了3 年的时间完成了电动化的转型”,但“还需要2到3年的时间去完成智能化的转型”。
格局未定,变数长期存在。但对于长城汽车来说,转型之初就避开更多车企选择的“卷价格”方式,而是从全产业链着手进行深度变革,构建“森林生态体系”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就注定了必能完成艰难的“大象转身”。
即便长城汽车“还需要2到3年的时间去完成智能化的转型”,但年年利好的成绩不仅证明了长城汽车的成效明朗,还展示了长城汽车已经构建了独特的“孤峰优势”。
“木桶原理”阐述了企业最好是让“最短的木板”变长,但对于企业创新而言,找出“最长的木板”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使之成为“孤峰”优势,才是真正适应市场竞争的经营之道。
毕竟,“孤峰优势”就是一家企业、一个品牌乃至一个产品独有的特色,比如微信的用户量、华为的技术、海底捞的服务等,都是能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的企业资产。因此,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孤峰优势”,在市场上就难言有核心竞争力。
在未来进阶的转型之路上,长城汽车已有三大“孤峰优势”。
首先,具备“造血”能力的“森林生态体系”,支撑起长城汽车新能源+智能化的转型持久战。
穆峰早已认识到,新能源汽车已经走到了关键路口,“放血式”的价格战绝对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坚持长期主义,让体系具备“造血”能力,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为此,长城以“森林生态体系”构建起完整的汽车产业链,通过哈弗、魏牌、欧拉、坦克、皮卡以及纯电品牌沙龙六大品牌矩阵,搭建起强大的长城家族,爆发出一轮又一轮的“新品销量强势增长、产品布局跑出加速度”转型落地成果。
自4月以来,长城汽车销量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连续3个月月销10万辆以上,成为中国汽车市场少数能够保持正增长的汽车品牌。7月份,长城汽车整体销量更是达到10.91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2.89万辆,同比增长163%,销量占比达到26.51%。
以新生态驱动新增长,长城汽车必能安稳抵达新未来。
其次,技术成为转型关键动力的当下,作为研发投入力度最大的中国车企之一,长城汽车早已有优势突出的技术储备。
长城汽车的“森林生态体系”能够自我“造血”,背后必然是核心技术的加持。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长城汽车专利公开量达6042件,同比增长62.86%,蝉联中国民营车企第一;专利授权量达4652件,同比增长42.87%,位居在华车企第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公开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966份、1650份,分别同比增长51.11%和80.53%,均蝉联在华车企第一。
这也是为什么,长城汽车的转型能够走混动、纯电、氢能三轨并行、多条技术路线并举的发展策略,同时还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慧底盘等方面进行全产业链布局。
长城汽车还在持续以增长的研发投入来夯实技术层面的“孤峰优势”。期中财报显示,长城汽车在报告期内的研发费用为35.09亿元,同比增长10.48%。
最后,想深耕海外市场就要融入海外市场,长城汽车以“ONE GWM”纲领与“生态出海”模式,在全球舞台上占住一席之地。
对比厮杀激烈的国内市场,海外市场诚然是一片蓝海,但要在海外市场耕耘出更多更好的果实,在出海之前,想清楚用什么方法出海更为重要。
长城汽车的思维是,产品卖出去,不如品牌渗透进去。为此,长城汽车既有“ONE GWM”全球品牌行动纲领,又有“生态出海”战略,如本土品牌一般深度耕耘海外市场。
“ONE GWM”全球品牌行动纲领,可以全面整合长城汽车的海外品牌优势资源,确保长城汽车品牌全球传播更加广泛,全球形象也更加统一。而“生态出海”战略则能从研发、制造、经销等层面,全方位渗透海外市场。正因如此,长城汽车的海外销量能够年年增长,新能源产品登陆全球。
随着长城汽车“生态出海”战略的进一步落地,未来必能恣意驰骋全球。
站在当前节点看,长城汽车的转型阶段性成果已显现。但随着整个汽车市场进入以技术为主导的淘汰赛下半场,长城汽车必然还要更加笃定转型路径,在新能源与智能化上拼技术、拼品质、拼性能,将生态优势、技术实力与渠道网络转化为市场优势,最终实现迎来穆峰所说的“明年是长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大年”。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螳螂观察】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泛财经新媒体。
•微信十万+曝文《“维密秀”被谁杀死了?》等的创作者;
•重点关注:新商业(含直播、短视频等大文娱)、新营销、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