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滴滴顺风车再爆审核漏洞 整改成效几何?通信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2018-06-05 09:17
分享到:
导读

希望滴滴以此次事件为戒,真正醒悟过来,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整改不是走过场,也不能总是在一起起惨痛的事件发生之后,才想起亡羊补牢。

[摘要]希望滴滴以此次事件为戒,真正醒悟过来,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整改不是走过场,也不能总是在一起起惨痛的事件发生之后,才想起亡羊补牢。

近日,北京市民杜先生驾车在京哈高速辅路被一辆红色轿车追尾。下车检查时,杜先生看到对方车里除了司机还有一名男子,“开始以为是司机的朋友,就让他先带我女朋友去医院。”杜先生说,这名男子告诉他自己并不认识司机,这辆汽车是自己打的顺风车。

更令杜先生意外的是,对方司机在向交警出示行驶证时,行驶证上的“所有人”竟然是北京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使用性质则是“租赁”。根据北京市交通委的规定和滴滴顺风车的规则,租赁车辆不能注册顺风车。那么,这辆租赁车是如何通过注册审核,进行运营的?

记者以杜先生朋友身份联系上这位顺风车司机,对方承认注册了滴滴顺风车,追尾杜先生时也在接单途中,但不肯透露是如何通过审核的。滴滴顺风车客服人员也证实,追尾车辆的确在平台注册成为顺风车,并且在5月28日下午有接单记录。至于车辆如何通过注册审核的,客服人员表示不清楚。

据记者了解,滴滴顺风车对车辆注册的要求中,只是强调了“车辆使用性质为非运营”,并没有要求注册车辆一定在本人名下。注册时,司机只要提供车辆所有人姓名、车牌号、行驶证注册日期、行驶证照片即可。

21岁空姐被滴滴顺风车司机杀害,这起震惊全国的案件让人们聚焦顺风车平台的审核漏洞和管理中的问题。


然而,就在运营企业痛下决心表示将认真整改,平台整改并恢复运营才半月有余,就爆出如此漏洞,让人不免担忧和疑惑:说好的整改,真的做到了吗?

央视评论

网络约租车进入我们的生活才短短几年的时间,它极大地补充了公共交通的不足,为百姓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便捷的服务。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网约车所带来的问题,尤其是审核的宽松和管理的疏漏,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甚至多次引发了血的教训。

2016年,经深圳公安部门排查,深圳网约车驾驶员中有吸毒及重大刑事犯罪前科者超过3000人,一时间舆论哗然。

同年,一名女教师搭乘顺风车返校,被司机持刀逼迫交出财物后杀害。事后发现,涉案车辆使用假冒的车牌顺利接单。

避免悲剧发生 平台应堵住管理和审核中的漏洞

在驾驶员和车辆注册审核的过程中,不少司机都坦言“审核很宽松”,虚假信息、假冒车、甚至租来的车辆都能顺利经过审核并开始运营服务。这些现象都说明,运营企业在对车辆和驾驶员的审核上太过宽泛,管理上太过宽松。

毫无疑问,对驾驶员的严格监管和对车辆的严格审核,是避免下一次悲剧的必由之路。在空姐被顺风车司机杀害的悲剧过后,交通运输部严厉发声:“一些平台只看投资人脸色,不考虑乘客感受。”顺风车平台随即停止服务进行整改。只是“整改”过后,租来的车辆依然可以通过平台接单。人们不禁要问:这次整改的效果究竟如何?假若“悔改”没有到位,“整改”就不可能堵住管理和审核中的漏洞。

乘客安全有了保障 平台运营和服务才有根基

尽管运营企业作为共享经济的主体,在网络顺风车服务当中只提供信息撮合服务,但这样的服务无疑对于乘客安全和服务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作为运营平台,有义务和责任为乘客的安全把关,管住人,管好车。只有安全有了保障,运营和服务才有存在的必要和基础。

这一次租来的车辆运营拉活儿,客服人员表示不清楚。还有多少这样不清不楚的车辆和人员在威胁着乘客的安全,运营企业有必要认真梳理,查找漏洞。作为整改措施,不仅要从今往后把好关,更应当对已经审核通过并正在运营的驾驶员和车辆做一次系统的再审核、再梳理。根除乘客身边埋藏的隐患,让乘客安全乘车。

显然,滴滴要想做好审核和管理工作,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需要痛下决心整改。希望滴滴以此次事件为戒,真正醒悟过来,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整改不是走过场,也不能总是在一起起惨痛的事件发生之后,才想起亡羊补牢。

顺风车 车辆 审核 运营 整改
分享到: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专题报道